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692篇
科学研究   17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85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01.
视点转换翻译法指的是重组原语信息的表层形式,从与原语不同甚至相反的角度来传达同样的信息,使译文更符合译语习惯,更易于被读者接受,更有利于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本文分别从词、词组、习语、句子诸方面探讨了汉英翻译时需要注意的视点转换问题,以期对从事汉英翻译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2.
深度学习的理解需要从单一视角走向整体视阈。基于整体视阈将深度学习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现象系统,在整体的发展中呈现深度学习的生命意蕴,并以系统方法揭示和展现深度学习的整体性意涵。深度学习系统在知识、思维、能力、情境四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发展中呈现其意义与价值。在意义构建的整体推动下,四要素不断交互作用并形成深度学习机制。其中,意义的设想、觉醒与建构是深度学习系统的自组织自循环动力;能力的生成、应用与迁移是维续深度学习系统的核心动力:共振情境的有力推进是维续深度学习系统的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203.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创造性运用的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教育过程中的时机选择和突破口选择都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艺术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将教育对象视为鲜活的个体生命,关注学生人生需求,解决学生成长问题、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围绕人、情、魂等三个层面育人,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生动体现,做到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提供广阔场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4.
文化与经济整合:商品价值建构的生态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中国软科学》2003,(2):152-157
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在经过长期分离之后重新融合,文化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商品价值生态建构的重要社会资源和增长动力,由此,也为考察衡量商品价值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生态视角。  相似文献   
205.
课程资源孕育于社会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个体及社会群体的性别角色及其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男尊女卑”的观念,并认为它是“天然合理”的,那么这种“天然合理”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文章主要对其产生、发展与形成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06.
比较视域在比较诗学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理上说明比较诗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主体定位,就是为了把比较诗学研究主体的诠释眼光——比较视域突显出来,以区分于国别文论研究。比较视域作为一种诠释的态度在价值的判断中所遭遇的客体,就是把东西方诗学的互文性置放在凡毕尔所言说的东方文学理论组与西方文学理论组在“T”的场域所形成的“交集”中。无疑,比较视域是比较诗学在东西方文论的互文与交集中整合共通性理论的诠释态度,而正是这种诠释态度把比较诗学与国别文论在研究的眼光上界分开来。  相似文献   
207.
过去情绪体验是过去时间洞察力的基本维度之一,指个体在过去时间认知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过去(或过去时间)所持有的一种独特的态度和主观的情感体验。本实验以18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2混合设计考察了过去情绪体验对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正面情绪体验者倾向于高自尊,过去负面情绪体验者倾向于低自尊。对于高自尊词的回忆量,正面情绪组显著高于负面情绪组;对于低自尊词的回忆量,正面情绪组显著低于负面情绪组。在正面情绪组,高自尊词的回忆量显著高于低自尊词的回忆量;在负面情绪组,高自尊词的回忆量与低自尊词的回忆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8.
时间定向是个人行为和思想所偏好的方向,主要指向过去的客体和事件。本实验以14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高过去定向组,低过去定向组)×2(自我参照,他人参照)×2(消极的过去信息,积极的过去信息)混合设计考察了过去定向者认知加工的特点:结果表明:高过去定向的个体对有关自我的过去信息加工深度深,能产生较好的回忆;并倾向于优先加工与自我有关的消极信息。过去定向者的认知加工具有类似自我图式的性质。对产生该效应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9.
在今天的社会转型中,人类的生命意识在凸现。现行德育范式应转向探寻生命维度,并视“生命”为思维原点,形成德育的范畴、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文章试图在多维解读生命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关注生命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反思当前“去生命化”德育范式的种种困境,努力从生命维度对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更新。  相似文献   
210.
思想政治教育是真善美对立统一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从而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功能。为此,需要着眼全局,抓住关键要素,营造和谐的氛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架起心灵的桥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引发理性的思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性;召唤情感的力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发挥人格的魅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性;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