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06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61篇
综合类   6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标枪投掷中,最后用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在分析了各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后用力在标枪投掷中的重要作用。而在最后用力技术环节中,左侧支撑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力的传递和用力的效果,进而影响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42.
我国男子标枪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我国男子标枪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男子标枪项目的“三级训练网”的塔基过窄;运动员身材矮、力量小;比赛能力差、专项能力差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男子标枪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命、科学选材、提高训练质量、多参加大型比赛,积累比赛经验、发挥各省传统项目的优势,解决标枪后备人才梯队匮乏现状等,以期为我国男子标枪项目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国内外十五位优秀女子标枪选手多年训练特征的研究分析,揭示了我国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年龄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发现影响我国女子标枪运动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开始基础专项训练的年龄较晚,导致了运动生涯较短的现象。  相似文献   
44.
标枪的完整动作技术是一个连续过程,为了便于学习,可分为握枪与持枪、助跑、最后用力和标枪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四个部分。其中助跑和最后用力是掷标枪完整动作技术的主要部分,而助跑和最后用力紧密衔接是掷标枪技术的难点。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和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是阻碍我国标枪运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技术改进措施,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  相似文献   
46.
李荣祥在八运会标枪比赛中以74.78米取得第二名,九运会以81.15米取得冠军,成绩提高了6.37米,幅度很大。有如此大的进步,关键是技术上的改进,训练的方法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47.
1、原地投掷的准备 练习者进行标枪不出手的双人练习。一名同伴站在练习者身后,手握枪尾,提供轻缓而活动的阻力。运动员持枪臂充分伸展投掷姿势开始练习。运动员持枪向投掷方向蹬转右膝、髋部及胸部。在练习该投掷动作过程中,练习者应使身体形成反弓姿势,在投掷臂肘部的引导下,练习者向前牵拉标枪越过头部。同伴持枪尾向前移动,提供轻缓的阻力。  相似文献   
48.
运用文献资料法及影像测量法,对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的左侧支撑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左腿在前插支撑速度合理,且采用“扒地”式着地,左侧髋、肩制动形式有平缓型、快速型与曲线型3种;左髋部肌群能够进行积极有效收缩,但左腿的支撑与蹬伸能力较差则限制了运动员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49.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法、访谈调查法、数据归纳法对临夏州重点体育学校田径队标枪运动员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以抓好标枪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使他们尽快地掌握标枪投掷的正确技术,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  相似文献   
5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00年全国田径大奖赛上海站比赛的男子标枪运动员陈奇最后用力阶段相关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并指出其技术动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