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青少年女性穿不同鞋行走时步态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SIMI-MOTION录像解析系统对青少年女性穿不同鞋行走时的步态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女性裸足或穿球鞋行走时,步态特征表现为:步长长,步速快,步态周期短,重心起伏幅度小,单支撑时相占支撑时相比例高,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灵活性好;青少年女性穿高跟鞋或松糕鞋行走时的步态特征表现为:步长短,步速慢,步态周期长,重心起伏幅度大,单支撑时相占支撑时相比例低,说明青少年女性穿高跟鞋和松糕鞋行走使下肢肌肉机能减弱.提示青少年女性穿高跟鞋或松糕鞋行走对青少年女性的生长发育有重大不利影响,建议青少年女性日常生活少穿或者不穿鞋跟较高的鞋.  相似文献   
42.
足底压力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伴随着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压力测量仪器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足底压力测量技术在运动生物力学步态研究,临床步态研究以及临床医疗中积极应用,其技术不断的发展、成熟.足底压力研究,揭示了人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和模式,以及运动过程中足的动力性特征.同时,足底压力测量技术在临床步态研究和临床医疗中的不断应用与深入,已逐渐成为临床生物力学研究和诊断病足与足部康复评定的重要手段.通过足-鞋界压力的研究,也为指导人们健康穿鞋与科学制鞋带来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艺术体操练习对女大学生形体姿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温州大学部分艺术体操选项课的女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艺术体操练习,探索艺术体操对女大学生体形和行走姿态的影响.在训练前后一周内对学生身体的三围和步态一些指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前大部分学生的三围比例不够合理,与理想的三围比,胸围、臀围较小,腹部脂肪堆积较多;行走时,步宽较大,身体重心左右偏移的幅度相对较大.通过练习,学生的三围较实验前更接近标准,身材更加健美;行走时步速加快,双支撑时间缩短,步宽和重心左右移动的距离都明显减小.说明艺术体操练习能够在塑造女性的优美身材、充分显示女性的曲线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44.
人体步态分析系统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步行的姿态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步态分析即是检测人体行走时运动状态、受力状态等生物力学参量的一门技术。本文介绍了步态分析系统的研究意义、内容及系统的使用条件,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所使用的各种测试手段及技术现状,分析了一些较为典型的、先进的设备,列举了步态分析系统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预测了此项技术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45.
设计了一种类蜘蛛的六足仿生探测机器人,其步态模仿蜘蛛的行走特点,采用三腿为一组的三角步态运动模式来配合18路舵机联动实现仿生蜘蛛探测机器人的运动,以达到更加合理的稳定效果。在机器人前端设计温度、瓦斯等探测周边环境信息的传感器,全面探测井下环境信息,并通过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对数据进行传输,利用Lab VIEW虚拟仪器软件作为开发平台构建数据监测界面。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可自主实现高效率的前进、后退、左转及右转,自主避障等动作,同时具有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无线传输、显示、存储、报警等功能,能有效准确地反映多数据变化,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上、下楼梯时附加认知任务,年龄差异(组间)及任务难度(组内)对步态时空及下肢关节协调参数的影响。方法:18位健康老年人为老年组,18位健康大学生为年轻组,各组内均为9男9女,依次接受认知任务测试、上、下楼测试(单任务)及上、下楼合并认知任务测试(双任务)。结果:认知任务方面,两种任务情境下各年龄组上楼回答次数皆显著多于下楼。步态参数方面,两种任务情境下年轻组相对于老年组,以及各年龄组在单任务情境下相对于双任务,皆呈现较短步行时间、较快步行频率、速度及较大步行长度的情形。下肢协调性方面,年轻组上楼过渡时摆动期的膝‐踝协调稳定度在双任务下较单任务差,而处于双任务情境下,年轻组上楼过程中支撑期的膝‐踝协调稳定度比老年组差;年轻组下楼过程中摆动期的髋‐膝协调稳定度在ST 和DT 中都比老年组差,老年组膝‐踝协调稳定度比年轻组差,下楼过渡时,年轻组支撑期髋‐膝协调稳定度在两种任务情境下皆比老年组差。结论:老年人和年轻人会根据任务难度来选择是否专注于认知任务上,此外年轻人因有足够下肢肌力控制而采取较大胆动作策略,导致其上下楼梯时下肢协调稳定度较差,而老年人则趋向选择较保守的策略来维持下肢关节协调稳定度。  相似文献   
47.
为了阐明3岁至6岁健康儿童跑步步态特征,为幼儿动作发展过程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二维摄像和录像解析的方法,对3岁至6岁儿童跑步进行拍摄,然后进行分组分析,通过对相邻年龄间比较以及同年龄不同性别比较发现,性别因素对幼儿的跑步步态特征影响不显著,相邻年龄组之间步态特征呈现显著差异.幼儿着地运动学特征与成人存在差异,幼儿在缓冲起始阶段,蹬伸末段的关节角度四岁以后表现出接近成人的稳定状态.5幼儿在腾空阶段,髋、膝关节有明显随年龄增大的趋势,踝关节在四岁前五岁后有明显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48.
随着身体发育情况的变化,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行走步态特征。为了指明正常幼儿步态发展的基本特征,为幼儿身体锻炼和患病幼儿的步态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定量依据。通过运动解析方法获得幼儿不同年龄阶段步态特征变化的运动学数据,研究结果发现:3岁以前支撑期较长,单腿支撑时间比成人短,随着月龄增加单腿支撑时间呈增加趋势;2岁以前幼儿的双足支撑期远大于成人10%的水平,5岁左右双足支撑时间与成人接近;1岁半以前,髋、膝、踝关节没有明显的缓冲和蹬伸特征,幼儿的步态基本以全脚掌着地为主;2岁以后,步态开始稳健,髋、膝关节参与缓冲和蹬伸,3岁以后踝关节开始积极的参与缓冲和蹬伸。  相似文献   
49.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背包影响青少年平衡能力、身体姿势及步态的研究成果。研究认为,目前学者们对背包影响青少年平衡、身体姿势及步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背包不同载荷对其的影响,对不同负重位置及不同背包方式影响青少年平衡、身体姿势和步态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内学者在背包对以上3方面的影响研究却是少之又少,提示学者们对此方向可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为人们合理背包和防治防止防止背包给人体带来的损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0.
目的:采用SMART DX三维动作捕捉分析系统测定男女老年人在不同步速下双侧下肢的步态变异情况。方法:采用对比实验法测量对比34名老年人,在常速行走(1.05 m/s)、快走(1.41 m/s)和急行(1.74 m/s)时双侧下肢的步态变化分数、步态剖面图分数和步态偏离指数。结果:(1)步速和下肢侧别优势、下肢侧别优势和性别对步态偏离指数有明显交互效应(P<0.05);(2)女性老年人步态偏离指数明显高于男性,足偏角的步态变化分数明显低于男性,优势侧骨盆左右倾斜和髋内收外展的步态变化分数明显高于非优势侧(P<0.05);(3)骨盆旋转的步态变化分数在步速1.41和1.74 m/s、髋旋转的步态变化分数和膝屈曲拉伸的步态变化分数在步速1.05和1.74 m/s以及踝背屈跖屈的步态变化分数在步速1.05、1.41和1.74 m/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相比女性老年人,男性行走时优势侧步态更容易发生偏差;(2)老年人步速越快时步态在矢状面和水平面的偏差程度越大,步态越不稳定,跌倒风险增加;(3)在进行跌倒干预时应考虑到下肢侧别优势、步速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