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文化、公共文化及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十七大上进一步确立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众多非协调性——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与生产力水平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之间的非协调性、市场经济与体制因素的非协调性、人民生活水平总体改善与收入差距拉大之间的非协调性、文化繁荣与人民文化需求的非协调性等——而提出的新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保障人民的幸福和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特征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全面实现智慧转型,在促进数字包容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克里斯汀·麦肯齐阐述了国际图联在支持联合国2030年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目标第16条:“构建和平与包容的社会,使人人享有公正,提高政府机构效率和能力,强调政府和图书馆必须成为数字包容的积极推动者”;杰拉德·莱特纳指出,促进数字包容的任何努力都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互联、内容和能力。缺乏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实现数字包容。图书馆作为社区中心的公共空间、内容的储存空间和门户,以及经验丰富的信息素养教育者,在更广泛的政府战略中都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陈超指出,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早就告诉我们,公共图书馆肩负着促进人类社会包容性发展的义不容辞的使命。为此公共图书馆必须承担起“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包容”的社会责任,让每一个人有机会上网、为每一个人赋能、让每一个人能平等获取信息知识;吴建中认为,我国图书馆界应积极配合国际图联的呼吁与倡议,并发出我国图书馆界强有力的声音。第一,大力宣传我国在保障公民获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益方面的政策及举措。第二,积极推广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第三,继续提升媒介和信息素养服务的质量;于良芝从个人信息世界的概念出发思考数字鸿沟现象及图书馆的作用,揭示了数字鸿沟的复杂性及社会包容与数字包容的互为条件性,认为这为公共图书馆参与数字包容建设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肖珑表示,支持国际图联(IFLA)关于数字包容声明的提出,中国高校图书馆应清醒地认识到信息贫富分化问题的存在,并努力缩小地区差距,保护不同群体利益,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阿曼达·里德与金·汤普森认为,当危机、变革和挑战来临之际,也是我们努力前行之时,并以一所美国图书馆为例,显示了在新冠疫情这样的危机面前,公共图书馆如何满足当地居民需要,支持社区朝着更加数字包容的社会可持续地发展;金武刚认为,图书馆应当加强科普功能,开发新媒体产品,融入公共传播平台,帮助社会民众辨别网络信息真伪,查询获取正确信息,解决数字包容深层次问题;吴丹与刘静基于技术环境变化的背景,以人与技术的交互为焦点,从“技术→人”与“人→技术”两条路径对数字包容内涵进行扩展并提出了图情领域工作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3.
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诸城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界为解决普遍均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实现方式问题,进行了很多探索,形成了若干基层图书馆建设模式。山东省诸城市于2007年前后参与这一探索过程,推出了依托社区服务平台的农村图书馆建设模式。本研究考察了这一模式的特点,分析了它对于保障城乡普遍均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价值与局限。研究发现,诸城模式继承了以往农村图书馆建设的两大元素:(1)将图书馆学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功能分散在不同的文化设施中;(2)维持图书馆运行的长期任务主要依靠基层政府。诸城模式对以往农村图书馆建设模式的最大创新就是它所依托的社区服务平台。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机制改变了诸城农村图书馆的性质,也为它注入了更强的可持续发展力。继承与创新两股力量很可能从不同方向塑造诸城市农村公共图书馆的未来,使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使诸城模式在回答"如何在我国实现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时,存留了一些未解难点。图1。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54.
图书馆学教育呼唤战略思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文章以“职业特征理论”和“职业控制理论”为依据,阐释了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职业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承受的主要破坏力及其职业后果,呼吁我国图书馆职业将图书馆学教育问题提升为整个职业的问题,从全局高度对图书馆学教育危机进行职业干预。  相似文献   
55.
世界学术期刊变迁中的知识交流权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文章以我国正在试行的期刊出版改革为背景,分析了世界学术期刊自问世以来经历的几次权势移位现象及其后果,总结了这些变化对我国出版改革提供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6.
未完成的现代性:谈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职业精神   总被引:75,自引:7,他引:75  
于良芝 《图书馆杂志》2005,24(4):3-7,20
本文是对“图书馆职业精神和核心能力讨论”的参与。作者提出,世界图书馆职业的基本精神包括崇尚理性和知识、维护个人获取知识的平等权利、追求知识资源的最大利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这些精神在信息时代受到的挑战,提出当今的图书馆职业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政治智慧来维护职业精神,促进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57.
于良芝 《图书馆杂志》2005,24(12):6-18,37
本文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信息分化”和“数字鸿沟”的研究成果及其政策启示综述显示,虽然以上两种研究都是为了从信息资源分配的角度考察当代社会分化,但从文献来源和话语体系看,它们事实上构成了两个相互交叉的研究社区。前者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特点主要由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认知学视角)所决定,具有较强的伦理色彩;后者则主要由四种不同的政治立场所决定,具有较强的政治经济色彩。两大社区之间以及它们的内部分歧导致现有研究中存在很多相左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令研究继承者和政策选择者经常面对甄别和调和困难。本文在分析相关研究的特点和分歧的基础上,为未来研究和政策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8.
国外图书馆古籍保管与利用制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文献调研、网上资料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法,收集了国外图书馆有关古籍工作的期刊论文、职业规范、方针政策、法律条文等资料,综述了支撑国外图书馆古籍工作的制度因素,分析了这些制度的特点及存在基础。研究发现,国外图书馆保管与利用制度由一系列行业规范及图书馆规章所构成,其内容涵盖古籍收集、整理(分编)、日常保管、失窃危机处理、展览、出售等众多方面;这些制度反映了国外图书馆职业试图在不同需要、不同立场、不同权益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值得我国图书馆职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以iSchool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张为背景,以iSchool运动相关文献为依据,梳理iSchool运动对LIS和iField两个学科的认知,然后从学科历史性、正当性和合法性的角度反思当前认知。反思结果显示,尽管iSchool运动是一场针对原图书馆情报学院的教育改革运动,却伴随着影响更加深远的学科重组。图书馆情报学(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LIS)作为运动发起者的原生学科,是其首要的重组对象;iField作为其致力打造的新学科,则是其期望的重组结果。在这一重组过程中,LIS被严重曲解,iField被过度期许。本文认为,将iSchool运动建立在上述认知之上,会使LIS学科、LIS教育甚至iSchool学院都面临巨大的自我否定风险,因此建议iSchool学院在区分LIS学科(LIS as a discipline)和LIS社群(LIS as a community)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当初的LIS教育危机。图3。参考文献65。  相似文献   
60.
20 0 3年 6月 8日晚 ,好友从上海打来电话 ,告诉我陈老师已于两天前去世。虽然知道年事已高的老师去年曾病过一场 ,但是我无论如何还是不肯接受这个现实。从 1984年师从陈老师攻读硕士学位以来 ,我已经习惯于把老师当成最亲密的朋友和亲人 ,在苦恼、忧伤、困惑、迷茫的时候向老师倾吐心中的郁闷。除了我在英国的最后几年渐疏了与老师的联系外 (主要是因为对电子邮件的依赖渐渐把我变成了懒于写信的人 ) ,十几年来 ,老师的信件、卡片和电话总是在我需要鼓励和建议的时候如期而至。现在老师突然离我们而去了 ,我的悲痛和遭受巨大损失的感觉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