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公式自提出以来,误解与批评就相伴而生。有人认为,这个公式是诱发种种不良教学问题的诱因。对这个公式作系统的理论分析发现,它的逻辑推导是有效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个简化表达,把它复原,就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导;学生主体,教学内容客体"。简化的公式对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地位作了画龙点睛的描述,是关于教学过程主要特征的概括性表达。教师主导并不否定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师生可以互为主客体。"教师主导"是教师主体服务性的表现,是学生发展的外因,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学生主体"则是在教师主导下发展着的主体。合理地分析与评价这个公式对于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四川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四川省电教馆在市(地、州)电教馆长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出今年要启动和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六个一工程”,即:增加1000所省、地、县三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实验)学校:培训1万名现代教育技术骨干教师;新增1万台计算机;举办一次全省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竞赛;推荐1000个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新立项1000个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实验研究课题。四川省2000年启动现代教育技术“六个一工程”@刘继萍  相似文献   
3.
访谈法是带有主观判断的方法,在某些问题上可能会接近客观,但它无法保证随时能获得并呈现有效的真实材料。从访谈者的推理、对地方性情景的融入程度、对访谈过程的控制和对资料的整理与呈现等因素看,如何把看似简单的复杂方法真正做到简单而有效地使用,使“真”的呈现凌驾于对“假”的无视上,这不是理论阐述所能完成的,它需要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真诚地体验与把握。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快速的经济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快捷方便的要求,对于交通运输业提出来了新的挑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广泛采用新技术能够将综合协调不同运输方式使得运输过程的统一化。有效增加交通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因此,发展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提高我国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途径。建立有我国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很大贡献。本文主要介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特点,发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经验,以及我国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教育教学活动中,秩序的维护、自由的追求、教育利益的获得,都促使了对学生违规行为进行惩戒的需要.教师作为国家与社会的"委托人",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职业权力中自然包括惩戒权.教师的惩戒权是指向学生违规行为、旨在保护和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归属于公权范围.教师惩戒行为的失当,主要源干惩戒权的异化,而非惩戒权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6.
创新与教育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基点进行考察和审视,一是创新的基点,表征为创新教育,二是教育的基点,表征为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是以创新为旨趣,借助教育中介创新,融合教育理论创新与教育实践创新,实现教育最优化的过程.教育创新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中介创新.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北京市第177中学初中化学上半学期部分单元测试及期中试卷中错题的分析情况进行了整体的文字和图表分析。提出应将错题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帮助教师超越个人经验的预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促进学生理解性记忆、优化记忆策略、提升思维技能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重识“教师”——教师培训成效问题的三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教师培训有将德性崇高化及责任无限化强加于教师身上、在培训中无限扩张教师责任的倾向,使培训成效并不尽如人意。教师培训要真正取得成效需要重新认识教师职业、教师个人和培训活动本身。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进行专业发展、结构调整、模式构建等具体有效措施的实施。教师培训并非是将教师洗脑革心的工程,而是在其原有基础上适应合理教育需求的提升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外来户"在中国大地从发芽、开出第一朵花距今已非短期,期间取得了一些无可争议的成绩和可资借鉴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最大的表见问题便是理论预设向现实延伸中的偏差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类教师侵权、伤害事件的频频曝光及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倡导,“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等呼声甚高,甚至出现“无批评式教育”的论调。有观点认为:惩戒=体罚=虐待,惩戒会导致恶性事件,惩戒会给学生带来心灵的创伤,会让快乐越来越少的学校生活更加痛苦,而惩戒权的享有则会助长教师对学生的侵权和伤害,促使师生关系乃至学校氛围的僵化……于是反对学校对学生的惩戒,反对教师惩戒权的赋予。需要思考的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惩戒”本身的不正当,还是运用“惩戒”的方式不正确?惩戒之“恶”究竟源于何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