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554篇
  免费   608篇
  国内免费   1437篇
教育   413048篇
科学研究   14628篇
各国文化   1211篇
体育   11152篇
综合类   8169篇
文化理论   1653篇
信息传播   27738篇
  2024年   1996篇
  2023年   6345篇
  2022年   2665篇
  2021年   4068篇
  2020年   5192篇
  2019年   5366篇
  2018年   2596篇
  2017年   4779篇
  2016年   5871篇
  2015年   9398篇
  2014年   31321篇
  2013年   31065篇
  2012年   39372篇
  2011年   45602篇
  2010年   37306篇
  2009年   35440篇
  2008年   40533篇
  2007年   31427篇
  2006年   27378篇
  2005年   26731篇
  2004年   23115篇
  2003年   20018篇
  2002年   13893篇
  2001年   11544篇
  2000年   8223篇
  1999年   1630篇
  1998年   1178篇
  1997年   839篇
  1996年   618篇
  1995年   517篇
  1994年   474篇
  1993年   248篇
  1992年   338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华雪珍 《江苏教育》2023,(41):93-94
“双减”实则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跨越。项目导学视角下的“减负增效”实践探索,坚持儿童立场,指向整体育人、实践育人,推进国家课程创新实施,激发“双减”活力,将“减量”与“增质”融入学校课程实施、教学变革、作业增值等层面的探索中,融入学生充实灵动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2.
习题不仅是小学数学教材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双减”背景下科学地开发与利用习题,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文章对此展开探究,联系“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习题教学新变化,在“用好教材习题,融入课外元素”视角下,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提出了“活用课后习题”“创设现实情境”“凝练核心素养”“转变学生角色”“尊重学生差异”等多条策略,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新时期下,高校"三困"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尤其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关心爱护和精准帮扶。通过科学设计、系统开设面向"三困"学生的精准帮扶课程,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资源,让学生在提升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同时,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学思政课教师作为社会关系中的特殊群体,其文化素养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的成效,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落实。重视师者文化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需要政府、学校、教师齐心协力、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7.
吴媚 《江苏教育》2023,(44):80-8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笔者认为,学生要做到加深理解,必须通过熟读,读透语言,体味具象,洞察意蕴。传统“朱子读书法”囊括了计划、熟读、思考、力行的整个阅读过程。其中,熟读是指细读、精读、逐字逐句读。小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自控力弱,相同文本的“反复朗读”往往有口无心,阅读教学亦忌机械重复。因此,教师要在传统熟读法的基础上,取其精髓,探索适合儿童心智特点与思维水平的熟读策略。  相似文献   
8.
9.
10.
《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明确了依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校际间均衡发展的核心在于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并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