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3802篇
科学研究   489篇
各国文化   49篇
体育   152篇
综合类   16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5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present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CC) by incorporating international posture, motivational disposition (ideal L2 self), second language (L2) self-confidence, and metacogni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To this end, 150 Iranian L2 learners, selected through convenience sampling procedure, took part in the research. The finding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reveal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showed adequate fit to the data, implying that the model is appropriate in Irania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context. Also,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earners with a high level of international posture are more likely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ir present and ideal selves. This was, additionally, argued that internationally oriented and ideally motivated learners become confident of their abilities to get engaged in interaction with L2 target communities. Furthermore, metacogni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were found to be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ICC, implicating that the learners who continuously reflect on their learning and evaluate their performances are more prone to have a higher level of ICC. Finally,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for language teachers and policy-makers to inspire their learners to be more competent in communication with people of other cultures and languages.  相似文献   
2.
论广播电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培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代远程教育市场中,各办学主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审视电大的核心竞争力并对如何培植电大核心竞争力提出粗浅的见解,希冀对保持电大持久竞争优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本校学生参加的云南省高校专科英语考试的成绩,认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和翻译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的学习动机缺乏,学生的英语语法知识薄弱以及学生的词汇与短语的记忆不牢固。并论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这两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不足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永平  殷正坤 《编辑学报》2002,14(5):350-362
探讨增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途径.认为期刊结构、人力资源、期刊市场及影响因子是影响科技期刊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市场意识是增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人品及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的阐述,强调修炼人品和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 就如何修炼人品和开展素质教育问题找出了一些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6.
期待翻译软件的新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特网已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虽然网络没有国界, 信息不分种族, 但80% 的网站和90% 的网络信息是英文的, 多数国人与世界交流受到语障制约。国家科委早已将机器翻译列入“863”计划, 近年来翻译软件成果累累, 只是这些成果与人们的要求尚有较大距离, 此项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企业能力与组织边界相关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目前已成功实施的部分图书馆众包案例,对馆藏特色数字资源的规划、建设与服务过程展开分析研究。文章认为馆藏特色数字资源众包不仅利于增强图书馆建设数字特藏的能力,也有利于提升馆员专业能力、提高用户满意度、提升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图书馆核心能力,不断扩大组织边界。最后文章提出图书馆需重新审视功能定位,确保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真正服务于知识经济和现代信息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不可轻言“知识服务”》论点的评析,认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服务。文章分析了“知识服务”作为图书馆核心能力的特殊内涵,并对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可能会引发“问题”的言论进行了思辩。结论是:“知识服务”不可不言,更不能放弃。  相似文献   
9.
如何做好图书馆的文献翻译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玲 《图书馆杂志》2006,25(9):51-52,28
重点介绍了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所提供翻译服务的具体做法.加强流程控制与质量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翻译质量、加强基础系统建设提供一流翻译服务和加强国外科技文献的开发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新闻学》一书在1901年已经由译书汇编社完成汉译,但未获出版。从1903年商务印书馆所刊行的《新闻学》一书的广告、征引和著录等情况看,它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它对记者势力略显夸张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