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10篇
  免费   635篇
  国内免费   806篇
教育   54082篇
科学研究   18568篇
各国文化   393篇
体育   2888篇
综合类   2977篇
文化理论   2031篇
信息传播   17112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646篇
  2022年   599篇
  2021年   771篇
  2020年   916篇
  2019年   948篇
  2018年   515篇
  2017年   839篇
  2016年   1273篇
  2015年   2390篇
  2014年   5991篇
  2013年   4846篇
  2012年   6300篇
  2011年   7553篇
  2010年   6779篇
  2009年   7250篇
  2008年   8009篇
  2007年   6590篇
  2006年   5756篇
  2005年   5676篇
  2004年   4684篇
  2003年   3937篇
  2002年   3404篇
  2001年   2985篇
  2000年   2585篇
  1999年   1232篇
  1998年   940篇
  1997年   839篇
  1996年   763篇
  1995年   569篇
  1994年   532篇
  1993年   399篇
  1992年   352篇
  1991年   337篇
  1990年   348篇
  1989年   27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博 《陕西教育》2021,(2):41-42
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基于专业学科知识本身所具备的拓展性,以及专业知识内容的交互性综合考虑下所采取的现代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经济学专业为例,经济学专业包含多个方向,但若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经济学专业知识内容讲授,这很难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尤其在现代开放经济环境下,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要求更高。本文以开放经济环境为出发点,以经济学专业教学为载体,针对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注意要点以及实践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环境规制作为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其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但目前专门针对海洋领域的研究不多。本文以我国海洋经济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相关文献和理论,从直接和间接效应出发分析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其次将资源的刚性约束与环境负效应纳入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测度模型中,采用混合EBM模型和全局GML指数分解相结合的方法测算我国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再次通过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我国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对我国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存在“倒N型”的非线性关系,表明就提升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而言,恰恰是中等适度的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的提升是最优的。(2)环境规制对我国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存在多种间接影响路径,其中,环境规制加强了产业结构对我国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同时抑制了人力资本、科教投入对其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环境规制还抑制了沿海地区进出口及陆域工业规模对我国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的负向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日语在全球范围内的运用和影响也在逐渐扩大,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高校日语教师在进行日语教学时,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相应的问题。例如,受中国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过于强调对日语词汇的教学,而忽视了对中日两国背景文化进行比较,帮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这使学生对曰语的学习流于形式;教师从小在汉语语言环境中成长,汉语语言的影响根深蒂固,导致教师的曰语教学水平难以突破瓶颈,日语素养有限。  相似文献   
4.
5.
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经济变迁概况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河池学院学报》2020,40(2):116-121
  相似文献   
6.
罗燕 《民生周刊》2020,(9):40-42
"人社部发布的这些职业,反映了技术革命的影响,也反映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供应链管理师、人工智能训练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近期,16个新职业正式发布,引发社会关注。事实上,这些新职业并不是突然出现,而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中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程子龙 《大学生》2020,(4):88-90
我差一点通过抛一枚硬币来决定我的高考志愿选择。当时的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基本是基于两点,其一,要去外省的院校,天南海北的,出去闯荡闯荡;其二,出于"虚荣心",希望专业听起来高大上。千禧年后中国入世不久,中国的出口贸易如火如荼,多数院校也借此势头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嗯,这个专业的名字听起来不错,"国际贸易",既国际范儿,又给人感觉很有钱的样子,就它了!那么城市呢?我在分数不会太高,又相对发达的城市中一下子选中了大连,有海,离家不算太远,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于是,我的第一志愿报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出于"冲一保二"的策略,我的第二志愿报了一个从未听过名字的二本院校。结果成绩出来后,仅两分之差就将我送入了那个二本学校。  相似文献   
8.
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国经济受到重创。中国通过实施严格的防疫政策,较早地控制了疫情,使制造业得以迅速复工生产,在满足国内物资需求的同时,成为向全球供应卫生防疫产品的主力军,其强大的产能令各国侧目。然而,随着后疫情时代各国产能的恢复,中国制造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与国际竞争压力并行的是,中国制造也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内挑战,其中主要的挑战之一是劳动力的匮乏。近年来,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工厂工作是一个可以被显著观察到的社会事实。有学者研究发现,快速发展的零工经济正在对制造业形成“虹吸效应”,各类互联网平台新增劳动力中很大比例来自传统生产制造业,过去活跃在工厂生产线的青壮劳动力正源源不断地从线下走到线上,以至于著名企业家曹德旺疑惑道:“当下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去送快递,也不愿意去工厂了,这是目前国内制造业的困境。”因此,对中国制造业来说,“谁来当工人”是不得不面对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