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体育科学研究不断发展,生物学知识为运动训练的发展提供了微观领域的理论基础。基于近年来对力量训练的理论研究成果,分别从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等学科角度对力量训练的生物学基础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科学合理的力量训练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通过阐述力量训练的生物学基础和基本原则,为读者更好地应用和指导力量训练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力量训练。 力量是投掷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要解决力量训练问题,首先应该弄清力量与人体生理特点的关系,这是指导力量训练的理论基础。力量训练的主要受体是运动器官系统,而骨骼、肌肉等组织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不同步的,各年龄段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短跑属于体能主导速度项目。高中田径特长生要想在短时间内提升短跑成绩,需要提高身体基础能力,强化肌肉力量训练,确保髋关节、核心力量、小腿肌肉、大腿肌肉、腰腹部力量都得到针对性的锻炼和提升。为此,高中体育教师要更新训练理念,探索训练规律,增强肌肉负荷承受,提升核心力量能力,发展绝对速度、提升绝对力量、探索训练新模式,为快速提升短跑爆发力提供理论基石,探索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4.
张燕 《中华武术》2010,(9):48-50
跳远是一项跑跳结合的快速力量性运动项目,改善神经一肌肉系统的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尤其是爆发力和反应力量,是提高跳远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最直接和有效的训练途径。然而,目前国内对于跳远运动员力量训练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不足,严重影响了力量训练的质量和效果。为此,笔者从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结合训练实际,对近年来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小平 《体育科研》2011,32(4):19-20,63
生物学和教育学知识是训练理论的两个重要基础,它们分别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对训练理论形成支撑,是制定训练目标和任务、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及控制训练过程和检验训练效果的重要依据。生物学是对人体自身和项目特征深入认识的基础和工具;教育学是教练员执教和运动员运动技能学习的基础和媒介,文章分析了我国训练理论缺乏生物学和教育学基础的主要原因,为重塑训练理论的生物学和教育学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重塑我国训练理论的运动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生物学知识是训练理论的重要基础,它从自然科学的方面对训练理论形成支撑,是制定训练目标和任务、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及控制训练过程和检验训练效果的依据.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状况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这种差距首先表现在运动生物学理论基础的薄弱方面.训练学发展的先天不足和训练学与运动生物科学之间缺乏紧密的结合,是造成我国运动生物学理论基础薄弱的主要原因.树立科学性是训练理论的核心,应当增大多学科研究力度并加强与训练实践的密切结合,加大对训练理论重大问题的研究力度和重视训练理论专家的多渠道生成和培养,尽快改进我国训练理论生物学基础薄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谈力量训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力量素质是其他各项身体素质的基础,老年人进行力量训练能延缓衰老、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衰老引起的肌肉减少症和生活质量下降问题,甚至导致的跌倒风险、残疾等严重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针对上述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力量训练能显著影响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最大限度减小功能下降,并降低跌倒的风险。该文就力量训练改善老年人肌肉功能障碍等的理论基础、训练方法、运动处方及应对策略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分析。相关证据表明,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质量,同时还能起到降低骨质疏松症风险、防治慢性疾病、改善睡眠、减少抑郁等作用。采用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合适的力量训练方法及有效的应对策略,引导和激励老年人参与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引起的老年人群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绝对力量的训练绝对力量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最大内外阻力的能力,是其他力量素质的基础。根据运动生理学原理,绝对力量的提高取决于肌肉生理横截面(肌肉体积)和肌肉协调能力的发展与改善。一般来讲,发展绝对力量,首先要增加肌肉的横断面积,待肌肉体积增大后再进行改善肌肉协调性的训练。二、速度力量的训练足球比赛对运动员身体能力的要求之一就是速度力量。国外学者认为,力量特别是速度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一、肌肉力量从力学角度讲,它是反映肌肉对阻力的克服或对抗能力。在运动训练中,力量素质作为其他身体素质的基础,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关键,同时义是防止运动伤害的保证。因此不论是住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中,学者都对力量素质的训练颇为重视。力量训练的规律和生理依据,主要是不间断性超负荷训练使机体逐渐产生适应性。超负荷训练是指机体承受训练负荷或强度超过生活中承受的负荷。  相似文献   

11.
速滑运动技术是高度协调的周期性运动项目。而速滑短距离放松技术是运动员在滑跑过程更经济地运用自身体能、更有效地发挥最大潜能 ,以保持高速滑跑取得理想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的技术训练内容。为此 ,本文试图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速滑专项训练学的理论就放松技术对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形成正确技术动作 ,对短距离成绩的影响以及采用哪些训练方法手段解决运动员的放松技术加以探讨。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短距离训练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为期8周的增强式训练对男大学生的肌张力、身体素质的影响,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改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法与数理统计法,设立增强式训练组与抗阻训练组,组内实验前后用配对T检验、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为期8周的增强式训练可以更显著提升大学生的爆发力、弹跳力、敏捷性和速度等身体素质,同时,肌张力的增幅也显著低于抗阻训练。结论:增强式训练是一种安全、便捷的训练方法,对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的指向性作用更显著,并且运动的疼痛和损伤风险较低,将其融入大学生体育课堂教学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机制理论的高度,宏观地论述了武术中动作速度的各种运动学训练机制,包括神经生理学机制、肌肉生理学机制、生物化学机制等,较全面地阐释了武术中动作速度的训练机理,为武术中动作速度的训练提供一个提纲挈领的理论指导依据。从而对武术中动作速度的训练以及如何训练建立一个清晰的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不同力量训练对不同距离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游泳力量训练的理论、方法、手段的刨新是最引人注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发展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的有效方法,并用有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评定,通过不同力量训练前后的对比,为游泳力量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选用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为200 220g,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C,16只),快速力量训练组(PT,24只),快速力量训练6w后,PT组又分为快速力量训练对照组(PTC,12只)和快速力量停训组(PTD,12只),PTC组继续进行训练,PTD组进行6w停训观察,对大鼠左侧后腿腓肠肌进行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力量训练后停训,肌肉中ATPase快速下降且不易恢复,SDH、LDH和Gn都呈现先下降后恢复,但并不同步,SDH和Gn都是先下降先恢复。  相似文献   

16.
陶闯 《体育科技》2010,31(3):40-42,46
以奥运会冠军陆永为例,就如何进行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进行详细讨论。在举重训练过程中应重视运动员体能训练。科学体能训练是现代举重训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举重成绩的重要基础。举重运动训练成绩的提高首先要进行科学的肌肉练习,其次要重视体能训练是提高专项成绩的重要基础,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训练效果。科学安排训练的强度和次数有助于提高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17.
对训练周期理论和板块训练理论进行了比较后发现,两种理论的冲竞占、主要集中在高水平运动员是否适应新的参赛机制和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能力提高的生物适应性以及训练理论模型适用的训练范围上;而对两种理论的辨析与思考,得出了训练理论与训练实践脱节的原因是训练理论模型的非真理性和训练理论模型的经验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动物训练模型,观察不同强度的跳跃训练对大鼠腓肠肌纤维类型影响。选取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快速力量训练组、力量耐力训练组。分别在训练第6周、8周、10周、12周分批宰杀。取大鼠腓肠肌做ATPase染色,观察肌纤维类型变化。结果表明大鼠在较长时间和较大强度的跳跃训练后,腓肠肌的Ⅱ型肌纤维数密度和面密度都有显著的增加。小强度的跳跃训练没有引起Ⅱ型肌纤维类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肌氧含量与个体乳酸阈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运动训练中生物医学参数的在体、无损、实时监测,利用基于光漫射理论的三波长近红外肌氧监测系统,对受试在功率自行车上做等级性递增负荷运动时局部骨骼肌组织中的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进行了在体、连续、实时监测与分析,并与血乳酸浓度、运动强度和“个体乳酸阈”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与血乳酸浓度、“个体乳酸阈”和运动强度具有密切的关系。为用无损监测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取代有损监测血乳酸提供了实践依据,为运动员的生理机能评定和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价引入新的生物学测试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跃  蔡国钧 《体育与科学》1997,18(3):25-27,21
为期九周的实验训练结果表明:TDP复合元素板在热激发下发射的特定电磁波用于肌肉力量训练,其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的增长率有明显提高,这种有效性与TDP在医用方面的良好生物学效应是相吻合的。而TDP在肌肉内部产生作用的机理,可以在医学领域相应的研究成果中找到一些依据,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是TDP对肌细胞兴奋——收缩内在过程的影响,还需设计新的实验方法以便能在细胞水平上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