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家最新发现了一种催化剂,能将传统技术难以液化的“高品矿”煤转化为制备柴油的原料,为解决日益紧缺的石油资源开辟了新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而石油和天然气相对短缺。有关专家预测未来 50年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格局不会改变。煤除了直接用作燃料外 ,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生产出很多有用的化学品。将煤进行干馏 ,可分离得到苯、甲苯、酚、吡啶、喹啉、萘和咔唑等重要的化工原料 ;通过煤的液化 ,可制取人造石油 ;煤的气化生成为煤气 ,不仅可作为燃料 ,而且也是合成氨、合成甲醇和合成液体燃料的原料。这种以煤为原料生产化学产品的工业 ,简称煤化工。煤化工开端于 18世纪后半叶 ,19世纪形成了完整的煤化学工业…  相似文献   

3.
煤炭间接液化及直接液化不应单从技术优劣论,二者各有所长,同时又有一定的五补性。我国煤种齐全、地域辽阔,两种液化技术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薛晓楠 《考试周刊》2011,(57):239-239
煤的高效、洁净利用是21世纪我国能源和化工领域中的重大课题,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呈现能源转化为主、规模型和技术商品化等特点,煤炭的液化、气化、焦化等是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讨论了中国现代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煤制油是一种是石油替代技术,在我国"富煤、少油"的具体国情下,煤制油工艺对推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煤制油工艺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煤制油直接液化技术和间接液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工艺要求和经济量两方面比较了两种煤制油液化工艺.  相似文献   

6.
常压条件下,以丙三醇为液化剂,对小麦秸秆进行催化液化反应,制得低分子量的化学品.实验结果表明:常压催化下,五种催化剂对小麦秸秆的液化产率的高低顺序为:对甲苯磺酸>苯并三氮唑>锌粉>十八水硫酸铝>氧化钙,其中对甲苯磺酸的液化产率最高;温度为80℃、时间为90 min、对甲苯磺酸用量为丙三醇用量的1.5%时,液化效率可达40.15%.因此,对甲苯磺酸可作为小麦秸秆液化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15,(4):152-155
为了研究竹粉乙二醇液化的优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乙二醇与竹粉质量比等因素对竹粉液化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液化工艺条件.在竹粉乙二醇液化过程中,影响液化效果最为显著的条件是反应温度,其余依次是反应时间,质量比以及催化剂用量.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化反应温度170℃,液化时间90 min,乙二醇与竹粉质量比为6,催化剂用量6%.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和制氢技术的发展,利用天然气或深海风电资源制备氢气,并将海上液化天然气及相关产业链送到能源市场,为海上天然气资源的低碳发展、构建深海能源的互联互通体系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为了加深学生对专业传热学和液化天然气利用技术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海上液化天然气产业链以及关键设备知识,设计了海上液化天然气及相关产业链的实验装置,包括换热实验和可视化实验两个部分,并介绍了产业链中生产装备(LNG-FPSO,LNG 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 Unit)和接收装置(LNG-FSRU,LNG 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各功能模块的工艺流程、设备和特点。该装置具有较好的实验教学预期效果,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在海上液化天然气及相关产业链方面的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9.
以宁德乡土树种柳杉为原料,聚乙二醇为液化剂,在浓硫酸和磷酸的混酸催化作用下,进行了木材液化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以残渣率为指标探讨了液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比及催化剂用量与配比对柳杉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20min、液比4:1、催化剂用量6%以及硫酸/磷酸体积比2:1的条件下,柳杉液化残渣率为9.5%.  相似文献   

10.
将乙醇与污泥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利用乙醇的超临界特性和供氢性,实现污泥的液化制油反应,然后分别利用真空抽滤装置和旋蒸装置提取渣产物和油产物。主要考察反应温度、停留时间、污泥添加量及催化剂对产油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反应温度290℃,停留时间60 min,污泥/乙醇的固液比为1/20时油产率最高,且加入氢氧化钠时油产率可提升至45. 5%。通过分析发现,液化油中C元素含量比污泥原料提升了105. 8%,H元素含量相比提升了71. 8%,O元素含量则大幅降低,液化油的热值比污泥高20. 12 MJ/kg。液化油中各组分的碳链集中在C16~C20,主要为酯类,占56. 36%,而烷烃类化合物含量较低,仅为6. 32%,后续应对酯类化合物进行脱氧来进一步提升油品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乙二胺(C2H8N2)为萃取剂,分别添加FeS2、MgCl2,MgCl2-AlCl3 3种催化剂对七台河煤进行索氏萃取,对萃取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分析,探究了不同的催化剂对七台河煤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有助于提高萃取率,增加萃取出的化合物的种类。MS分析证明,不同的催化剂可以抽提出不同的化学结构的物质,采用Cl盐作催化剂有利于含氧化合物的抽提,而FeS2有助于提高含芳环物质的抽提率,特别是对蒽系物的萃取效果良好。由试验结果推断,在煤萃取的溶剂体系里加入铁系催化剂、硫化物、卤族元素的可溶盐以及Lewis酸都可大大提高萃取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从我校建环专业的培养方案及目标出发,分析了石油高校建环专业开设气体液化实验的必要性。首先探讨了气体液化实验平台的建设方案。经过对比,液化流程选用单级混合制冷循环;从安全和经济性方面考虑,制冷剂选用R134a、R23和R14混合组分,液化介质选用CO2;考虑到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流程采用较高温区的氟利昂相变制冷工艺。接着又从安全、费用、占地、耗时等方面,对本科教学引进气体液化实验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在该气体液化实验台上拟开设的实验项目。气体液化实验的开设,完善了石油高校建环专业的实验项目,通过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加深了学生对气体液化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也向建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目标更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小型撬装液化天然气实验装置的工艺流程、设备组成、工艺特点,同时结合实验分析了装置的实验性能。通过实验装置工艺流程及性能分析,说明该装置完全可以用于教学实验,具有非常好的实验预期效果。结合实验装置的特点和液化天然气利用技术课程的相关内容,设计了各类实验。  相似文献   

14.
以苯酚为液化试剂,对竹粉在热酸催化条件下进行酚化.采用红外光谱测试了木质素在酸催化条件下酚化改性后的结构变化,结果通过酚化反应羟基含量显著提高,并产生了新的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苯环结构.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竹材在苯酚液中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酚竹比等因素对液化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法,得出竹粉酚化最优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在103℃下,以浓盐酸为催化剂,添加苯酚量的5%,反应时间为80min,苯酚与竹材的质量比为3:1时,竹材液化效率达到80.18%.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木质素在乙二醇中的液化反应,结果表明液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木质素液化反应有较大的影响。以乙二醇为液化剂,在植物原料用量为液化剂用量的20—25%、温度为150℃、时间为60—80min、浓硫酸用量为液化剂用量的4%时,液化率可达到90%,所得到的木质素液化产物羟值为340mgKOH/g-360mgKOH/g,黏度为1000mPa.s-2000mPa.S。  相似文献   

16.
煤液化过程热解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的热重实验数据动力学分析表明,煤热解反应由在三个一级反应构成,即两个热分解反应和一个热缩聚反应。以log[-log(1-a)]=log(AE/Rφ)-0.054E/T-2.884作动力学模型,计算出煤的热解特性参数,热解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Ea,反应速率常数K,指前因子A,以及最大失重率F,最大反应速率Rm%和反应活性参数Ra,作为表征煤热解反应活性的指标,Ra越大或Rm越大,则煤的反应活性越好。由TG和DTG曲线定义Tb和Tf两个温度可以初步确定煤液化反应温度区间为:杨村煤390-480℃、神木煤425-525℃。  相似文献   

17.
<正>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伊泰煤制油公司")作为煤化工示范企业及清洁能源生产企业,是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先驱及良好践行者。早在2002年伊泰集团就投资1800万元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作研发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2005年开始投资36.49亿元在煤炭资源及水资源丰富的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16万吨的煤制油项目,2009年作为国内首家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8.
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温度降到足够低或水蒸气遇冷才能液化。关于这一实验,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是这样做的:在烧杯里加热水,将一张干玻璃片盖在烧杯上,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玻璃片的下面出现大量的水滴,水蒸气液化现象十分明显。但该实验只能让学生观察到液化现象,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水蒸气(气体)液化条件这一难点,因而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气体液化现象时较为困难。若将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既能直观地观察到液化现象,又能深刻理解气体液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小型液化前景与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能源利用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峻,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利用显得日益重要,利用天然气的小型液化技术将煤层气液化并贮运,是一种有极有前景的煤层气开发形式,本文对比了中美两国利用煤层气的情况,指出煤层气小型液化在中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利用形式,并分析了煤层气小型液化技术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设计搭建了小型浮式天然气液化实验装置,介绍了实验系统的工艺流程、测试段设计、浮式测试平台及装置的工作参数,分析了该装置的特点及用于开放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并结合液化天然气利用技术课程的工艺流程,设计了低温冷剂降膜流动可视化测量实验、绕管式换热器壳侧降膜蒸发换热和压降性能测试实验、浮式条件下设备的抗晃荡设计和验证实验。该系列实验项目的实际开放情况达到了实验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