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健步走作为一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健身运动,要求的技术门槛低,适宜广大人群参与的特点。然而在国内很多高校并没有开展起来,作者调查研究影响在大学校园开展健步走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得出初步的结论:校园高知人群选择健步行走的健身行为受到个人、团队、所在办公区和体育健身环境等影响;校园健步走的线路设计应该遵循流量控制、景观元素、距离、时间等因素;提炼人们选择健步走的金字塔层级模型:必要性、可行性、易行性、安全性和舒适性。通过研究还证明了在自然环境中的健心和部分健身效果优于人造地物环境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健步走路线图的科学设计流程和标准,从而达到理论的总结和实践的应用的多方收获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健步走健身方式对55~59岁退休妇女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步走是一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方式。从健步走对55~59岁退休妇女骨骼的影响方面进行深入的跟踪研究,取得相应的数据,证明健步走对骨骼具有良性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场地测试的方式,研究普通成年人中等强度健步走参考速度及步频,为制定健步走指导方案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为全民健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292名北京市20~59岁普通成年人佩戴心率表和计步器,通过递增速度完成3~4个800m快步走测试,测量中等强度心率对应的健步走时间、有效步数及有效步数时间,并计算速度、步频。结果:获得各年龄段男、女性中等强度心率对应的健步走速度及步频的参考范围。结论:1)健步走速度因年龄的增长及身体素质下降而下降,同年龄段男性健步走速度较女性快。2)中等强度心率对应的健步走步频各年龄段接近,步频在120步/min可以达到中等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的步频范围是120~150步/min。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步走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抵抗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对41名糖耐量减低(IGT)患者随机分为健步走组20例、对照组21例,健步走组采取24周健步走运动处方锻炼.运动干预前后测定身体成分、抵抗素(Resistin)游离脂肪酸、空腹血糖、OGTT2h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健步走组经过24周运动干预后,除空腹血糖外,BMI、体脂%、腰围、腰臀比、OGTT2h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抵抗素、游离脂肪酸较试验前及对照组显著下降;2)对照组试验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运动干预前后HOMA-IR的变化量成为影响运动干预前后抵抗素变化量的重要因素.结论:采用中等强度规律的健步走运动干预可减低抵抗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5.
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推进通过适当运动延缓或阻滞糖尿病前期人群发展为糖尿病,并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文章以糖尿病前期人群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为主要切入点,通过以健步走为主要运动方式运动处方的实施,研究有氧运动对IGR人群胰岛素敏感性影响效果,将90位糖尿病前期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70人)和对照组(20人).研究结果显示,12周有氧运动对血糖(P<0.01)、空腹胰岛素(P<0.01)和胰岛素(P<0.05)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结论:12周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IGR人群高血糖、低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状态,调节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使62.4% IGR者血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北高校大学生的健身行为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结论:1)湖北高校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占学生总数的49.1%,无体育锻炼习惯的占学生总数的50.9%。其中,男生有体育锻炼习惯人数远远高于女生;2)对健身的兴趣、意志品质、设施器材因素、健身的情感体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健身的认识、各种体育竞赛影响、专人的指导和带领、是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3)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并不完全相同,除以上共同因素外。有无特长项目和人的惰性两因素对男大学生影响较大;而自身的需求和天气环境两因素对女大学生影响较大;4)场地器材设施因素,即场地器材匮乏一直是制约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客观因素。建议: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场馆建设,改善健身环境,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始终将培养大学生体育健身习惯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重视传媒宣传作用,引导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是20世纪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创建了意蕴深刻、价值独特的健身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陶行知健身教育思想的文化意蕴就在于它的健康性、生活性、实践性,他的健身教育实践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他创造性地建构起了我国现代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和文化精神,形成了"健康第一"的健身教育思想和"动静合一"的健身教育实践,并使之贯穿在其生活教育的实践之中,总结和提炼出了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发展和创新了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智慧。研究陶行知的健身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当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强国战略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健身秧歌动律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健身秧歌是一项新兴的健身项目,它是在传统秧歌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因此,本研究主要是在搜集、整理和分析各地传统秧歌动律和基本动作基础上,结合健身秧歌的技术特点,以及近几年来健身秧歌推广开展、调查研究和实践总结,逐步建立起符合健身秧歌自身特点的动律和基本动作。健身秧歌动律的指导思想是保持传统秧歌“扭、摆、走”的基本动律和特色,“走”是指健身秧歌的基本步伐,“摆”是臂的动作,“扭”是指上体的扭摆动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老年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关注,改善健身环境被视为改善健康的一项战略方案。然而,尚未清楚健身环境诸因素中哪些因素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体力活动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究健身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以期改善健身环境特征,促进老年人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32个社区499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基本信息,三维加速度计和GPS测量老年人户外活动强度、时间和活动轨迹,利用GIS提取客观健身环境因素,使用AMOS 22.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人口密度和街道连通性对老年人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100、0.121;人口密度、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通过体力活动对老年人健康产生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041、0.067、0.086。研究还发现体力活动在建筑密度、人均道路总长度、交通站点数、至健身场所距离、至商业场所距离与女性老年人健康状况间起到中介作用,对男性无中介作用。结论:健身环境诸因素中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与轻体力活动相比,中高体力活动在健身环境与健康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较大。健身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至商业场所距离>交通站点数;健身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也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广场舞和健步走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20名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广场舞组40人,健步走组40人,对照组40人,每组中年女性与老年女性的人数比例为1:1。采用平衡测试仪测试双足闭眼和单足睁眼状态下各压力中心移动轨迹指标的值,测试时间均为10 s。结果:广场舞组和健步走组各平衡指标的值都显著小于对照组的相应值(P<0.05);广场舞组各平衡指标的值显著小于健步走组的相应值(P<0.05)。老年广场舞组与中年无锻炼组在各平衡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足睁眼站立时,老年健步走组的动摇总轨迹长(TL)与中年无锻炼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场舞和健步走锻炼都能显著改善中老年女性的静态平衡能力;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健步走锻炼,且能使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水平达到无锻炼的中年女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健身俱乐部消费群体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消费群体的消费兴趣与价值取向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健身消费群体的消费动机、购买模式、消费形式、消费频数、持续时间、消费时段和季节的行为选择不一致;区域间消费群体对教练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对场地环境器材的满意度、对健身结果的满意度不一致;经济因素、体育健身组织、体育锻炼认识、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健身环境、文化素质是制约我国健身俱乐部体育消费的6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用户对移动健身App的持续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引入社群影响、信任等变量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拓展。通过对338名移动健身App用户进行调查,采用AMOS 22.0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1)感知有用性、社群影响及信任正向显著影响移动健身App持续使用意愿;2)感知易用性正向显著影响移动健身App感知有用性,社群影响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信任;3)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信任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感知有用性、社群影响、信任是影响移动健身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建议移动健身App企业:1)提高移动健身App健身指导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拓展其社交、娱乐等功能;2)应注重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提高风险防范能力;3)重视社群影响对用户的影响,加强产品宣传。  相似文献   

13.
摘 要:在大众健身中,如何避免不恰当的运动引发的心血管风险?如何通过适当的运动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已成为“Exercise is Medicine”中 “运动与心血管风险”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2013年第60届美国运动医学年会发表的运动与心血管风险的相关研究,具有选题范围广泛、研究深入细致、实践应用价值大等特点。以会议交流论文为例,从心血管风险因素研究新进展和运动预防和改善心血管风险的干预效果研究新进展两方面对当前运动与心血管风险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建议在我国进行“运动与心血管风险”的研究时从多学科、多层次探讨运动对各种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影响机制;开展不同运动方式对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影响效果的评价;不同人群预防改善心血管风险的有效运动负荷的研究;开发评价不同人群心血管风险的简易、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健身俱乐部消费人群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对南京市20所健身俱乐部的550名健身消费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健身消费者女性多于男性,健身队伍以中青年、高学历、有一定文化水准和稳定收入的人群为主,同时宣传、价格、环境、服务、品牌、产品等因素是影响健身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支持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运动承诺理论为基础,对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友伴性支持与青少年自主健身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健身的自主性和锻炼的坚持性是青少年自主健身的两个重要维度;青少年健身的自主性和锻炼的坚持性与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友伴性支持有关;青少年健身的自主性也会对锻炼的坚持性产生影响;相对而言,友伴性支持是对青少年健身自主性影响最强的因素,信息性支持是对青少年锻炼坚持性影响最强的因素。进而从学校体育的转型发展、数字化建设和“智慧体育”的角度,为构建青少年自主健身的社会支持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园流行语是流行于高校校园的一种特殊的鲜活的语言形式,与其他流行语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构成类型多样;来源渠道广泛;语言简约、明快;新颖、奇异与程式化共存;知识性、趋雅性、谐趣性与偏激粗俗共存。这些特点,为我们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透过流行语掌握价值观动态并在引导教育中融入流行元素;规范流行语并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改善就业环境;确立主导性和多元性相统一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来自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的诸多证据表明,武术在当代大众健身场域中的发展状况堪忧.针对此一问题,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尝试对大众武术健身的特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解决对策,展开新的探讨.研究认为:大众健身与学校教育、运动竞赛相比,具有个体自觉参与和遵循市场规律两个突出特点;大众武术健身发展窘况的产生,一方面源于时代发展的必然,从内因上讲,则由于向大众群体提供的武术"产品"与其需求错位,以及武术自身运动特点的局限性所致;由此提出三条发展对策:1)摆正位置——武术健身的自知之明,2)突出优长——武术健身的路径选择,3)老年群体——武术健身的靶人群.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校园商业活动的公益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从事商业活动频繁,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破坏了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存在危机。高校管理者要辨析大学生在校园开展商业活动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本质区别,对大学生在校园从事商业活动加以引导,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校园商业活动应坚持公益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压力因素已严重影响不同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许多国内外学者针对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做了研究,但对健身锻炼与不同职业多维压力因子与心理健康方面研究甚少。研究目的:1)探讨山东省不同职业人员的多维压力因素是否存在差异;2)分析多维压力因素是否预测心理健康;3)确立参加健身锻炼人员多维压力是否有显著不同;4)确立参加健身锻炼人员是否心理健康存在显著不同。运用问卷调查方法,针对8类职业人员发放问卷1 000份,返回709份(70.9%)。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ANOVA、层次回归(HRA)、MANOVA、MANCONA方法。结果显示:工作、教育、医疗是不同职业人群的主要压力源,不同职业人员压力显著不同,多维压力因素能够预测心理健康。虽然参加健身锻炼对压力和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但是有规律参加健身锻炼人员比例较低。总之,工作、教育、医疗是山东省不同职业主要多维压力源,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要素,有规律健身锻炼是减少压力因子与提高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运用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中老年人的健身认知观念问题。首先界定了中老年人健身认知观念,归纳并总结出中老年人合理健身认知观念特征,并从个体和环境层面分析中老年人健身认知观念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