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20个字概括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中第一个要求就是“爱国”。在中央有关部门联合颁发的《小公民道德建设行动计划》中提出:“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守纪律的小标  相似文献   

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反映了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 ,是党指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贯彻《纲要》要重点普及和掌握“20字基本道德规范” ;着重引导五类社会人群学好《纲要》 ;广泛深入宣传《纲要》 ;以人为本 ,重在建设。  相似文献   

3.
《公民道德规范建设实施纲要》将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高度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二十个字。十个道德规范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了中国革命的优秀道德,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成果、新经验,是具有鲜明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基本道德规范与人生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 ,对于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课应该把握《纲要》精髓 ,把20字基本道德规范作为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文章认为 ,把握20字基本道德规范应该着力从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人生态度教育、职业道德的预备教育和提升教育入手 ,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文明素质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把“明礼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一《经济常识》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对于中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纲要》所提出的十个基本道德规范中,“敬业”规范,也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因此,正确认识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定“明礼诚信”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入手,分析了诚.信道德的历史与现状,着重阐述了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提出高校应重视诚信道德教育,并从课程设置、道德实践、师德建设和环境优化等几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了,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道德建设的原则要求和具体规范,要求全民族牢固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刻地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高度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它既是新时期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努力贯彻和实践“二十字”规范,把学校道德教育推上一个新的水平。“二十字”规范是对全体公民的一般性要求。青少年属于一个特殊的公民群体,用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学生,是道德教育最基础的部分,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成长的…  相似文献   

10.
曹亚坤 《德育信息》2002,(10):76-7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道德建设方面指导性的件。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国家对公民在道德品质上的基本要求。学校贯彻《纲要》,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教育。学校德育工作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规律,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五个原则。  相似文献   

11.
梁耀胜 《政治课教学》2002,(6):44-45,46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个字,这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这也是为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出了总要求和总构想。作为公民一分子的大学生 ,更应该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自己 ,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 ,这是继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标之后 ,在思想道德领域的一个新举措。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让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自身的道德品质 ,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公民道德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 ,我们应科学地研究这一规律 ,有效的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这个概念 ,实际上指出了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 ,道德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 ,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靠的是全社会的力量 ,必须号召每个公民都参加到道德建设中来 ,才能…  相似文献   

14.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道德的公民,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同国度、不同时代,道德的内涵可能千差万别,但基本的道德准则,古今中外都大同小异。针对21世纪初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为落实“以德治国”的方略,中共中央于2001年10月发出通知,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求全国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5.
公民公德意识的强弱 ,遵守公德规范的状况 ,直接反映着公民素质 ,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也对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公德建设过程中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充分发挥显性教育系统和隐性教育系统的功能 ,把外部因素的强迫性和个体修炼的自觉性有机结合起来 ,挖掘传统美德内容 ,批判地继承传统道德的合理精华 ,借助各种载体 ,建立良好的约束机制 ,创造优美的外部环境 ,寻求道德舆论向道德实践的现实转化途径 ,对于增强公民公德意识 ,提高公民素质 ,形成良好的公德习惯 ,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陕西的魏新同学来信问:设立全国第一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是怎么回事? 答: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两周年之际,经党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把今年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目的是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使公民  相似文献   

17.
刘勇 《中国研究生》2009,(12):50-52
《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周敦颐《通书·诚下》中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诚信是指诚实和守信,是人类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2001年中共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20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将诚信列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已正式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 ,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件大事 ,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纲要》内容丰富、科学、严整。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立足当代国情、放眼世界未来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深刻地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指导思想、方针原则 ;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阐…  相似文献   

19.
大家好,我叫小樱桃..去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 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公民基本h 道德规范,这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守‘X—I爵翟甑的基本行为准则。公氏⑨0@小樱桃谈公民道德规范系列漫画$小樱桃卡通公司  相似文献   

20.
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作为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一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