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物联网的诞生,"智慧地球"的提出,使图书馆的智能化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是智慧化的初级阶段,智慧化是智能化的发展和延伸,物联网技术则是图书馆的智能化进而智慧化的桥梁。物联网技术以其优良的特点,为图书馆的智能化带来了广阔而美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调研移动流通自助服务模式,即读者利用其个人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等)及移动应用程序实现流通借阅的自助服务模式及其应用现状和问题。对50余个美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移动流通自助服务的概念被普遍认可,但实现仍需时日。调查中,超过1/3(占35%)的图书馆设有自助服务台,一半以上(占51%)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对自助服务应用程序有所了解,但有超过2/3(占70%)的图书馆近期没有考虑设置移动流通自助服务。本研究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将有助于为高校及公共图书馆是否使用移动流通自助服务提供决策支持,以应对读者与日俱增的数字阅读习惯及其对移动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结合我国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分析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过程]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对我国2010-2019年关于智慧图书馆的CSSCI期刊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对其主要研究主题进行总结分析,并通过网络探讨中国智慧图书馆的实践建设现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国学者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与特征、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的开发、智慧图书馆的智慧管理和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等几个方面;中国各类型图书馆在积极探索智慧图书馆的智慧空间、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的应用实践,但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实践建设较高校图书馆相对滞后;目前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与应用实践的关注度逐渐增强、研究主题逐渐丰富、应用实践建设逐步展开,但智慧图书馆基础研究不足、对新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不深入、理论研究成果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实践不全面。  相似文献   

4.
智慧社会发展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内涵、服务与建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智慧社会”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新目标之一,对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图书馆作为新一代的图书馆形态有利于促进智慧社会的建设。[方法/过程]立足智慧社会的发展背景,从内涵、服务与建设路径3个方面对智慧图书馆进行探讨。[结果/结论]首先,提出“四四一一三三”的智慧图书馆内涵结构体系、智慧图书馆服务理念模型以及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概念模型;其次,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原理和原则进行梳理;最后,从新技术应用、资源建设和服务拓展及馆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据驱动明确智慧图书馆阅读推荐服务的实际运行状态,探讨适合大数据环境中智慧图书馆阅读推荐服务的创新途径,打造具有自我成长性的智慧图书馆阅读推荐服务生态系统。在数据驱动视角下,智慧图书馆阅读推荐服务运行原则具有生态性,运转规律符合生命周期,作用效果为正向性。基于数据驱动,可以从生态性角度利用数据驱动相关技术创新阅读推荐数据结构模型,从生命周期角度利用知识发现创新阅读推荐内容服务方向,从作用效果角度利用可视化创新阅读推荐用户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用户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获取的便捷性要求提高,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已很难满足用户日益多样的需求,图书馆正在探索由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过渡和转型,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业务流程、服务模式等都将发生变化。目前,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正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也缺乏不同图书馆系统内和不同区域图书馆间的统筹规划。本文试图探讨以下五个问题: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之惑,智慧图书馆的名分之实,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之困,智慧图书馆的合作之需,智慧图书馆的理论之贫。建议从理论层面深入研究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相关问题,包括建设标准、建设模式、合作路径等,用成熟的图书馆学理论指导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组讨论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 7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学生智能手机持有率显著提高,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拟将自己的通讯设备升级为智能手机,他们对移动图书馆服务有强烈的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联手移动通讯机构营造移动服务氛围,联手移动图书馆研发机构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制订完善的宣传策略使移动图书馆遍及校园。  相似文献   

8.
李楠 《兰台世界》2020,(3):101-104
智慧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理想模式,同时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和环境,给图书馆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本文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理念、技术和趋势基本形成的基础上,从"双一流"建设的视角出发,分析探讨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核心理念以及"双一流"高校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定位,并且从实践和发展两个方面思考,提出"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部署智能力、推进智慧力和践行智慧育人使命的智慧化建设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时代数据意识全面增强的背景下,图书馆作为科研活动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服务和业务管理也应尽快走向数据化和智能化。本文以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实施为契机,回顾我国图书馆业务重组的历史,探索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和主要内容,包括采访流程再造、馆藏模式再造、服务流程重组和图书馆人员再造等。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背景下,要革新图书馆服务理念,提供一体化的读者服务和资源发现服务,重构学术服务,强化数据管理。从全国图书馆发展的宏观规划来看,图书馆联盟也需重构,要探索向智慧图书馆联盟的转型升级。图书馆整体应该跳出传统的文献服务范畴,以数据智能计算为中心,着眼于数据的搜集、组织、挖掘、应用的全过程,将数据服务作为新时代图书馆服务的主要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意义]研究、探索现存图书馆的合理的修缮与扩建设计,并使之契合智慧图书馆的运行模式.[方法/过程]从历代的图书馆的影响因素、建筑特征展开,阐述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1996-1998年、2003-2005年、2017-2020年的3次修缮、扩建为例,分析其平面组合,研究修缮扩建的有效建筑设计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性、共识机制等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区块链技术驱动智慧增值服务模式及应用路径,实现用户在资源获取方式、学习交流平台以及时间空间上的转变,并有效解决智慧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收集、安全存储和共享传播等方面的问题,满足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智慧增值服务。智慧图书馆应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施变革,如开展区块链在图书馆的应用、加强区块链技术规划研究、制定区块链数据标准以及培养智慧图书馆区块链技术专业人才等,改善资源的服务内容,提高资源服务质量,迎接区块链技术变革,进一步推进智慧增值服务模式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The explosion of availability of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requires that libraries evolve into value-added information providers, rather than mere curators of collections. Modern libraries need to stay relevant to a diverse, technologically savvy patron base and to facilitate and add value to the research community, while facing significant resource constraints. To face these challenges, libraries need to embrace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s (LMS) in order to work smart and achieve more with less. While LMS systems have been around for decades, libraries can explore the new frontier by embracing open source solutions, like open source software (OSS) library systems, which are free to acquire. They need to collaborate with computer experts and become technologically savvy to harness the full power of OSS solutions to meet the specific needs of the library and patron bas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availability,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various LMS systems and OSS variants, drawing from experiences in the present Indian context.  相似文献   

13.
智能手机客户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图书馆现有的技术模式主要有SMS、WAP网站、二维码应用和智能手机的应用开发。智能手机的应用开发可简单地分成两类:一是Web应用;二是桌面应用,即手机客户端。文章调研了智能手机客户端在国内外图书馆的应用情况,认为以iPhone和Android智能手机为主的手机客户端开发模式将渐成潮流。  相似文献   

14.
智慧图书馆是用户需求与现代技术共同推动下的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对现有空间、资源、服务的重新整合与服务模式革新。文章对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智慧图书馆在建设体系、数据安全、整合力度以及人文关怀上的不足,提出做好智慧图书馆发展规划、构建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加大技术资源整合力度、实现技术与人文深度融合等建设优化路径,以期为智慧图书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智慧图书馆是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一种新型图书馆模式。当前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进入了纵深阶段。因此有必要对过去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进行总结,思考智慧图书馆未来研究的方向。[方法/过程]总结近5年来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的主题内容,包括智慧图书馆的基本问题、技术应用、实践案例、智慧服务以及智慧图书馆馆员。[结果/结论]认为智慧图书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建设的重点应当从馆员、资源和读者3要素入手,建立图书馆馆藏、图书馆馆员、图书馆读者的多维交互模式,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应以读者需求的精准识别为起点,重视读者体验,构建更加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丹麦技术大学智慧图书馆建设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 通过对国外典型智慧图书馆的实证研究,为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及典型案例分析法,梳理丹麦技术大学(DTU)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现状、目标、基础架构及核心系统,分析其智慧化建设理念及实践特点。[结果/结论] 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是图书馆的核心元素,智慧图书馆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生活实验室打造是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之一。同时,智慧图书馆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坚持特色化、渐近式发展,坚持拥抱各种智能技术,逐步融入智慧城市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研究应用智能手机实现图书馆读者在书店借书的外借服务流程及其信息交换。[方法/过程]借鉴国外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PDA)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践,运用手机图书馆技术实现读者、图书馆、书店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操作,从而实现图书馆与书店合作开展移动外借服务。读者在书店看到想借阅的图书,可以用手机扫描该书的ISBN条形码获取图书的基本信息,手机应用程序将此信息与图书馆的馆藏目录和征订目录进行比对,以决定读者是否可以在实体书店借阅该图书,或者将该图书推荐到图书馆的荐购目录中。[结果/结论]读者、图书馆、书店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操作是实现图书馆与书店合作开展移动外借服务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8.
张岩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6):59-62,69
传统图书馆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是当今公共图书馆现代科技应用的三个重点领域,也是构建未来"智慧"型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图书馆在规划、推进相关科技应用时,应结合自身定位、城市特点,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三者之间协调发展。应从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规划选择适当的技术,如自动化系统、无线射频识别等,加强区域合作,对城市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进行高度融合与集成,促进传统图书馆服务向"智慧"转型,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Us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patron data)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in academic libraries through learning analytics programs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more commonplace. In this column, we discuss how libra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used PII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hours (gate count), electronic resources (collection usage and authentication), and research assistance (virtual reference). In addition, we discuss the use of learning analytics in library environments including the benefits and concerns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Finally, we discuss how we have used PII at our institution’s library and the data metrics we plan utilize at some poin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0.
联合型社区图书馆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以社区牵头,创建联合型社区图书馆,充分发挥同一社区内各社会单位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各种类型图书馆之间相互沟通,共同向社会居民开放,可实现资源优化共享,使各方图书馆共同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