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敏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27-129
本文在德国功能学派维米尔创立的翻译目的论指导下,探讨了电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文章分析了电影翻译的目的和电影文本的类型,并结合文献翻译、释义翻译和工具翻译策略,得出处理两种电影文本中文化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重在原语作者和文本上,而忽视了译者的主体作用.事实上,在任何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始终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奥斯卡获奖影片<朱诺>的中文字幕翻译,从电影文本的选择到翻译策略的确定以及对字幕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等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优秀的电影字幕翻译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有力助推器。和文学翻译相同,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是译者最难处理的部分。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字幕翻译不仅具有文学翻译的一般特点,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时性、大众性和综合性。文章从字幕翻译自身的特征出发,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电影《霸王别姬》和《风月》的英文字幕,探究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应用各种翻译理论,讨论了对不同文本中文化因素的处理问题;在表达型文本中,可以用语义翻译来处理文化因素;而在信息型和指示型文本中,则可以用交际翻译来处理。从而充分表述源语所载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文章中,作者尝试以德国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指导电影字幕的翻译过程。以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了字幕翻译的翻译纲要,并采用诺德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对原文和译文中的文本内因素和文本外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最后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为其提供了合适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翻译有着自身的特性,翻译中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可以使观众充分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目的语观众为本,与字幕翻译的目的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本文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字幕英译文本为依据,分析了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英译时采取的翻译策略,揭示了功能对等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巨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影是最具影响力的跨文化传播途径,是沟通语言和文化的桥梁,电影文本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国度、民族之间独特文化因素的译介和传播。与其他文本的翻译不同,电影字幕翻译对语言的逻辑性、感染力和艺术性等有更高要求,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便是跨文化因素电影字幕翻译中常用的策略,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运用这两种翻译策略,力求使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实现成功对接,使观众顺畅观看和正确理解影片的源文化内涵,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操控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必须使外来文本尽可能地符合目标语境下的各种准则要求。翻译实践包含了对原语文本的各种形式的改写和操控。本文从考查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改写现象入手,分析文本外因素——意识形态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并从电影审查制度和大众意识形态两个层面总结各自的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钱绍昌教授提出的电影语言的五个特点,在考虑电影翻译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译者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即电影翻译应该以译语观众为中心和译者要考虑电影翻译的技术因素制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来看待电影中文化意象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目的论角度谈字幕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 《考试周刊》2007,(42):46-48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字幕翻译也成为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时空等因素的限制,电影字幕翻译与传统文本翻译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本文从翻译的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了上述差异对字幕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电影是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国产电影在海外上映,中国的文化也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国产电影中有很多文化负载词,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中的字幕为研究语料,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角度,以文化的准确传递为切入点,对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片字幕翻译中的佳译和不妥之处,并提出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杨晓梅 《英语广场》2020,(22):27-29
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受众面非常广泛,但由于中西方国家本身的历史积淀不同,文化差异给电影翻译带来了诸多阻碍。如何让观众理解电影中的意象,对于解读电影的内容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本文首先阐述电影翻译的要求及其特殊性,然后分析文化意象的概念,最后分别从意象直译、意象重构、意象修饰及意象转换等几个方面提出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策略,以期有效提升电影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外宣翻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存在由于译者文化信息的处理不力导致的沟通不畅.根据源语和受众的不同,采用直接翻译、对应性移植、创造性重建和补充性阐释是外宣翻译中文化信息处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晋峰 《海外英语》2012,(5):267+273
该文以一则澳大利亚政府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分析广告文本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语义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比较两种不同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并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作者运用文化翻译现的理论。从影视翻译的特点和原则出发.对影视字幕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译者应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努力实现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的文化功能等值。还指出译语文化是决定翻译的因素.成功译文应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意信息传递的效果.即读者的接受性。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心理接受反应和谐一致.是影视翻译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而且承栽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因此文化因素对翻译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归化和异化是处理翻译中文化问题的两种主要策略.但针对具体问题究竟该采用异化还是归化,是一个久而未决的话题.本文主要从翻译中文化因素的角度进行论述,结合实例,重点探讨了文化因素对于异化和归化翻译的影响及选择,并指出译者对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合理态度: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是矛盾的统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没有必要对二者分割对立,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传播异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字幕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在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转换问题必须引起译者的高度重视.有效而生动的字幕翻译有助于观众了解和感受英文电影中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笔者通过对大量优秀汉译字幕的研究,总结出若干处理英汉字幕翻译中跨文化因素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梁向辉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27-128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可以帮助目的语观众高效快捷地欣赏跨文化、跨语言的电影盛宴。本文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法的角度分析了著名电影中字幕中"文化因子"翻译,以期尽力避免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韩婧 《考试周刊》2012,(62):28-29
影视字幕英译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不仅需要考虑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需要关注中文到英文的转换过程中文化词汇的翻译,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离不开平行文本的借鉴和使用。本文将讨论结合平行文本进行字幕英译的策略,说明平行文本对译者模仿目的语读者的语言风格及翻译文化词汇时运用平行文本提升译文质量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到来,Lefevere的改写理论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为实现某种目的和达到一定预期效果,译者在处理源文本以及生成目标文本的过程中会对文本进行改写.译者对源文本的改写已非纯粹的翻译行为,而是对文本的操控.影响文本操控的一大关键因素便是意识形态,这一因素在翻译研究和实践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降,尤其是近十几年,国外视听翻译研究获得蓬勃发展.而在国内,视听翻译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改写理论为依托,分析意识形态和视听翻译的内在关系,即意识形态因素对视听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