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专业小百科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教育学学科门类,教育学类重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适合人群:拥有教育情怀、计算机基础好的同学有人说它是"全能专业",有人说它是"四不像专业",这个专业的名称叫作教育技术学。它的名字里面带着"教育"二字,但毕业生当上老师的却没有多少。这个专业从何而来?都学些什么?有哪些就业方向?  相似文献   

2.
观点链接     
《现代教育技术》2011,(8):23-23
<正>南国农:由"电化教育学"改名"教育技术学"有必要;由"教育技术"改成"教育信息技术"不合适;改为"信息化教育"比较好;将可授学位由"教育学、理学、工学学位"改为"可授教育学、工学、艺术学学位"。——引自《电化教育研究》官方微博(http://weibo.com/2128936063)  相似文献   

3.
美国专业认证体制与教育技术学专业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美国专业认证制度;根据AECT"教育技术学在线数据库"中提供的信息选择了最重要的三个教育技术学专业认证组织:NCATE、AECTI、STE,分别介绍了其认证概况、认证标准和程序;最后分析了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认证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探讨"教育技术学"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的"利"与"弊",揭示了专业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的"弊"大于"利"。文章围绕此次专业更名风波引发深层次的思考,阐述了教育技术学科的长远发展不能靠专业更名来实现,而是要探索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既要立足于现在,及时合理地解决目前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又要展望未来,不断开拓新的专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谈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云桂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2):71-72,78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技术学专业也不例外,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不乐观。为了与市场接轨,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就必须与就业联系起来,改进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教育技术学专业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6.
对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置身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围绕《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分类发展规范》讨论稿有关阐述,对东北地区随机选取的6所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分三部分:一是学生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认识情况;二是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三是教育技术学教师素质情况。本文给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本次调查与分析能为该专业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高校教育技术学硕士培养模式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专业+卓越"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构想。高校教育技术学硕士"专业+卓越"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构想源于硕士研究生的根本任务、教育技术学科性质、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类型的需要,具有培养高质量的教育技术学硕士、促进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发展、宣传教育技术并扩大其影响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技术学专业品牌建设的战略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实践出发,探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品牌建设的意义,品牌建设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关系,提出了以"名"、"高"、"特"为主线打造教育技术学专业品牌的战略思路,概述了本专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情况及成效,以期为国内同行开展专业与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全国部分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教育学类的其他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关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调查研究表明,两类不同专业人员对电化教育的更名、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以及学科地位等问题的看法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他教育学类专业人员赞成更名的比例高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媒体观对非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影响更深;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已基本得到认可,但它必须是以现代媒体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认为应将教育技术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而相当一部分的其他专业人员则认为教育技术学应该属于课程与教学论下的三级学科,甚至有人认为不能成为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10.
专业代码:040110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授予学位:教育学硕士 修业年限:2—3年 考试科目:英语、政治、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技术学 专业课参考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参考书为: 1、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四版),李秀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三版),沈被娜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教育技术学参考书为: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复试的综合考试科目为:信息技术与教育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点2004年招生简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教育研究领域,始终并存着两种直接教学法:教育心理学范畴的直接教学法(direct instruction)和外语教学法范畴的直接教学法(direct method)。在对这两者进行充分比较之后,本文作者提议,保留教育心理学范畴的直接教学法的名称,而将外语教学法范畴的直接教学法更名为目的语教学法,以避免概念的混淆和误解。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入门课程.近年来使用比较广泛的导论课程教材有《电化教育导论》、《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技术学》等,本文追溯各教材产生的历史背景,从教材的角度论述我国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化以及教育技术理论框架的建构,并对本课程教材建设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教育技术学晋升一级学科遭遇的失利的三大原因,对《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贯彻《纲要》提出八点质疑,认为《纲要》存在三个缺陷,并对评审程序提出7点建议。最后参与高教司的关于教育技术学更名的讨论,认为这是将来晋升的一次良好转机。  相似文献   

14.
教育和技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教育技术纳入文化视界中加以考量,旨在揭示教育、技术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场域论为指导,尝试架构教育技术文化场,进而提出文化进化"流"模型,深刻阐释了教育技术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教育技术文化场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进行了长期、细致的研究,并颁布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但针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规范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通过对多年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实践工作的不断思索,对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经过多次修订、广泛征求意见,编制了《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该指南从高校教师的特点入手,从5个维度、17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绩效指标的角度,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进行了描述,构建了相关能力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基于该模型的教师发展模型、培训课程结构、培训组织形式等进行了建构,这对促进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tries to address the reference point for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starts to draw an orientation for the synthesis and applies subject-Educational Technology, which belongs to the education and remains the features of Technological layer. We take a further look and find that this subject is existing at the cross part of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by which we can draw the boundary of the subject a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n we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how and why we have to correct the orientation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by doing that we can do good things to construct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ultivate more qualifie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 in this area so that we can get more benefits from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的发展重在人才队伍的建设,而人才队伍的建设离不开相应的标准和制度体系。建立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可以引导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规范化发展,提高教育技术人才队伍的素质与质量,促进教育技术学科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基本要素,如"是什么"、"为什么"、"谁"、"怎么做"以及指导原则,是我国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教材改革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存在内容陈旧、庞杂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就业、成才的需求.改革后的《现代教育技术》受到师生欢迎,但仍需重视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注意对理论部分内容选择和组织的突破,应维持对本课程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的平衡等.  相似文献   

19.
彭艳均  吕圣娟  冯涛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4):133-136,41
针对教育技术学本科生日益严重学科困惑问题,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设计实施了基于问题的参与式培训。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分析了学生在培训前后的学科认识与困惑的变化,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