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报人名索引》是由《申报》的文章著者(不包括《自由谈》著者)和新闻资料中的人名组合编纂的,其主体是新闻资料中的人名。《申报人名索引》在查找近现代历史人物时非常方便,同时从相关人物查找近现史料也颇容易,甚至有些多主题的资料在分类索引中未能反映的也能  相似文献   

2.
1935年由开明书店编辑出版,1956年中华书局重版的《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是查找“正史”中人物传记的主要工具书之一。由于它标明了卷数,因此也可据此在其它版本的“正史”中查找人名。自出版以来,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引起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四十多年过去了,它仍是人们查找资料的重要工具书,在人们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1977年出版的《史记人名索引》,就是以它的编制原理为蓝本的。所以,认真探讨《二十五史人名索引》的学术价值,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最早的地方志人名索引产生于何时?朱士嘉先生在其《宋元方志传记索引序》的注⑤中认为:“《吴县志列传人名索引》(1939年)是第一部方志人名索引。”这一说法为以后许多论著所引述或认可,如  相似文献   

4.
我与索引的缘分,源于20多年前。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两位编审到大学组稿,我与先生陈冠明正在编纂《李商隐诗集索引》,当时协议,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商隐诗集索引》分《诗句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书名索引》,为了提高索引的学术性,我们在人名、地名、书名的考订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由于出版行业不景气,1987年征订时,达不到出版社起印的册数,因此未能出版,出版社退还的书稿至今私藏书箧。  相似文献   

5.
笔者因从事《宋史辞典》的编撰工作,《宋史人名索引》成了案头必检之书。该索引是俞如云先生花费十余年时间而编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索引一些疏漏,今胪列第二册的疏漏如下,以期《索引》修订时采纳。一、册数、页数之误 1.赵彦意 22/238/8284(P834)。人名后所列的数码,是本条在《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中所见的册数、卷数、页数。括号内的数字为《宋史人名索引》  相似文献   

6.
笔者发现,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汉书人名索引》脱漏人名138则,现据人名首字笔画多寡(先少后多)依次补遗于后,并注明所在中华标点本《汉书》中的卷次、页码。  相似文献   

7.
鲍国海 《中国索引》2006,4(2):11-14
通过对《(丰子恺年谱)主要人名索引》的评价,从款目选择、款目参照、款目校对以及提高款目的信息检索效率等四方面对改进年谱人名索引的编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般文献的作者分为个人作者和团体作者两种。一本资料有若干作者,资料越多,作者越多,甚至成千上万。为此,要做好资料的管理工作,就必须为这些作者做出索引,才便于保存与查找。这种索引可以叫作《馆藏资料作者篇名索引》。也可以简称《作者索引》。在一般情况下,文献的个人作者居多,编制《作者索引》(个人部分)就成了这项工作的一个重点。《作者索引》(个人部分)是指采用资料文献上署名的个人作者姓名作为存贮资料文献和检索资料文献标识的索引,它在资料检索体系中是与主题索引并驾齐驱的一种重要检索工具。《作者索引》不同于人名索引,前者要标引的是资料中各篇文献的著作者;后者要标引的是从资料文献中引用或提到的人名。本文就编制《作者索引》(个人部分)的意义与作用、著录原则、要求以及顺序编排和索引形式等问题谈一点粗浅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辙之误     
《文献》2006年四期,刊万芳珍同志《〈明史〉人名勘误二则》。其中一则,指出1974年第一版的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列传第二十五(卷一三七)中,人名专用线使用有误,并延及1985年中华书局第一版之《明史人名索引》。即把祖孙之"孙",误为姓氏。云:"俱当  相似文献   

10.
齐静  查贵庭 《中国索引》2009,7(2):46-50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书后都编有索引,且有很多部还配有人名索引、文献索引和词语索引等。为评价这些索引的质量,我们利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分别从索引规模、标引深度、专指度、索引密度、索引准确性、索引一致性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书后索引在准确性、专指度、一致性以及编排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缺陷。针对相关不足,作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南北朝时代的类书,如《修文殿御览》已具索引的雏形,将采自群书的资料分类编排,冠以类目名称,每条资料均注明出处。唐宋以来的类书,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种类越来越多,检索功能越来越强,索引的色彩日趋浓厚[1]。到明清时代严格意义的索引才真正出现。明代张士佩的《洪武正韵玉键》(万历三年刊),是《洪武正韵》所收各字的分类索引。傅山的《两汉书姓名韵》,将《汉书》《、后汉书》中的人名分韵编排,详注出处,是我国最早的人名索引[2]。清顺治九年(1652),蔡烈先编成《本草万方针线》,是为李时珍《本草纲目》编的方剂索引。乾隆年间,…  相似文献   

12.
王林 《档案管理》2004,(2):38-38
1相同点1.1索引体例无论是传统手工编制人名索引还是建立人名数据库,都要根据实际利用需求确定索引的体例。人名索引体例分为综合性和专题性两种。综合性人名索引是将馆藏档案中所涉及的全部人名编索引,具有全面、系统的功效,但这种有名必录的做法工作量极大,费时费事,而且并非档案中提到的所有人名都具有实际检索意义。专题性人名索引是根据所确定的专题范围,如任免、奖惩、处分等对涉及该专题的人名编制索引。档案利用的实践证明,查找人物档案的范围是有规律的,专题性人名索引可以满足大多数利用者的需求。因此,一般情况下两种编制方法都…  相似文献   

13.
张元济辑印《衲史》的动因《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史籍的一部经典著作,一般称为“正史”,为学习、研究古代史的学人所必读。清乾隆年间,《明史》编成,在原有二十一史的基础上,再增加刘昫《旧唐书》,成武英殿二十三史。四库馆臣又从《永乐大典》等典籍中辑得薛居正《旧五代史》,于是《二十四史》始得其名。此后,武英殿本(简称“殿本”)也自然成了最为流行的本子。但是殿本在编纂上,错漏很多,不仅有大量单个文字的错误,还有整段整段文字脱落,例如《宋史》第292卷列传中竟然脱落18行,400字。不仅有任意窜改原文中的“戎”、“夷”、  相似文献   

14.
外国刊印名著,往往附有索引多种,这对读者检索书中资料,殊为便利,可以节省不少时间。最近我要查阅两个资料,一是在达尔文《环球旅行记》上的。我看过该书已近十年。这部六百多页的巨著,由于书后附有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事项索引、附图索引四种,我不到一分钟就找到了所需的资料。另一书是《大唐西域记》只有三百页,我看了不到一年,由于没有索引竟花去了近两个小时,差别竟这么大。  相似文献   

15.
《后汉书》卷五五《章帝八王传》有"云与中大夫赵王谋图不轨"一语,中华书局标点本"赵王"标人名线(1809页)。中华书局《后汉书人名索引》亦以"赵王"为人名(200页)。按此中大夫只一出,笔者以为,其人非姓赵名王,而为姓赵名王谋。一则封王很多之世,不可能以"王"为名而为"赵王",况后汉赵王已甚多。再则"图不轨"即可,其义已明,不必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介绍了人名索引、地名索引、机构名索引和文号索引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媒资讯     
《传媒》2005,(12)
报刊图书《中时晚报》停刊台湾只剩一份晚报11月1日,创刊17年之久的台湾《中时晚报》正式停刊。近几年台湾经济相当不景气,再加上网络和电视等媒体的冲击,如今晚报市场只剩下《联合晚报》还在勉强支撑。《今注本二十四史》出版工程启动11月9日,被誉为“中国文化三峡工程”的《今注本二十四史》出版工程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今注本二十四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籍整理、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它结束了“二十四史”后二十四史有史无注的尴尬局面。据介绍,《今注本二十四史》总字数逾1.2亿,全书约600册,总投资近3000万元。全国300余位专家学者参…  相似文献   

18.
书籍的索引及其他左鹏军(摘自《书与人》1995年第2期)我想要一份索引。不同的学术书有不同的用处,可以用不同的读法,但我以为不管怎么用、怎样读,书后的索引大概总是必要的。一本书的正文之后,有一份人名地名索引,或者是主题词索引(或曰内容索引),对读者实...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一本完整地记录国内规模最大的线装书《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编辑全过程的资料汇编——《<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线装影印本编辑出版纪实》,近日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以线装本形式影印出版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20.
论章学诚的目录学知识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章学诚在目录学理论上的贡献是把目录学的传统和任务总结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主张从学术史的角度开展目录工作,认为类例、序文、叙录、互著和别裁是目录工作的主要方法。章学诚在目录学实践上的贡献是编撰了《史籍考》,树立了史学专科目录的典范,制作了《韵览》、《别录》,引领一代索引新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