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数据催生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环境,也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变化。利用大数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论域。通过分析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夯实理论根柢;注重实证分析,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案例支撑;探索学科融合,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解决技术障碍。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的加速发展推动数据文明新时代的到来,既深刻改变了信息和知识生产、呈现及传播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思想形成和行为养成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与大数据融合发展,数据思政应运而生。如何界定内涵和特征、高校数据思政具有何种价值意蕴,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从特征来看,高校数据思政将大数据思维贯穿始终,以数据信息为研究对象和决策依据,实现了大数据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从路径视角看,高校数据思政主要包含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的主渠道类型、以高校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的主阵地类型、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主战场类型。从功能来看,高校数据思政彰显了“人本思政”新要求、“大思政”新格局和“智慧思政”新范式。  相似文献   

3.
孙艳秋 《教育评论》2024,(1):96-101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思维方式问题既规范从业人员“研究什么”,也规范其“怎样研究”以及“研究得怎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图景由“思维方式”约制,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思想构架”或“概念框架”“程式”或“方法”。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需要研究者在思维上分别立足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向度,把握相应的思维方式要求。宏观向度基于哲学思维层面,涉及熟知与真知、反思与评判、慎思与明辨三种思维方式;中观向度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层面,论及世界眼光与中国气派、理论自觉与学科先觉、时间与空间三种思维意识;微观向度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层面,包涵学科思维、学术思维、边界思维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和新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面临范式转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应当更加鲜明地坚持中国立场、拓展世界眼光、强化问题意识、张扬学术思维、注重科际整合。基于新范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形态,当以现实问题研究为核心基点,以“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史”(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为主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新走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经过十年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表明,近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研究成果数量迅速增长而整体质量水平下降的不对称发展状况,进而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呈现被边缘化的危险,呈现与网络大发展趋势相背离的倾向.这要求研究者必须反思其存在的种种问题,明确和把握其新走向,即研究对象的深刻把握与重新定位,研究领域的深化与基础化、研究层次向学科层次的提升与发展,进而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必然要求。以CNKI中"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词的核心期刊和CSSCI论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总结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为初步发展期(2000-2005年)、波动上升期(2006-2015年)和相对稳定期(2016年至今)三个阶段;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创新、网络文化环境、新媒体、网络舆情等是主要热词;内涵本质、现状特征、网络话语权、载体方法、网络社会热点与效果研究为热衷方向。提出进一步领会内涵属性、把握演化规律、注重体系建设等建议开展研究创新,并可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演化规律、育人实效、与其他学科或育人体系的交叉方向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加速的世界数字化和虚拟化进程中,基于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生存互依和功能互享,大数据环境、技术和传播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念、能力和形象“上妆”。带着大数据“妆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出场时,其出场空间却在由“场所”扩至“场景”中显现角色情感缺失,出场方式在由“受制”到“解放”中出现自然人格抑制,出场地位在由“高位”转“平位”中呈现本位角色失衡。为防止大数据这把“双刃剑”最终将思想政治教育者“毁容”,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实现内在“进化”、外在“智能”和整体“蝶变”,饰演好思想政治教育中大数据的“追求者”、“适配器”和“掌舵手”角色。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第一篇学术论文发表至今,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已近十年,先后历经了萌芽与起步、兴起与拓展、深化与反思三个发展阶段。纵观十年发展,学界关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呈现出“宏观—微观—宏观”的螺旋式上升、由现象描述到本质剖析的层层递进、由应然研判到实然探究的适时转向三个特点。未来理论研究以追问技术本质、揭示信息技术与教育规律深度融合的逻辑理路、全面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理论研究的实践性等三个方面为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随着云计算、数字通讯技术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和挑战。基于此,我们要深入研究大数据的价值本质,树立“大数据”观念,加强信息化意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找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切入点”,进而彰显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仅要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实践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还要具备“大数据”思维能力、“大数据”工作平台应用能力和“大数据”驾驭能力。高校要注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大数据”思维,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工作平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驾驭“大数据”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以中国知网(CNKI)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高频关键词做共词分析,梳理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当前研究主题集中于四个方面: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大数据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大数据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及传播问题。得出结论:坚持运用好和管理好大数据资源,挖掘其潜在价值,在未来研究中应加以重视大数据在思想政治工作微观层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进入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和智能算法将共同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型。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思维方式、研究内容和研究路径的更新,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研究范式的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研究范式是一种基本理念、行为规范和实践方法,其基本特征包括更加青睐全样本、更加注重相关关系、更加突出预测功能、更加注重"自下而上...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场域、主体和内容上呈现以下新特点:互联网新媒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和空间;大学生思想动态呈现出更为即时性的特点;心理健康和生命观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因网络虚拟性导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弱化、网络海量数据带来的“把关人”难度增加,网络开放性衍生出的意识形态渗透风险等挑战。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中呈现出的新特点,以新媒体为依托,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阵地建设,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机制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14.
每当一种技术成为社会化应用时,它往往会以重构性姿态介入人类生活。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依托的现代数字技术就具有这种特质。随着数字化场景的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价就是对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的介入程度、实施效度、呈现状况、价值效用等问题进行测度和评判,它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认识。当前,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过于关注变量评价、结果评价、单向评价,相对忽视增量评价、全过程评价、协同评价。循着“明晰评价界限”、“培育数字素养”、“反思评价方式”的致思路向,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推进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加强通识教育研究。21世纪以来我国通识教育研究态势可分为快速发展期、平稳发展期和深入发展期三个阶段,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两大主题。2017—2021年,“新工科”等突现关键词反映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前沿研究问题,折射出了四个前沿研究方向:立足“课程思政”新视角,服务“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书院制”为制度依托,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着眼学科范式变革逻辑,推动“四新”建设;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大数据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中存在谋求全却又达不到全、收集分析存在数据盲区、注重相关性而不是因果性、注重工具性而忽视教育性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小数据则具有充满人文关怀使个体感到被关照、注重隐私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注重精准为学生成长画像、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潜能等方面的优势。立足自目的性分析视角,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应用需注重大小相宜,遵循“目的而非工具的数据应用观”“以成长全过程记录促进精准服务”“以数据思政创新推进智能思政发展”的逻辑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网络宽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服装、食品、住房和旅游等在虚拟网络平台上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思想教育工作也需要加以改革。文章主要以“互联网+”为背景,分析了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互联网+”的环境,探索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运用Citespace5.8.R3软件对2006-2020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CSSCI期刊收录的684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献发文量、核心作者、关键词聚类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致分为探索尝试期、深化改革期和平稳发展期三个阶段,成果较为丰硕,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间合作也不够紧密。未来应强化基础理论研究,构建整体化研究视域;巩固交叉学科合作,形成体系化研究格局;准确把握焦点问题,注重适时性改革实践,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巴赫金关于“独白”和“复调”的小说理论提供了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域的崭新视角。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域的反思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依据、思维方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者的研究姿态等方面存在着“独白”性特征。“复调”性视域将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上述诸多方面获得崭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拒绝和回避的新环境.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从如下方面主动适应:研究大数据的本质特征,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意识;顺应量化研究的新崛起,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宏观覆盖与微观深化相结合,找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