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知识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后卿  尹瑾 《情报杂志》2008,27(2):75-78
以创新能力为桥梁,将知识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联系起来,着重阐述了通过知识链管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最终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机制,重点研究知识链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最终得出如何利用知识链管理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都市圈创新系统的知识管理模式必然区别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都市圈创新系统中知识管理的相应规律和演化路径可以对都市圈创新行为、创新能力进行全新梳理和解释提供理论支持和分析框架.在界定都市圈创新系统知识管理机制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知识管理机制模型,剖析了知识创新机制、知识传播机制和知识扩散机制等三大机制的内涵.研究表明,知识创新机制是知识形成的螺旋型累积结构,知识传播机制可以优化知识共享和知识学习的效果,知识扩散机制服务于知识交易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集成成为企业创新的核心机制,在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分析了知识集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知识集成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以165家知识型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内部知识集成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外部知识集成显著正向...  相似文献   

4.
企业知识创新的“1+1”优化循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知识与物流、资金流等有形资源一样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基于此需求,本文以知识共享为视角,构建企业"1+1"创新循环体系,在相应机制的保障下,不断实现知识的扩大和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链的企业知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KM)实施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重塑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途径.分析了企业知识创新的内涵,介绍和讨论了三种经典的知识创新模型;而后,分析了知识链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完备知识链模型并阐释了依托知识链研究知识创新的必要性;最后,基于完备知识链模型详细说明了在其支撑下企业知识创新的实现细节.  相似文献   

6.
杨芳 《现代情报》2009,29(6):161-166
本文将立足于信息科学的角度,用系统论、耗散结构论等方法研究构建企业知识创新平台的基本方法,从知识特性、知识转化过程、企业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来研究企业如何通过知识创新平台来组合知识资源,从而促进企业知识创新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知识链组织之间的冲突与信任协调:基于知识流动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链组织的合作过程是一个组织之间知识流动的过程.知识流动受到知识特性、企业组织特性以及关系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合作过程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导致合作双方对机会主义行为高度警惕而产生各种冲突.以信任为基础的冲突协调机制能增加知识流动中的透明度,使知识链组织增加合作中的专用性投资以及保持沟通的开放性,从而能弥补契约机制时知识链组织冲突协调的不足.知识链组织的信任度的提高需要建立共生创新系统.更需要建立核心企业的优秀的价值观以及知识链成员的精心维护,避免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8.
知识与创新已成为当代企业发展的两大主题。但关于知识积累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内在机理尚不明晰,由此带来的实践困惑是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积累才能获取竞争优势。从企业不同知识积累机制入手,以创新能力为中介,采用419个样本数据,探索并检验知识积累促进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知识积累一般并不能直接带来企业竞争优势,而必须通过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才能有利于企业成长,否则可能产生损害。(2)内生性知识积累更倾向于先构筑企业深层次能力基础,并以此提供现实创新能力的来源与潜力,进而促进企业成长;外源性知识积累通过提升现实创新能力来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绩效。(3)内生性知识积累较外源性知识积累为企业成长做出更大贡献。最后,探讨了研究发现的管理意义及未来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9.
知识管理下的企业科技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如何将知识管理融入到企业的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并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流程相结合,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模块化创新的知识链模型及其集成管理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块化具有分解复杂系统的功能,模块化创新实现了创新资源在集群企业内的分享与合作.知识链由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形成、知识内化及知识外化五个基本活动和领导、协调、控制、测评四个辅助活动构成.对知识链各环节的集成式动态管理是模块化创新知识链管理架构的核心.在此,将单个企业的知识链扩展到模块化创新下企业群的知识链,分析了模块化创新知识链的结构,提出模块化创新知识链的概念模型及其集成管理战略架构,并通过CMI应用案例分析对模块化创新知识链集成管理模式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流动与创新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产业集群分析对钻石模型中各个单个的要素对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关注较多,对各种要素之间的知识流动的研究则不够系统和全面,而实际上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知识流动才是决定产业集群这一特殊创新系统绩效的关键。就此分析了产业集群内知识流动的主要特点,并解释了知识流动对集群创新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企业知识网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经济视角对知识网络的典型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出知识网络的一般概念并界定了企业知识网络的含义;分析了企业知识网络的特点及其存在形式;并将知识网络视为企业拥有的一项基本的动态能力,能力层面是企业知识网络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3.
企业知识存量的多层次灰关联评价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企业知识存量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的资源,建立企业知识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企业知识存量部分已知,部分未知的特性,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企业知识存量进行综合评价,对客观评估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加强知识管理、调整知识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从技术知识基础视角出发,探究知识整合能力在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和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之间的中介机制。实证结果显示,知识整合能力在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与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基础研究水平在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与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关系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这一调节作用通过知识整合能力的中介部分实现。研究结论对企业调整技术知识基础结构,实现研发角色转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知识网络能力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本质而言,知识网络是一种社会网络,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的动态能力.企业知识网络能力的培育需要构建知识网络,同时,还需要领导参与、知识文化、信息网络等保障性措施.本文尝试对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培育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企业集群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企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即知识特性、相互信任、激励机制和吸收能力.借助于SPSS15.0和Amos 7.0,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上述因素对企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影响程度和大小,结果表明,知识特性对企业集群知识转移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相互信任、激励机制和吸收能力均对企业集群知识转移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能力对创新过程的作用机制分析,提出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企业信息能力构成内涵。在对企业信息能力和信息管理知识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演化的企业信息能力进化模型。  相似文献   

18.
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内外资企业间员工流动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通常内嵌于员工的头脑中,员工流动必然带来知识的跨组织转移。内资企业如何将所转移知识进行整合并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长三角地区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的内资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系统研究了由于员工流动导致内外资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内资企业知识整合机制、知识整合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垂直整合机制、水平整合机制和混合整合机制均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混合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最好,垂直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次之,水平整合机制的影响效果最差;内资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是影响知识整合机制与知识转移效果关系的关键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19.
邹波  于渤  卜琳华 《科学学研究》2012,30(7):1048-1055
 通过开展校企知识转移,提高企业知识存量,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关于其内在作用机理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从6个构面构建了理论模型,对37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转移绩效与知识复杂性和内隐性、大学知识转移意愿和传授能力、企业组织激励和吸收能力、校企间关系信任、组织距离和知识距离等具有密切关系,校企知识转移绩效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强正相关关系。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校企知识转移绩效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