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关心性关系中学会关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关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结合“学会关心”教育在学校实施情况,提出帮助学生“学会关心”的两种策略,即营造关心性人际关系,在富有关心性特点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一心理氛围中学习;组织学生在践行关爱中学会关爱,即以践行为重点的知情行整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学会关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结合“学会关心”教育在学校实施情况,提出帮助学生“学会关心”的两种策略,即营造关心性人际关系,在富有关心性特点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一心理氛围中学习;组织学生在践行关爱中学会关爱,即以践行为重点的知情行整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3.
在关心性关系中学会关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关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结合“学会关心”教育在学校实施情况,提出帮助学生“学会关心”的两种策略,即营造关心性人际关系,在富有关心性特点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一心理氛围中学习;组织学生在践行关爱中学会关爱,即以践行为重点的知情行整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教学生学会关心沈阳师范学院张淑华一、学会关心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举行过一个国际性会议,叫做“面向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在这个会上,中外很多学者、教育家提出这样的观点,“让孩子学会关心”。把“学会关心”作...  相似文献   

5.
"阳光教育"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所谓“阳光教育”,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阳光教育是基于对目前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主要表现为5个方面,即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给予理解和信任两种关爱;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做到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四个学会;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合育五种教育。  相似文献   

6.
“学会关心”——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会关心”,是21世纪的教育哲学,也是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学会关心”在我国学校近十余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也是道德教育从“培养论”逐步转向“学习论”的过程。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将对“学会关心”的教育指导概括为两个方面:营造关心性体系和进行道德学习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7.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道德品质,它包括主动关心的品质和回应关心的品质。关心的本质处在关心者和被关心者的关系中,正是在这种关系中培养起了人的关心品质。学生关心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奠基性的教育工作。在“我—我”关系、“我—你”关系和“我—它”关系中培养起学生学会关心自我、关心父母、关心老师、关心同学、关心自然和社会等品质。  相似文献   

8.
要教会学生“学会关心”,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关心学生,这是实现“学会关心”教育的关键环节。主要论述“学会关心”教育中教师存在的问题,提出学会关心学生的几个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9.
"学会关心"教育的核心是"关心与做人":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关心,在学会关心中培养兴趣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主体精神,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关心;培养新一代公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力求改  相似文献   

10.
今天教育的重心由“学会生存”转向“学会关心”。学会关心作为21世纪新的教育哲学正在改变着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改变着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行为的气质和性格。学校的使命就是用教育关怀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关心已成为教育的一种基本品性。它包含的深刻的哲学内涵,包括:  相似文献   

11.
“阳光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光教育”是周洪宇、广少玺在《中国教育学刊》2 0 0 4年第1期提出的新理念。所谓“阳光教育”,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教育。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这是“阳光教育”的前提;给予理解和信任两种关爱,这是“阳光教育”的动力;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意商,即人的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果断性、自控性、坚毅性、持久性等) ,是“阳光教育”的内容;做到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四个学会,是“阳光教育”的目标;实施德、智、体、美…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的确,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需  相似文献   

13.
陈琴 《今日教育》2007,(6S):61-62
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的确.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需要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我们同样也需要关心他人.有了这种关心.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举行过一个国际性会议,叫做“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在这个会上,中外有很多学者、教育家就提出这样的观点:“让孩子学会关心”是21世纪的教育。也就是说,下一个世纪的教育有一个特点,或者说有一个发展方向,有一个提倡,就是让孩了学会关心。  相似文献   

15.
论点摘编     
所谓“阳光教育”,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教育。阳光教育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给予理解和信任两种关爱;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做到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四个学会;实施德、智、体、美、合五种教育。提供一个环境是阳光教育的前提,给予两种关爱是阳光教育的动力,培养三种品质是阳光教育的内容,做到四个学会是阳光教育的目标,实施五种教育是阳光教育的途径。其中,合育是以和合、中和理念为指导,对年轻一代实施和谐、…  相似文献   

16.
关心性体系是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体系,它的营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关心性体系的营造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表现。要营造这种关心性体系必须以理解为基础,以关爱为核心,以开放式对话为重要手段,以非语言沟通为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校园“阳光体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光教育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阳光教育是基于对目前学校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主要表现为多个方面,即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给予理解和信任两种关爱;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做到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四个学会;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合育五种教育。  相似文献   

18.
“学会关心”不仅是一种教育哲学观,而且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得到普遍重视。“学会关心”的内容极其广泛,依据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建立的关怀关系划分为三大类型多个领域。让学生学会关心,教师要采用恰当的认知策略和实践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建立彼此专注、尊重与理解的关系;保证关心关系的连续性;创设恰当的情景。实践策略包括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  相似文献   

19.
“学会关心”是目前世界教育日渐强调的主题,它从“学会生存”转变而来.在“学会生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个人至上价值观已为社会带来严重的灾难,由此许多学者在寻求新的价值观时,都强调“学会关心”.但对众多的师生及一般公众而言,到底什么是“关心”、又怎样去“关心”等都是尚未明了的概念.为此,本文拟对“关心”的目标、产生背景及活动表现作一初步探讨,旨在有助于研究和这一主题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深深地打动了我。联系成功教育的理论,我迫不及待地要写下我的感受,记录下阅读中那些自然流淌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每一个细微的感觉。“关心”是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在引言中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学会了关心他人。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关心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