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正>简介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溯源于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的生物实验室;1986年经过资源整合为"生物学基础教学实验室";1991年为"生物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2003年更名: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2005年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中心以原16个教学实验室为主体构建,实行校院两级管理,采取主任负责制和人、财、物的统一管理、资源共享。2006年,中心成为第二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5年多的建设,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实验教  相似文献   

2.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创建和发展国家级示范中心的过程中已经历了10年的实践.2000-2005年期间,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在实验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建设、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辐射示范影响、学生实验研究技能提高等方面所获得的显著成效,被列入教育部国家级示范中心.2005年以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继续建设与拓展,进一步探讨提高实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系统性,加强实验教学特色以及产生辐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扬州大学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投资效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组建了扬州大学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中心独立建制,现挂靠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中心整合了扬州大学生命科学相关5个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专业基础实验室的优质资源,其中,含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各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2个、江苏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1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从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出发,明确提出了教学理念与建设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六个三”实验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文中还对实验中心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和环境建设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今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的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率先成为国家重点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于1998年成立,现为广东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中心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教学实验室实行集约化建设、管理和开放使用的管理模式,构建了机能学、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6个模块的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室总面积15000m2,设备总  相似文献   

6.
结合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阐述了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生命科学"多层次、贯通式"实验教学体系和"开放式、研究型"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及其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简介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学实验中心成立于1997年,建制在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以生命科学的基础实验教学服务于全校,是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农学、药学、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邮电大学国家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2007年获批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以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打造"以人为本,激励创新,目标驱动,融合贯通"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系列化、层次化、规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以造就一流的教学团队,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获得一流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9月,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和"先进材料实验教学中心"被教育部评为"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至此,清华大学累计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其他9个的名称是: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物理教学中心,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机械  相似文献   

10.
改建结合创建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该文介绍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建“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经验。2000年以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并举,全面进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管理新体制;同时集中投入教学经费,购置先进仪器,改善教学实验室条件。“实验教学中心”以提高学生实验技术和科研能力为目标,综合改革实验教学体系。经过5年实践,培养出实验技能扎实的生物学研究型基础人才,取得一批实验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0):F0002-F0002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是第二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到2006年,中心实验面积达到2700平方米,仪器设备1496台件,设备总值达到1582万元,中心完全实现了网络化、视频化、数字化、实时化、互动化、自动化、多媒体化和计算机仿真实验化改进,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实验教学基地和培养生命科学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场所,  相似文献   

12.
正大连大学基础物理实验中心成立于2003年,2006年获批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在东北地区率先获批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3年获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更名为物理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连大学)。近年来,中心发展迅速。学校投入专项经费用于中心的建设,支持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增补及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拓展立体化实验教学平台,为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从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出发,明确提出了教学理念与建设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3+1”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文章还论述了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和环境建设的实践和经验,提出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一步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建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体会.阐述了该中心的建设思路与建设规划,总结了该中心在建设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简介中山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1年,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中山大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两级管理。中心总面积约3400m2,设备数量4 100台件,设备总值近2 600万元,承担校内外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药学、医学院七年制、  相似文献   

16.
<正>简介中山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1年,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中山大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两级管理。中心总面积约3400m2,设备数量4 100台件,设备总值近2 600万元,承担校内外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药学、医学院七年制、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介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1年7月,2005年被批准成为湖北省高校首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被批准成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中心以建设"功能强劲、结构合理、通用综合、先进高效"为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9月23日,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十年建设成果展示交流会在福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约300个高校的600余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约1500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国家"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与共享,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次会议是教育部2005年启动示范中心建设十年后,对建设成果进行的一次全方位的阶段性总结和集中展示,也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果的首次展示,是全国高校实验教学工作的一次盛会。首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瞿振元会长及教育部高教司实验室处高东锋副处长分别做了大会发言,总结了十年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取得的成绩及进一  相似文献   

19.
<正>中心简介中国民航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学校专业实训的公共平台,直属学校管理。中心2007年被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经过五年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2012年,高质量地通过了天津市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验收,正式获批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示范中心建设期间,根据机务维修工程的特殊性,本着虚实结合的原则,中心建设了特色鲜明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软、硬件平台和课程,以此为基础,申报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中心正式获得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务维修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称号。  相似文献   

20.
以2016年国家级经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作为分析基础,首次建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价体系,从基本情况、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示范与交流及安全责任事故等7个方面,以44个经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分析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情况。结合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