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的内涵及发展的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西方体育标志)在全球化过程中,在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下,呈现出文化的单一化倾向,这种文化的单一化倾向威胁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的思想无疑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及不同文化共存提供了思想源泉,并以此为契机,实现我们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
商业化与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的进程。奥林匹克运动的迅猛发展则又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只有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资本力量的作用下走商业化之路,才能获得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源发于西欧的民族主义思潮深刻影响着奥林匹克运动,两者在交互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共生性的依存关系.民族主义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解构"与"建构"并存,既构成民族国家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基础,也是冲击奥林匹克运动的介入力量.全球化时代,奥林匹克运动要实现和平国际主义理想,仍须面对民族主义的现代转向.以"天下主义"为理想的中国文化势必在消解奥林匹克困境过程中承担应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分析法,对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政治问题始终困扰着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不屈从于政治之下;奥林匹克运动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治之外.唯有在"和而不同"的理念下,发挥政治的合理参与作用,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才能使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走向共生.  相似文献   

5.
"三自主"选课模式是在科学发展教育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的探索,但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有悖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地方,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1.奥林匹克主义是现代体育理念的核心(1)奥林匹克哲学观倡导了一种新的体育理念奥林匹克所要倡导的是一种使人生在奋斗中追求自我完善与和谐的统一,正是基于这一点,奥林匹克运动才能以一种直观、形象和规模巨大的方式深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奥林匹克运动一百余年的发展中,国际奥委会一直致力于传播这样一种观念。与此同时,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体育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思想。(2)奥林匹克理想丰富了现代体育理念的内涵萨马兰奇曾说过:“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在最广泛、最完全的意…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和文化传播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化,是一种多元的、催人向上的文化,其传播的背景是文化认同、多元化和全球化,而文化传播正是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进程的助推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传播有政治、经济、教育及整合功能;具有全覆盖、全景式、全天候的特点和多样化、跨文化、现代化的发展策略;应注意反对种族歧视、消除贫富差距歧视、严防政治歧视,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所推行的一系列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寻求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理念缺失这一核心问题.注重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的传播是其实现国际化传播的成功之处,而偏重技术的"体育竞技化"改造,忽略"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构建是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总结并提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理念的缺失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诠释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奥运”理念的内涵进行挖掘和探讨。认为北京奥运会“人奥运”理念应体现中国化的特色与魅力,注重中西方化的交融,突出以人为本理念,体现新世纪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等。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何更好地实现“人奥运”理念的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发展提出了三个批判性问题: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西方化是最大的不公正;奥林匹克运动的竞技性带给人终身的痛;奥林匹克运动的商业化运作给奥运会的公平、公正、合理等思想体系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国化诠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探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时代意义及其矛盾所在,进而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主义”,完善现代奥林匹克思想。研究发现,当前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兼容体育及其它文化活动”,因而造成了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上的冲突。改进之道,在于融入中华文化之精神,遂行中国化的“奥林匹克主义”改以“全民体育为主轴,竞技体育为辅助”,如此,奥林匹克理想才有可能实现。基于此,全体中国人应共同研究,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中“人文奥运”的呼吁,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主义”,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兼容东、西方文化的全球性运动。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全球化时代的体育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化是近代体育产生的时代背景,后者也具备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共存的意旨。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催生了和平国际主义的理想;另一方面,体育的国际竞争增强民族认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伴随奥林匹克全球化进程,政治民族主义的刚性对抗被文化民族主义的"软实力"博弈所取代,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多元与共生景象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3.
人文奥运理念与我国赛场文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社会与文化哲学的角度,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理论思辩的方法,从分析我国“赛场文化”的不同历程与现状入手,剖析影响我国“赛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诸多因素,揭示了“赛场文化”资源的开发原则,提出“人文奥运”理念与我国“赛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企业参与北京2008奥运会赞助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我国企业参与2008北京奥运会赞助十分踊跃,体现出了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赞助层次高,全面参与了从组委会供应商到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等各层次的奥运会赞助计划;二是赞助费用高,有些组委会合作伙伴的赞助费用甚至高于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赞助商的价钱;三是参与企业多,参与奥运会赞助计划的企业目前已经超过了20家。本文还对我国企业奥运赞助营销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奥运赞助企业做好奥运营销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在认识到我国体育法治的价值功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度契合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体育法治在理念、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思考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体育法治,指出推进我国体育法治化的进程,必须从努力完善我国体育法律法规体系,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着手,进一步树立体育法治观念,加大体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加大体育执法力度,利用好北京奥运会举办及其影响的契机,完善体育法治体系,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之际,全国高校奥林匹克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正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滋养着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灵。采用文献资料法从重在参与、不断奋进、公平竞赛、团结友谊和无私奉献五个方面来探讨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10年2月10日南京获得2014年青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举办青年奥运会为南京首次赢得了直接向国际社会证明自己城市身份的历史机遇。青奥会是雅克.罗格主张并最终得以设立的新型的青年人奥运会,它以沟通和理解为宗旨,反映了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在商业化进程中流失的原始的奥运宗旨的补救愿望。青奥会具有高度的理想主义理念,这种理念将为南京注入城市升华的元素。青奥会是典范性的国际性赛事,在此赛事及其相应的系列性文化活动的促进下,南京的城市定位应当更为明晰,而青奥会有望成为南京作为古都型城市定位的见证性仪式。青奥会不仅是一种体育赛事,更是一种国际理念的综合体,南京和奥运会的对话将会促使南京实现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奥运档案的定义出,对奥运档案遗产研究的内容、奥运档案遗产的形式、奥运档案遗产研究的意义做了探讨,最后提出奥运档案遗产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8届奥运会游泳各类项目奖牌的分布情况、中国游泳队在连续五届奥运会上所取得的成绩、2007年第十二届墨尔本世界游泳锦标赛所取得的成绩数据进行了对比、统计处理,分析了我国竞技游泳项目的优劣态势,旨为制定我国29届奥运会竞技游泳项目上夺取金牌数、奖牌数以及世界排名的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历届冬奥会会徽作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美学的视角解读冬奥会会徽中的奥运人文精神,并进一步探讨冬奥会会徽的审美发展趋势,丰富冬奥会视觉形象系统的理论研究,为冬奥会在视觉形象设计上更好地体现自身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