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及文献资料法,从身体状况、营养意识、一日三餐、零食、合理饮水5个方面对我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理工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总体的营养意识较好,但在日常饮食习惯上仍有相当多的学生还是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多半学生一日三餐不能按时保证;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饮水量不合理现象也很严重。应加强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营养膳食的教育,使大学生掌握良好的饮食观念。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海峡两岸举重运动员的营养概念、饮食习惯及训练后对食品的特殊需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峡两岸举重运动员营养观念不同,饮食习惯带有地区特色,有不良饮食嗜好,训练后补充饮料欠科学。现阶段对海峡两岸举重运动员应大力实施营养干预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运动员膳食制度,形成良好饮食习惯,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两岸体育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新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3):262-263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青少年运动员对营养知识的掌握、饮食习惯的现状和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运动员合理膳食营养及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浦东新区青少年运动员为对象,共302人。采用膳食调查和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男、女青少年运动员的能量摄入量均不足;青少年运动员营养知识的获取方面,91%的调查对象没有接受过营养知识的教育。研究结论与建议:青少年运动员营养知识匮乏,因而导致他们对运动训练的营养补充问题掌握不好。  相似文献   

4.
陶雨晴 《新体育》2023,(10):97-99
近年来网球运动因其自身独特的竞技性和观赏性广受大众青睐,大学生逐渐成为网球运动爱好者的主要群体之一,网球运动也逐渐走进高校体育课堂,成为体育专业学生专项选择的热门项目之一。想要提升网球运动水平,运动者除了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合理科学的营养膳食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些网球专项学生往往忽视了运动训练中营养补充的重要性,或者不知道应如何合理科学地进行营养膳食搭配。出于此角度,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60名网球专项学生在网球运动训练中营养膳食补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网球专项学生在网球运动训练前中后期膳食营养补充情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就问题做出合理的分析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强调科学的营养膳食补充在网球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以期能够帮助网球专项学生在网球运动训练中进一步提升网球运动水平的同时增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方法:编制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表,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以此为调查工具,对成都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8个运动项目450名学生进行膳食调查。结果:学生食物构成以粮谷类、蔬菜类、肉类为主;能量来源比例不合理,脂肪供能过高、维生素B1缺乏、铁来源不合理,女生锌摄入不足。结论:改进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动物源性铁、维生素B1和锌的摄入,以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黄新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5):542-543
研究目的:探讨青少年运动员对营养知识的掌握、饮食习惯的现状和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运动员合理膳食营养及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浦东新区青少年运动员为对象,共302人。采用膳食调查和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男、女青少年运动员的能量摄入量均不足,且三大能源物质比例摄取不合理;结论与建议:1加强供能物质谷类食物的摄入2加强钙的摄入3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体育高考学生在运动训练中常出现的损伤问题进行调查,经研究对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的部位、损伤原因等进行分析,并根据运动损伤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善策略,旨在为高考体育学生的运动训练正常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膳食营养是保证青少年营养索的需要和维持体能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对训练起重要的保证作用。本研究通过调查福建省少体校的膳食状况,探讨青少年运动员对营养知识的掌握、饮食习惯的现状和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运动员合理膳食营养及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福建省少体校运动员为对象,共268人。采用膳食调查和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的问卷调查;采用食物称重法,称量并记录每个运动员所吃主副食的熟重、剩余重量.计算出所吃食物生重。用软件计算出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及食物构成。将计算结果与运动员每日膳食营养供给标准。食物摄入供给标准进行比较做出一合理评价。研究结果:男、女青少年运动员的能量摄入量均不足,且三欠能源物质比例摄取不合理,碳水化合物不足,中餐、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超标比例较高,早餐不足。运动员各种矿物质、维生素摄入相对不足,Ca.Fe、VA,VC幂阿程度地缺乏。始论与建议:1、加强碳水化合物-谷类食物的摄入;2、加强高钙食物的摄入;3、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交流法、实际体育高考训练总结法,对前两次投篮必须采用急停单手肩上投篮下,广东省体育高考篮球专项的考生、教练及考试标准和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探索制定合理运动技术和运用科学训练方法,以期为广大体育高考教练提供借鉴,提高考生的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调查分析法,对高校武术俱乐部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武术俱乐部学生营养状况基本良好。学生有较高的健康饮食意识;但普遍缺乏营养知识。建议:从学生饮食习惯、营养意识以及高校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等方面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影响湖南省体育高考术科考试考生成绩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于体育高考,引起教练员与考生对这些影响因素的重视,并在训练的过程中及时地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水平竞技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员之间的成绩差距越来越小,体育高考生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对于实力相当的对手来说,得失往往取决于心理能力的高低上。同时传统体育教学往往强调运动项目的技术性和从事运动项目学生的体育能力,忽视了学生体育心理方面的训练,结果出现学生盲目的逆丛,机械的练习,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使压力转变为动力,同时根据近几年山东省体育高考生心理现状分析,提出了体育高考生的日常训练中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对重庆市体育高考生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高考考生的考试利器,同时也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心理能力及考前的心理状态,对考生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高考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根据对近几年重庆市体育高考生心理现状分析,提出了心理训练在日常训练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养不良率低,肥胖率较高;大学生饮食习惯存在一定问题,且普遍缺乏营养知识;男女生月饮食消费水平不一。建议在高校普及营养知识,加强学习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饮食行为与营养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师范类和综合性院校大一至大三男女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大学生营养健康知识和饮食行为总体表现尚可,近半数学生具有荤素营养搭配的饮食观念及习惯,饮食较有规律,对营养素的态度及行为较正确。但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如主食摄入量过少、不重视早餐、挑食、膳食不平衡等,这与营养知识缺乏和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关。建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增加营养教育内容,鼓励大学生多渠道获取营养知识和提高健康认知能力,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何海强  涂伏秋 《体育科技》2011,32(1):111-1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体育高考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体育高考培训市场目前有数量质量兼备型、游击灵活型、高效品牌型等三种形式,湖南省体育高考培训市场正开始形成一定规模,潜力巨大,对今后湖南省体育高考培训市场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学时期随学业任务加重,家长殷切期望,高考压力,就业形势严峻等重重的无形压力下,中学生一个个努力成为家长、学校、社会的佼佼者,但是近几年全国的统计数据中可看到中学生体质下降问题更为严重。“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思想可能需要慢慢转变,但是中学生的健康问题却亟待解决,合理营养与科学锻炼成为老师家长的首选,科学合理的营养与锻炼才能有效增强中学生的体质,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以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高考体育加试之前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教育考生在考前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仅限于常识,认为考前营养补充对运动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考生考前的饮食行为比较合理,几乎没有体育教育考生使用营养补品。  相似文献   

19.
曹莉娟 《体育科技》2003,24(3):66-70
体育课教学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质。但是 ,现行的班级体育授课制仍然是沿袭以智力、高考分数为核心 ,方便文化课教学的编班制进行体育课教学 ,这无疑影响学生体质的发展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而且给体育课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因此 ,从发展学生体质和培养终身锻炼习惯的实际需要出发 ,打破单纯按智力、分数的分班制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体育高考术科考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2年度河南省普通高招体育考生的生源情况、术科考试的各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认为体育高考项目、内容设置及评分标准的制定、测试方法的实施具有不均衡性,难以体现科学、合理、公平竞争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