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本组208例患胆胰疾病病人行EST,认真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准备、观察及护理。结果:充分的术前检查、物品准备及用药,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使病人减轻焦虑,提高手术配合能力,减少并发症。结论:EST是替代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胰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良好的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其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胆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经治的胆道手术后胆瘘18例。结果:8例采用非手术疗法治愈。10例再次手术,9例治愈,另1例经再次引流治愈。结论:胆瘘的原因多为手术方法选择不当、术中操作不仔细及术后处理失当。治疗首选非手术疗法,如胆汁漏出量大及腹膜炎弥漫宜选择手术治疗。预防上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拔管时要轻柔并合理掌握拔管指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术后三例胆漏患者发生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方法:回顾三例患者手术过程、术后情况、术后处理方式。结果:三例胆漏患者经积极处理,痊愈出院。结论:在行腹腔镜手术时细致解剖,仔细辨认管道结构,充分引流是预防胆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87例先心病患者行经皮导管封堵术临床护理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术前、术中、术后临床护理的核心要点.全面阐述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术后进行严密监护对保证手术顺利及预防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科局部麻醉手术并发疼痛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1月120例耳鼻喉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施行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组60例除施行常规护理外,对疼痛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现在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在术中基于疼痛因素,对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疼痛程度平均呈1-2级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耳鼻喉科局部麻醉手术病人的术中护理时,需要术前的充分心理干预,术中熟练、有条不紊的专业操作,对病人的人文关怀,配以术中合适的背景音乐,使病人在术中的疼痛降到最低水平,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平静的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总结8例直肠癌根治术后行结肠造瘘术艾滋病患者的手术前后心理干预及造口的处理方法。方法:通过术前艾滋病知识宣教,防护措施指导,以及术后造口的观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7例,Ⅱ期愈合1例,经积极换药后顺利愈合,患者及家属接受手术、接受造口,掌握造口护理技能。结论:耐心细致的造口护理指导可使患者掌握造口护理技能,家属掌握正确防护措施,接受艾滋病患者,提高艾滋病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信心,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25例震颤麻痹患者施行脑立体定向术的护理,分析了患者术前存在的悲观绝望、盲目乐观及紧张恐惧心理。指出这些不良心理的存在均可影响手术及疗效。提出了心理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消除术前不良的心理因素,做好术中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控制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从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之间收治的创伤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清创消毒等处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全面的术前预防和术后预防控制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中2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感染发生几率为5%,患者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13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32.5%.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外科创伤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用药安全性较高,切口愈合效果较好,可以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泌尿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原因,制定术后患者标准化护理措施,为预防泌尿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5年9月泌尿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相关原因,制定标准化护理方案.结果:通过对3例泌尿外科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术前评估、手术方式、术中体位、术后活动指导等内容的回顾性分析.制定出泌尿外科患者术前评估内容、术后护理关键词、术后下肢活动的标准计划及评估术后宣教效果的标准.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措施,对预防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后DVT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手术医生为轴心、以护理质量为核心,做到术前详细了解病情、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和全面高效的准备;术中、术后充分运用安全、高效、协作、温暖的护理理念和技术,默契配合治疗,确保该类病人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腹主动脉瘤切除Y型人造血管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心理、疼痛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严格控制血压;术后做好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维护,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及个性化的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结果:2例死亡;19例患者无护理并发症,按预期目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准确评估患者,个性化的健康宣教,预见性的处理护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我院2 0 0 9级高职护理专业4个班20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名,在《内科护理学》单元理论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在护理实训中心开展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践教学并进行观察、分析、评价。对照组仍按照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结果"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自觉性,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培养护生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能力,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培养高职护生合作精神、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护生护理执业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6例,对照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3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完善护理制度,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及防范意识。方法:进行风险因素分析,采取强化风险意识及"专科知识、专科理论、专科技能"训练;护理岗位实行"护理岗位固定化、护理内容个体化、全程护理人性化"管理;抓好"重点时段、重点病人、重点观察";护理管理做到"职责到位、制度到位、监控到位"等风险管理措施。结果:护理队伍风险意识明显增强,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差错事故大幅度降低;26个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房)顺利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验收检查,护理工作为医院赢得了声誉。结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是基础,建立有效风险管理机制是保障,重视细节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白血病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浙江省白血病患儿父母在患儿病程中的主要应对方式,筛选出白血病患儿父母在应对方式上有异常的父母,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McCubbin的CHIP调查表面对面访谈白血病患儿父母,将调查结果使用SPSS 13.0软件处理。结果:66例患儿父母中有1例父亲和13例母亲在社会支持﹑自尊和稳定(Social Support,Esteem,and Stability,简写S)异常,1例母亲在家庭的完整﹑合作和乐观程度(family Intergration,Cooperation,and Optimism,简写F)异常,最有效应对方式在F方面,而最无效的应对方式是在S方面。结论:浙江省白血病患儿父母应对方式主要采用家庭的支持和合作,与家庭乐观程度有很大关系,而在社会支持方面的应对方式十分欠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团体辅导在改善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状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方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实验组实施团体辅导,采用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并结合学生自评进行评估。结果:1.在学习投入各维度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显著;2.团体成员对学习投入团体辅导活动评价积极。结论: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干预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其成效。方法:通过实施"四个重点"质量管理对策;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加强法制观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沟通技巧,加深医患互信等措施,来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结果: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在普外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对实习基地的意向,提高实习基地分配的效率,保证实习分配的顺利进行。方法:选取90名且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接受实习基地选择意向的调查问卷。结果:选择在云南省内的学生58人占65.9%,原因好就业占58.6%;意在省外实习的学生23人占26.1%,原因开阔视野占69.6%;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7人占8.0%,原因离家近好就业占57.1%。结论:了解学生选择实习单位的意向及原因,便于实习分配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好的完成实习分配任务,同时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能够安心实习,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更好的完成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体现以病人为中心,规范手术室护理服务程序,为病人提供满意服务。方法:通过术前访视、加强手术安全核查、术中优质护理服务等措施,不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后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大幅提高,同时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增强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病人、家属及手术医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专科院校护理专业教师科研发展的因素并寻求解决对策。方法:从某所有10年护理专科教育历史院校的教师科研论文的质量和护理科研立项两个方面分析该专科院校护理科研现状。结果:科研论文质量不高,护理科研课题立项较少,与该院校护理教师脱离临床实践、自身外语水平不高、统计学知识欠缺及护理课题的申报难以中标等因素有关。结论:增强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加强专科院校护理教师科研素质培养,加快护理科研创新团队的组建孵育,加大资金扶持是提高护理科研水平的有效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