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擎 《当代传播》2011,(3):124-126
本文基于2010年对北京市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测量经济信息在北京市民中的渗透率及影响力,分析北京市民使用经济信息的动机,以及对当前经济信息传播的评价.结果显示:经济信息已对受众产生相当的黏性,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其对经济信息不同需求动机的主要因素,当前媒介对经济信息的报道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满足受众对经济信息的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李冲 《新闻世界》2001,(2):20-21
电视纪实手法大都是利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声音语言来直接地向受众叙说事实,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但在画面和声音语言后面却隐含着大量的隐性信息,隐性信息往往伴随着画面,声音等信息同时呈现在受众面前或进入受众耳朵的,只是因为隐含的深度不一,有的可以被受众捕捉到,有的则没有被受众准确地把握或干脆被受众忽略掉了。  相似文献   

3.
影响力是媒体安身立命之基。一家媒体究竟有没有影响力最终裁定权归于广大受众。因此,我们在谈论媒体的影响力时就必须围绕受众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其中媒体信息的及时传播就是媒体围绕受众需要提高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媒体要提高影响力,就要本着对受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传播以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4.
受众与信息     
珞珈 《出版科学》2016,24(3):0-0
媒体与受众同媒体与信息的关系一样,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离开媒体,受众难以获取有效信息,没有受众,媒体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信息是媒体与受众联系的重要纽带,传统媒体如此,网络媒体更是如此。不同的是,在传统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媒体与受众的界限是明晰的。在媒体融合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参与信息传播,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同时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媒体与受众的界限逐渐模糊。当今时代,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参与信息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在信息的传播和消费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不仅要研究媒体与信息的联系,而且要探讨受众与信息的关系,研究受众在信息的传播和消费中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回望汶川大地震报道,给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受众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们的信息公开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从中我们看到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索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跨平台投放情境中受众信息行为的特征能够揭示群体信息行为的互动模式,也有助于为监管信息行为实现科学的决策与引导。[方法/过程]基于自媒体博主投放于抖音、快手与B站的视频内容,采用信息计量学与主题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对受众信息行为进行测算与主题挖掘,探究UGC跨平台投放对受众信息行为的影响。[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受众的间接互动与直接互动之间没有直接关联;UGC跨平台投放对受众信息行为有直接影响;UGC跨平台投放情境下,受众在与视频内容互动时会涉及相同的话题,但同样含有不同的衍生话题。  相似文献   

7.
当广播电台一改传统面目,以崭新的直播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受众欢呼雀跃的喜悦心情着实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然而近两年来,当主持人依然热情不减地在电波的这一边期待着新老听友如期相会时,得到的回应却廖廖无几。这令走出低谷的广播人再次陷入困惑。据北方某城市电台受众调查表明,对直播节目的设置,对话题类节目话题的选择,不满意率仅占10%,而对一些主持人的不满意率竟达60%,主要原因是言之无物、信息馈乏、知识面窄。由此可以看出,造成受众参与热情衰减的因素,固然有一种新形式新奇感自然消退的原因,而更重要的对受众…  相似文献   

8.
盛玮  史果 《新闻前哨》2006,(7):54-55
现代传播学认为:信息传播过程是信息传播(包括传播信息的人及其所依存的媒体组织)通过一定的媒介将信息传给受众,受众对信息接收、评价、整理后,再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己对信息的反映反馈给信息传播,从而与传播形成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9.
赵华  岳忠  王民 《中国广播》2004,(7):19-21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业的空前繁荣使单一媒体独领风骚的时代成为历史。伴随着传播事业的空前繁荣,媒体间的竞争正变得空前激烈。面对竞争,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在渴求用自身有限的载体,尽可能多地反映无限广阔的大干世界,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各种信息的需求,从而最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我们已从一种“信息匮乏”状态一跃进入“信息过载”、“信息过剩”、“信息爆炸”状态。受众在尽情享受信息资源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种尴尬的状态:一面大呼“信息过载”──信息来源多样化,信息的急剧膨胀,甚至于多得无法收看、收听或阅读,从而产生大量信息垃圾,也导致了信息的自然流失;另外一方面,又感觉到信息根本不够  相似文献   

11.
摘要:分析了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传播中心的职能和信息传播模式。依据文化水平高低,将图书馆受众划分为民间受众、普通受众和精英受众三个层面,分析了各层面受众的信息需求特点,并重点探讨了图书馆针对不同层面受众的特性开展信息传播的策略与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论信息资源专业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丽梅 《图书馆学刊》2007,29(3):114-116
从信息爆炸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信息选择性加大和注意力资源缺失的两难境地出发,论述了信息资源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信息资源专业化建设的本质是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信息资源生产方式和信息传播模式,进而在专业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形成差异受众的各类信息身份认同;并详细论述了信息身份认同式的思维模式对信息资源的专业化建设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对新闻作品进行信息分析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很重要的一种信息——潜在信息。 所谓潜在信息,是指蕴含于新闻事实之中,对受众起情感作用,表现某种事理或倾向性的信息。潜在信息简称潜信息。美国学者赫伯特·甘斯在《确立新闻的决定因素》的著作中对此有过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受众的信息需求与满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中国新闻媒介日益回归“新闻本位”,重视受众需求。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媒介提供的信息与受众的需求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市场化”的渗透、加入WTO导致的中国与“全球化”关系的深化,使中国受众的信息需求变得更加广泛、多样。在这一背景下,考察中国受众的信息需求与满足状况,分析中国传媒运作的利弊得失,就具有了重要而迫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曾怡  李梁 《大观周刊》2012,(27):157-15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呈现一种日新月异的态势,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信息在全球范围的传递成为一种相当容易的事情。但是同时也对我们的受众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针对我国的文化价值输出,这就更需要我们的受众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来鉴别各种各样的媒介信息。  相似文献   

16.
网络媒体的勃兴,网络的交互功能给了电子媒体和纸质媒体一个深刻的启示:受众对信息传播活动的参与度,是与受众对媒体的关注度、与媒体在人民群众中所产生的影响成正比的。所以,报刊、广播、电视自觉地、有意识地吸引受众参与自身信息传播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各种观点和才艺的平台,努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  相似文献   

17.
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樊葵 《当代传播》2003,(5):51-53
在当代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对受众决非一视同仁,他们总是偏爱某些阶层的受众而忽视甚至歧视另一些阶层的受众。本指出这种不平等现象的实质是一种传媒歧视,并着重分析了它的基本形态、深层成因和严重后果。从长远来看,传媒歧视将日益加剧现代社会的知识信息鸿沟,破坏社会的平等公正原则。不仅可能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和扭曲大众传媒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档案信息传播受众研究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信息的传播,指的是通过档案信息的交换,或把档案信息分配、传递流通给一定的接受,实现档案信息活化与共享的过程,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受众,亦即档案信息受传,它的状况是决定档案信息传播范围、方式、方法、程度、效果的活的因素。档案部门要把档案信息传播中的受众研究提到日程上来,研究受传的形成条件、地区和行业分布、具体职业分类及其工作活动的特点;受传的化层次、心理特点、档案知识;受传的数量;受传的群体变化及其因素等等。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播媒介被赋予了一种监视社会环境、解释社会现象的职责,传播媒介所关注的问题与公众关注的问题保持高度一致。然而,按照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非对称理论,媒介在议程设置中也存在着信息非对称的现象。媒介工作人员较之媒介机构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媒介机构较之受众掌握更多的信息,受众的强势阶层掌握相对较多的信息资源和话语权。本文应用传播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原理对媒介议程设置中的这些信息非对称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编辑与信息     
珞珈 《出版科学》2016,24(6):0-0
编辑是媒体的中心环节,连接信息和受众,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媒体传播信息必须经由编辑选择、加工、整合和把关,使信息有序化,转化为有使用价值的信息,有利于向受众传播和为受众接受,才能产生应有的社会影响,实现媒体的社会价值和责任。受众只有接受经过编辑工作处理的信息,才能从中受益,获取有效信息,深化吸取信息营养,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水平。在信息传播和消费过程中,媒体、编辑和受众相互依存、不可或缺,是紧密联系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