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高校网络舆情及大学生微博用户的特点出发,提出了高校学生微博热点话题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传播模式。在当前微博信息挖掘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网络信息采集与抽取、中文分词、文本聚类、空间向量模型等技术,结合高校学生微博舆情特点,研究设计了基于高校学生微博的舆情热点发现模型,并对该模型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微博舆情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微博舆情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民情民意,因此,如何更好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控制,并进行舆情的风险预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微博消息为研究对象,基于K-means算法完成对微博消息的聚类定量分析,找到所要分析的某类微博内容,进而在这类微博中找出微博消息意见领袖,提出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评估算法,完成微博消息预警模块的实现,对微博舆情监测分析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博客、微博等公众网络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互联网舆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舆论表现形式。互联网舆情反映了公众对社会突发事件的政治态度,是领导同志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通过建立科学的互联网舆情信息监测、预测、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对互联网舆情信息进行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探索微博舆情传播周期中不同传播者关注的舆情热点和传播内容的主要观点,进而发现舆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为舆情分析与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过程] 以特定舆情事件的事实文本数据为来源,以生命周期理论和LDA方法为指导,设计研究流程与构建研究模型,对微博舆情事件中不同传播者的话题进行主题研究,其中包括主题抽取和结果语义标注、各阶段的不同传播者主题的语义分析、基于时间维度的舆情主题观点识别与刻画。[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模型能够挖掘出舆情传播周期中不同传播者的主题结构、观点脉络以及特征,研判出分布在文字当中有关联性的、代表性的、重要的词语。同时,结论中还发现微博中的官媒、大众媒体发布信息中的话题和用户谈论的热点话题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赵晓航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0):104-111
[目的/意义] 旨在通过对突发事件舆情研究,探索危机传播管理中的舆情研判方法,并进一步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实操方法的建议。[方法/过程] 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危机传播的基本要点,对信息发布效果和舆情实时反馈进行综合分析;在应用处理层面,以新浪微博中“天津爆炸”事件相关信息为例,爬取新浪微博全量数据,基于危机传播领域知识和信息发布文本构建领域词表,并结合危机传播阶段特征,对全量数据进行主题提取和情感分析。[结果/结论] “后微博”时代,微博用户量下降,但其仍旧是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舆情扩散的主要阵地。探求突发事件下政府如何利用微博平台,收集、研判、应对网络舆情,为做好信息发布工作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应对手段。  相似文献   

6.
指出不同的舆情信息工作理念产生了参差不齐的传播效果。以雅安地震为例,选取两家政务微博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的政务微博在舆情信息发布和传播上因信息内容、传播语境和文本形式的不同,展现出“塑造仪式”和“服务受众”两种舆情信息工作理念。最后提出政务微博应当围绕受众需求改进舆情信息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准确地计算微博相似度可以提高微博主题挖掘效率,对舆情治理、保障信息安全具有实践意义。针对微博文本语义稀疏、高维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入微博非文本特征的超边相似度算法。[方法/过程] 分析微博舆情发生机制,利用超网络模型表示微博舆情主题形成过程,通过计算各层子网相似度及各层子网对主题形成的贡献度构建超边相似度算法。[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论文所提出的相似度方法有助于提升微博舆情信息的主题聚类效果,特别是对于文字性表述相似程度高的微博信息,具有明显的主题区分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微博评论情感分类模型可以为相关舆情监管部门正确管控话题事件的发展状况和舆情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过程]基于字词向量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运用多尺度卷积核改善微博评论中上下文信息有限的条件制约,构建基于字词向量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微博评论情感分类模型;通过爬取"微博热搜整改"数据,对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进行验证。[结果/结论]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字词向量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微博舆情等上下文信息有限的短文本分类任务中表现良好。本文在理论层面为微博舆情情感分类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情感分类理论模型及分类方法,在实践层面可以更好地指导舆情监管部门对舆情的情感倾向进行更好的引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9.
安璐  陈苗苗 《情报学报》2022,(7):692-706
政府通过新媒体发布信息已经成为创新政府治理和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评估政务微博信息发布有效性有助于提升大数据环境下政府舆情治理能力。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出发,本研究提出基于“认知-情感-行为”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的政务微博信息发布有效性评估方法,搜集2020年与南方汛情相关的微博数据,基于劝服理论识别政务微博信息发布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建立七种回归模型,采用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 (SHAP)对综合表现最好的LGBMRegressor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揭示政务微博信息发布有效性的影响机制。本研究结果为突发事件情境下增强政务微博信息发布的有效性提供了相关信息发布的建议,对提升数字化时代政务微博舆情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发送者和传播者。网络舆情应对的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系统分析当前的网络舆情特点,提升电磁环保宣传的舆情监测、分析、预警、应对能力。因此,需要系统化评估网络舆情风险和应对效果,探索"舆情监测——专家咨询——提出预案——效果评估"的全流程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理策略,提升电磁环保宣传网络舆情应对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安宁  安璐 《情报学报》2022,41(1):96-106
本研究提出一种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信息中提取群体智慧的方法,揭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环境下群体智慧涌现的模式与规律。以群体免疫相关话题为例,利用依存分析的关系抽取(relation extraction with dependency parsing,REDP)方法提取微博、评论含有的三元组,以结构化表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环境下公众的知识条目,基于舆情知识三元组、网络拓扑结构挖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环境下的群体智慧涌现模式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中提取群体智慧,同时发现,随着突发事件的演变,舆情的热度和群体智慧并不是线性平稳增加的,涌现存在临界现象和跳跃式前进的特征。舆情知识网络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网络结构,群体智慧主要集中于微博信息中,具有动态属性。  相似文献   

12.
张琳 《新闻窗》2010,(6):94-95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新鲜出炉的第三季度《中国社会舆情应对能力评估分析报告》给出这样的一条信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异军突起,成为企业、个人舆情应对的重要渠道。这说明,微博作为新的传播渠道,已经在舆论应对中体现出一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新闻来源的途径多元化,对传统媒体而言,不仅独家信息越来越难以获得,而且不时会出现漏掉重大热点新闻的问题。以人民网舆情监测平台为代表舆情监控系统,可以对各级政府各部门官网、各网站新闻跟帖、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等网络信息的主要载体进行24小时监测,并提供实时预警。这些预警信息都是很好的新闻线索,正成为媒体从业者可资利用的"富矿",可惜媒体从业者对其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4.
微博已成为公众反映自身观点的主流渠道,微博网络舆情研究有利于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与CiteSpace软件,通过关键词“微博”与“舆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检索,对微博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基金赞助情况、发文下载量、被引频次与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微博网络舆情研究已经形成体系,研究方法较为丰富,未来以图像、视频为分析对象的微博网络舆情研究将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微博作为公众表达个人意志的平台之一,对社会问题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以及网民意见的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平度征地事件的整体概述,分析基于微博平台网络舆情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其所体现的微博舆情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微博的传播特点为基础,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以惠普"质量门"事件为个案,对"惠普"遭遇微博舆论危机事件的起因进行分析,并对其应对的信息策略进行探讨.文章认为,建立网络舆情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评估机制,建立企业新闻发言人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官方微博,建立员工危机信息策略培训制度对于企业应对微博舆论危机很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论述Web信息抽取技术在新闻舆情分析中的应用,为舆情虚假信息甄别、舆论引导提供新方法,从而避免对大众的思维、想法等造成不良影响。【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行块分布函数和基于统计与网页结构两种不同的新闻正文信息抽取方法,使得在对Web新闻数据采集和存储的基础上,正文信息抽取更加高效和准确。【结果】两种Web信息抽取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海量新闻数据分析、舆情监测等应用场景。【结论】通过基于行块分布函数的抽取方法和基于统计信息与网页结构的抽取方法,能够分别对轻量网页和大流量网页抽取信息时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舆情在社会事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政务微博如何实现服务交流功能以及有效引导舆论已经成为一个聚焦点。本文以新浪微博上的西安市政务微博为研究对象,从发展及运行现状方面来看,西安市政务微博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在全国属于中等,发展势头良好,但在信息内容准确性、信息文本碎片化、与网民互动沟通以及管理层面等方面的短板依旧需要警惕。  相似文献   

19.
陈然 《青年记者》2017,(24):95-96
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中国的话语格局.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己然成为政府政务公开、舆情回应的重要平台.本文聚焦政务新媒体舆情回应信息的传播效果,将政务微博作为研究对象,以热点公共事件为切入点,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探究政务微博舆情回应信息的传播模式及效果,并结合我国舆论生态环境分析效果的制约因素,提出优化回应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专家认为,在微博时代,封锁消息无异于缘木求鱼。政府要想化被动为主动、引领舆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莫过于主动及时公开信息人人都是记者,个个都有"麦克风"。这便是微博时代的中国。8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沪联合发布的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显示,微博成为重要的曝光渠道。蓝皮书指出,随着近年来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