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对西安市、武汉市两地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进行调研,揭示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现状和开放形式,畅谈有偿开放的优势,探索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进行有偿开放的具体方法,总结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有偿开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市场化运营提供科学、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宏观政策倡导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前提下,通过对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的分析,指出学校体育场馆在开放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与教学冲突、应考虑校园环境与锻炼者人身安全的问题;也提出政府应加强立法、学校应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等建议来促进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苏州城区部分中学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调查学校体育场馆均对社会开放,但开放的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开放的体育场馆主要集中在室外项目场地和室内综合体育馆;体育场馆开放时间主要集中在周一~周五的晚上、节假日、双休日以及寒暑假;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学校自我管理、承包和自我管理相结合以及街道社区管理;影响体育场馆开放的因素主要包括上级领导重视程度与推行力度,安全问题难以解决,学校经费投入增加,学校管理负担与人员投入增加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市民体育形成的背景与定位、城市体育场馆资源开放理念及相关概念界定、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等因素的分析,充分发掘市民体育运动需求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开放的互利多赢性特质,为推进我国城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全面开放的政策制定提供保障性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运用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进而提出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文献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河南省城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资料进行梳理,尤其通过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向社会开放效果较好的试点学校的开放管理措施进行了挖掘。研究认为,充分开发利用现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是解决人均场馆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开放对象多圈囿于本校师生,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自身周边环境等因素及学校自身的经济利益,制定符合自身的对外开放方案。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导向和管理引导,以最大化提高学校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及创造必要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对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我国体育场馆的现状,分析了制约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因素,提出了盘活和整合现有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并与社会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应菊英 《浙江体育科学》2013,35(1):74-76,82
分析社区共享学校体育场馆的基础和潜力,探究困扰学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开放的障碍因素,研究相应的促进策略.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结果与分析:社区居民共享学校健身场馆设施的需求十分迫切,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拥有丰富的向社区开放的体育场馆资源,且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比来看,潜力十分巨大.当前,困扰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的障碍因素主要有校园安全问题和人力财力负担问题.结论与建议:进一步出台政策实施细则、总结经验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开放管理模式、拓展投融资渠道、落实责任保险加强安全管理等推进策略,积极稳妥地推动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更多更好地向社区开放.  相似文献   

9.
凌志雄  金刚 《体育教学》2013,33(9):41-4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也越发强烈,但是,供大众使用的体育场馆与设施却相对贫乏。而对于体育场馆较集中的学校,却由于种种因素未将场馆全面向社会开放,从而制约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阻碍了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的推进。本文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遇到的困扰展开讨论,并简单介绍苏州工业园区首批开放学校的具体做法,抛砖引玉,以供思考。  相似文献   

10.
体育资源、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刍议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体育场馆不足是主要矛盾之一。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偿开放的经验和管理理论,提出了武汉体院体育场馆扩大服务功能,对外有偿开放,以及相应的科学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苏州市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掌握苏州市中小学体育场地已向社会开放的现状,结合目前苏州市中小学体育场地的硬、软件情况,得出苏州市中小学体育场地具有向社会开放的潜力,并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试点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会共享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上海市试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进行调查,探析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效果和原因。结果显示:对外开放体育场馆主要以室外场馆为主;对外开放的时间和项目与群众需求有较大差别;学校管理力量不足以及怕影响教学是制约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主要因素;群众体育锻炼的组织与管理问题仍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公共体育资源政策措施的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城市体育场馆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在发展中逐步实现区域体育资源的均衡;大力扶持和培育公益或盈利的公共体育文化服务机构,承担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管理任务。  相似文献   

13.
体育场地设施的供求矛盾仍是目前推动全民健身进一步深入的主要矛盾,为了进一步缓解体育场地设施的供求矛盾,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使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得以最大限度地为全民健身服务,分析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的经验及具体做法,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提高学校体育场馆的使用率,使我国的学校体育场馆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  相似文献   

14.
杜依沙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5):50-51,59
调查厦门市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现状以及厦门市民的认知、态度;70%的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或曾经开放过。影响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主要因素为:缺乏管理力量和经费、学校与社区在开放中的责权不明、学校的安全问题等,由此提出"政府协调,社区负责,学校辅助,适度有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放开的管理工作,在研究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安全隐患和社区体育俱乐部学校资源共享模式的基础上,解析了志愿者服务辅助管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社区体育俱乐部志愿者辅助管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安全、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保护包括学校体育场地在内的学校财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体育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成为了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的主要阻碍,而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占全国体育设施约2/3。开放学校体育设施有利于缓解体育设施不足的状况,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发挥学校体育设施的社会效益。根据研究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区中学体育设施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促进中小学体育设施持续开放提出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季艺 《体育科研》2012,33(2):79-82
以文献资料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日本学校体育设施在开放中采用的新举措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研究表明:日本学校体育设施在开放中逐步向"居民中心型"运营方式转变;资金筹集方面不仅利用政府补贴金,同时还采取收取俱乐部会费、培训费等其他方式;学校还与日本"学校体育、健康中心"合作,利用日本的保险体系给锻炼的居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各项服务为居民参与健身活动提供了便利。针对日本学校体育设施在开放过程中采取的新举措的分析,为我国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现状的调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宁波市60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宁波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情况不尽人意,尤其是对周边社区居民的开放几乎是一个空白。造成此现状的原因有管理问题、经费问题、意外事故问题、治安问题、场地设施维修问题等。为此提出最大限度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服务于在校学生和周边社区居民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