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少儿排球运动员训练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儿排球运动员训练之我见沈阳体育学院张萍大连铁路卫校张世建随着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排球比赛争夺日趋激烈.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抓好第二梯队的训练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少儿排球运动员的训练不同于成年运动员的训练,少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骨...  相似文献   

2.
排球运动员的视觉功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明晰的视知觉对排球运动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研究发现,在平时训练中,运动员的知觉器官仅有50%左右的功能得到利用。为了充分挖掘运动员的视觉功能,较快地发展视知觉,应该对视觉功能进行有意识的训练。1 视觉功能训练的必要性排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准确地观测空间、方位和距离,正确判断迅速变化的各种关系,从而确定行动方向,采取有效动作。运动心理学把这种大脑对客观物体和人的主体运动在空间关系上的反映称为运动空间知觉。它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平衡觉等各种分析器联合活动来实现的。在运动空间的知觉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物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排球竞技项目一直处在比较领先的水平,随着排球技能国际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高校排球运动员来说,自身的能力水平就会具有一定的标准,尤其是对高校排球运动员的比赛意识以及相关的战术方面,只有高校排球运动员得到综合的培养提升,才可以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的竞技能力,所以对于高校排球运动员的培养策略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针对如何培养高校排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及对于战术意识做了一定的分析,为提高高校排球运动员整体水平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安静状态、运动状态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排球专项化训练使青少年运动员左室腔扩大,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5.
乒乓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对该运动员比赛中竞技能力的发挥及其运动水平的保持作用显著,但目前测试该能力的方法比较复杂或与乒乓球训练结合不紧密.为了了解目前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状况.找出与乒乓球练习紧密结合的测试方法,确保教练员在训练中随时了解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能力,本研究对参加2003年至2007年国家乒乓球青少年集训的部分运动员(共80名,其中女运动员40名,男运动员40名)进行了曩大摄氧量、台阶试验、YoYo测试,12分钟跑等心血管功能的测试.首创了利用多球,按照一定的负荷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心血管功能测试的手段,对同一批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并与其他测试手段的结果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属于有氧运动,青少年进行以有氧代谢为主的乒乓球训练,可以促进其心肺功能的提高,为成人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打下较坚实的基础.多球测试的方法、多球测试时运动员心率变化的规律、多球测试后心血管系统的恢复指数与其他相关测试手段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多球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都表明多球测试的手段能较好地反映乒乓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可以用于乒乓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评定.  相似文献   

6.
据观察,年近来世界级排球运动员的身高有继续向高发展的趋势。莫斯科奥运会上,男子排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90.4厘米;女子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76.9厘米。几乎每个男子队中起码有一名身高超过2米的队员。身高超过180厘米的女运动员更是大有人在。男运动员中最高的是意大利队的迪·孜斯塔(207厘米),女运动员中最高的是东德队的贝利吉·费特丝(196厘米)。教练员们应该运用什么标准来选拔少年儿童排球运动员,以保证他们的最终身高能够满足排球发展的要求呢?科学家们提出了下列一些标准:1)儿童的原始高度;2)生长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排球运动员薄弱部位的损伤机制,以及对薄弱伤部位进行功能训练的方法,对防止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竞技能力、延长排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昂 《体育风尚》2020,(1):42-42
对于体育运动员而言,弹跳力是其运动能力的一种基础表现,能够体现出运动员的灵敏度、反应速度、力量、协调性等情况。由于排球运动项目对于运动员弹跳力的要求较高,所以在高校对排球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要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升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弹跳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出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高校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探析,以此为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特征综合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有氧能力是排球运动员能量供能的基础,是决定排球比赛胜负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排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测试与评价对于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训练计划十分重要,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状况,对即将参加2010—2011赛季全国排球联赛的64名优秀排球运动员赛前通过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指标、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整体有氧能力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排球运动水平、运动等级、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VO2max也相应表现为较高的水平。通过递增负荷运动中HR、BLA、Pmax、无氧阈功率、无氧乳酸阈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在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速度耐力和耐乳酸能力存在位置特征,大致表现为副攻>二传>主攻>接应>自由人,提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训练应根据场上不同位置有氧、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基本要求来制定合理的发展本专项所需要的生物能量能力的训练计划,从而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以 12 名女排队员 4 号位扣球前的急停起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力台、摄像机和肌电多机同步测试来收集运动员急停起跳中的运动学、动力学以及肌电数据。结果表明:(1)排球运动员急停起跳中,膝关节缓冲幅度在 40°~50°之间时起跳高度较高,建议将急停起跳环节进行专项化训练,并采用 40°~50°的缓冲幅度;(2)排球运动员急停起跳中,蹬伸阶段关节的发力顺序为髋、膝、踝,因此训练时应形成合理的发力顺序;(3)排球运动员的膝、踝关节在急停起跳的蹬伸阶段先进行离心收缩后进行向心收缩,所以训练形式应符合伸肌群先拉长后缩短的特点;(4)排球运动员在急停起跳 环节中,采用足尖着地能取得更好的起跳效果,建议队员急停起跳中采用足尖着地;(5)排球运动员在重视大肌肉群训练的同时也要重视胫骨前肌、 腓肠肌等小肌肉群的专门化训练。  相似文献   

11.
优秀排球运动员成长的关键在于从小接受科学、系统、正规的训练。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及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现状的调查、分析,对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作一些探讨。一、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综合分析法,分析了观察力的概念和特殊作用,针对排球运动员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提出排球运动员的观察力主要解决扩大视野范围,提高环视能力和视觉反应,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排球运动员观察力的训练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其比赛的密度、运动强度、技战术的复杂程度都在不断地增加,这对排球运动员的力量、起跳高度、敏捷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起跳高度是衡量一个排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其关乎运动员运动技能发挥的水平。而起跳高度又与下肢力量息息相关。文章根据下肢力量的相关概念和训练方法,总结出下肢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的现实意义,并结合排球运动员运动时的发力特点及下肢的运动特征,为排球运动员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下肢力量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Quebec 10s、Wingate 30s、katch 120s三种无氧运动能力的测试方法,对备战2010—2011赛季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25名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的无氧能力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不同位置高水平大学生男子排球运动员比赛前无氧运动能力的状态、特点与规律,揭示其在磷酸原代谢、混合代谢、糖酵解代谢无氧运动能力之间的基本并联。研究结果表明:磷酸原代谢无氧运动能力中副攻、自由人表现较强;磷酸原与糖酵解混合代谢无氧运动能力中对二传运动员要求较高;糖酵解代谢无氧运动能力中对接应、主攻运动员要求较高。建议未来训练中应了解不同位置运动员所需无氧能力合理安排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成庆 《体育世界》2011,(9):115-116
针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训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特点、心理训练内容和方式进行探析,旨在帮助教练员明确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目标,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排球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6.
<正> 北京体院的钟秉枢、黄辅周两位先生在《中国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助跑摸高为排球运动员的首要素质条件。少年儿童排球运动员选材首先注意的也应当是助跑摸高。助跑摸高是手-足距加上弹跳高度。手-足距,实际上是身高和肘部鹰嘴到手指尖距之和,因此在选材时一般注意身高的选材,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身材高大者其鹰嘴-手指尖距也长。少年儿童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对象是10-13岁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当前少年儿童运动员的选材如从向省市运动队、国家队输送优秀人才的战略考虑的话,女排运动员到其发育成熟时  相似文献   

17.
赵玲  韩东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5):572-573,F0003
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对于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各种扣球、拦网、跳发球技术,丰富排球运动的各种战术形式及其变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文章就弹跳力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排球运动员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排球运动的比赛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加强网上实力,运动员的弹跳高度不断增加;为接近球,运动员移动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运动员运动器官的损伤率较高,这是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对省市排球队及体育院系接受临床损伤治疗的115名排球运动员的运动器官的损伤部位、类型和产生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在运动训练中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 1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9.
论影响排球运动员临场发挥的场因及其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创造优异运动成绩,除了要有较高的训练水平之外,更与其临场能否正常发挥或超水平发挥有很大关系。而影响排球运动员发挥的场上因素极其复杂多变的。本文通过对影响排球运动员临场发挥的场因进行全面分析。认为影响排球运动员临场发挥的因素分为人的因素、气候因素、场地设备因素三大类。本文进行针对性分析,找出这些因素消极影响的对策,以其为教练员、运动员更好的控制比赛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温州大学参加排球赛的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运用《心境状态量表(BFS)》对温州大学排球赛运动员的心境状态进行测量,探讨各种不同因素下运动员在排球比赛赛前的心理状态的明显区别。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赛前的心境状态是具有差异的;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八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每个年级的运动员在赛前的心态在不同的维度也有所不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排球运动员除愤怒性和无活力性以外的6个方面都存在差异,而每个专业的运动员的赛前心境在不同维度也有所不同;从事排球项目不同年限的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只有在抑郁性方面具有明显差异;而不同训练经历的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赛前的心境状态具有明显差异;不同上场比赛经历的运动员在活跃性、愉悦性、思虑性、激动性和抑郁性存在显著差异,而其它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