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学习型学校是学习型组织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学习型学校要在建立共同愿景的基础上,通过转变领导角色、建立教师发展机制,使每个成员都增强学习意识,在学习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自身能力,在开放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实现自身与学校整体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立学习型学校是目前学校管理中比较流行的管理思潮。文章通过对学习型学校以及变革型领导有关概念和特征的分析,认为构建学习型学校需要变革型领导。同时探讨了在构建学习型学校过程中的领导策略:建立学校共同愿景;引领学校组织学习;改革学校组织结构;倡导学校学习型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组织学习被正式视为一门理论且日益受到重视。时至今日,学习型组织逐步被应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并为人们所接受。学校乃为知识和学习的殿堂,在成为知识和学习的提供者的同时,更应成为知识和学习的促进者。因此,学校进行组织学习,构建学习型学校,提升学校的教育与学习品质,成为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然而,学习型学校的建立,改革的不仅是组织机构的调整,而且还伴随着校园文化的改变以及学校成员思考与行为模式的转变,而其中领导者的角色转变是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关键。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要构建着学习型学校,就必须了解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对自己担负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定位。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问题及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终身教育的理念出发,发展社区教育在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社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尽可能多的学习型社区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学习型社区的理念和建设要求,我省构建学习型社区的策略是结合社区教育的开展和经济发展形势,理顺社区的领导管理体制;营造社区的共同愿景;挖掘社区的有效教育资源;创造人人学习和团队学习的气氛。  相似文献   

5.
构建学习型组织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理想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的前瞻性、方法和工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学校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学校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学校发展理想的指导理论,并提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几项建议:学校要以系统思考为基础,发展自我评估;学校校长角色的变化;学校教师角色的变化;学校发展的目标构建———拥有共同愿景;学校发展的组织构建———团队学习,发挥集体智慧;学校发展的文化构建———建立分享反思的组织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6.
一、学习型学校校长领导的含义1.学习型学校中校长的新角色早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圣吉就对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的新角色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在学习型组织中,新的领导者所专注的是更奥妙和更为重要的工作,他们是组织的设计师、愿景的仆人和组织成员的“教师”。按照圣吉的观点,我们认为学习型学校中的校长同样具有学校组织的设计者、愿景的仆人、学校组织成员的教师三种新的角色。校长作为学校组织的设计者,所要做的工作是整合,包括整合学校内成员的愿景、价值观,设计组织和它的政策,设计学习过程,使学校中所有人都能有效地处理他们所面对的…  相似文献   

7.
构建学习型学校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社会的到来,新的教育改革浪潮要求学校成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学校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构建学习型学校的策略:创建学习的环境,建立健全的组织学习机制,以及建立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学习型学校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型组织,具有民主性、合作性、开放性、超越性、人文性五个特征;学习型学校具有明晰的教育理念,即教师从个人学习走向团队学习、学生从“维持性学习”走向“发展性学习”,建立灵活多元的培养目标体系,成为社区文化的中心;学习型学校的创建策略有:发展共同愿景,培育学习文化,制度从“管人”转换到“促人”,结构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9.
学习型组织:高校办公室建设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为代表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世界上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办公室建设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改革的发展以及高校办公室队伍自身建设的需要,都使高校办公室建设学习型组织成为必然和可能。高校办公室必须通过建立共同愿景、突出学习意识、转换领导角色、发挥团体合力、更新组织结构等举措,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组织与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习型组织的思想融合了当代终身教育思想及视学习为组织生命源泉等观念,成为管理思想的典范。从教育思想和学校未来发展来看,构建学校学习型组织,学校领导者应转变角色,改变传统的领导方式与领导行为,加强学习型组织的修炼,努力把学校办成学习型组织,以面对知识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随着全国范围内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学领导。教学领导研究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呈现新的特点。教学领导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校长不仅要担当教学监控、反馈和指导等职能,而且还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和组织氛围;校长不仅是教和学的领导者,同时还承担支持者的角色,为教学提供资源和时间上的保障,促进教师在专业上不断进步。而教师也不再只是单纯的课程执行者的角色,而是被赋予课程开发者的角色,创造性地生成课堂和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领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领导是学校迈向学习型学校的必然,其概念是从教学领导、道德领导、转换领导、平行领导特别是分布式领导和参与式领导等学校领导研究中渐渐明晰的。教师领导的实施过程有利于校长成为"领导者的领导",从而放弃"英雄领导"模式;有利于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专业成长,从而使教师职业具有魅力;有利于学校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从而提升学校创造未来的能力,最终达成学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学校改进中的校长领导力提升是当前学校变革与发展的诉求。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成功实现学校改进,就要在校长领导力开发过程中,主动寻求新的领导理论支撑,架构一种分布式领导模式,将校长培养成一名分布式领导者,这可为解决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开拓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是撬动学校发展的支点。为促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校长应加强教学改革的领导力与创新力,立足于高效课堂的建构,着力提升教学质量。为此,要统一认识,明确高效课堂基本特征,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高效课堂教学,立足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搞好课堂教学改革;要找准载体,规范流程,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优化;要通过行政推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走向合作:现代学校组织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与合作是组织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运行机制,但过度竞争的学校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教育目标的偏离,组织结构的异化,组织文化的缺失和学校竞争的失范等负面效应。应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内涵和相应的运行机制,摒弃过度竞争意识,构建基于合作的学校组织发展框架,对学校组织运行和发展的合作创新机制进行组织再造,制定基于合作的教育政策,建立学校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共享的学校组织文化,建立扁平化学校组织结构,优化学校领导的角色与行为,以实现人与人、人与学校、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校课程领导主体,是指在学校情境中利用权力和影响力实施课程领导,构建民主、合作的学校文化,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实现学校课程愿景的团体和个人。学校课程领导主体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角色的复杂系统,由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课程专家等构成。整合学校课程领导主体系统,应使学校课程领导主体有意义、有能力、有条件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形成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构建学习型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7.
The role of a 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hip has become an educational issue in Taiwan’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is study represents a pioneering attempt in adopting a target school interview, fuzzy Delphi,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constructing preschool 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dicators. Fifteen experts and practitioners were involved in the Delphi panel and a two-stag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dministered.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preschool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dicators could be classified as 20 implementation items in six aspects: formation of preschool vision;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ing of the preschoo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m; control of the preschool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curriculum professionalism;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assessment of preschool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weighting of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dicators reveal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implementation items are “Ability to analyze the preschool’s background and feature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development of a curriculum vision,” “Ability to construct a preschool curriculum vision together with other members,” “Ability to call together teachers to jointly establish a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m,” “Ability to secure resource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to provide the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needed to meet teacher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needs.” These indicators emphasizing organizational cooperation, entrustment, and control under the context of the new leadership in Taiwan are in line with the Western concept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相似文献   

18.
重视和加强教育领导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领导就是确定教育组织的发展方向与共同愿景,对全体成员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其积极主动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与活动。带领、指导、教育、劝说和激励等是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教育领导学是研究与提高教育领导活动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相关的一般性的主要的领导问题的理论体系。我国的教育领导学研究应主要包括学科性质、基本要领领导行为、领导能力等内容,并且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教育领导学的学科建设与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Background: While the school leader’s role is undoubtedly instrumental in school effectiveness, the specific influence of formal leadership on pupil learning is indirect and can be difficult to determine.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 that school leaders can influence school organisation and pupil learning by acting catalytically, thus unlocking their schools’ existing potential. In school-based development, school leaders and their staff undergo a workplace development process, using school resources to contribute to it.

Purpos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leadership in school-based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leading teacher learning processes in relation to pupil learning. The research problem is formulated in the following question: How is the school leader’s role enacted and experienced when enhancing teachers’ learning in school-based development? The intent of the study was to further the understanding of leadership in school-based development.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teachers and leaders from three lower secondary schools, roughly 2 years after the schools participated in a formal school-based development project which was initiated by the Norwegian education authority. To present the findings based on the collected data, narrative texts were constructed.

Findings: The findings draw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lead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teacher learning processes of school-based development.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leaders building trust in their schools: development processes must be collegium-rooted with common goals for the whole school. The interplay of culture, structure and content is found to be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school-based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school leaders need to balanc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ccountability, moving school practices towards local goals, which are constructed within national overall aims.

Conclusion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leaders require an overview of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to manage to support and progress development; leadership needs to be distributed. Further research on leaders’ learning in relation to school-based development can generate knowledge that serves as a thinking tool, thereby informing leaders’ actions in support of school-base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与运行,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在课程决策、实施、评鉴、运作机制构建等方面,校长要扮演好“首席教师”和课程领导的角色,承担领导课程改革的职责。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评价、培训等方面为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提升提供外在支持;校长自身要通过自主学习、专家合作、同伴互助、校际联系等多种方法与途径,努力提高课程领导能力,这不仅是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