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教案》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标准》)的指导思想,由西安体院教授黄金凤、副教授孙海兰、高洪、李艳茹主编撰写的一套体育课程教学教案丛书。本套丛书遵照《标准》"健康第一"的核心思想,强调课程的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可选择性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教案》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标准》)的指导思想,由黄金凤、孙海兰、高洪、李艳茹主编撰写的一套体育课程教学教案丛书。本套丛书遵照《标准》"健康第一"的核心思想,强调课程的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可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目的是奉献给年轻的体育教师们,供其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明确了体育课程的性质,突出强调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反映了体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理念。因此,深入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准确地把握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注重运动技能教学策略运用的探索,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是学校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即将在全国全面实施,为了方便体育教师备课借鉴,相互交流,本刊将常设"教案选登"栏目,专门刊登从水平一至水平六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方案及教案。本栏目所刊登的教案不是为了提供标准模式,而在于各抒已见,各显其能,相互学习与共同提高。欢迎大家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5.
一、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6.
浅谈一堂好体育课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一堂好的体育课的标准是什么?一、具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教学思想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堂组织等方面予以贯彻。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教学思想忽视了人的发展。《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3.树立个性教育的意识。《标准》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7.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从而取代了施行了10年之久的旧《纲要》。新《纲要》已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施行。为此,有必要对新旧《纲要》进行比较研究,以加深认识与理解,促进新《纲要》的贯彻实施。一、课程指导思想与观念的更新变化旧《纲要》中所体现的课程指导思想是体质教育、技能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新《纲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体育课程要注重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与能力培养;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体育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健康第一"的基本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长,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强制性和指标性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的普及,让学生在科学的状态下进行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建立持久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要求"从2009年秋季新生开始,中等职业学校将执行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及相应的国家规划新教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实施以来,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如何?江苏省开展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两课"评比活动为检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成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笔者有幸作为"两课"评比活动的评委参与了教案、说课、答辩的评审工作,对职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11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自主学习成为了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主旋律。自主学习频繁地出现在教师论文、课的设计、教案中,为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注入了活力,给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增添了生命力。但是理性地思考,虽然自主学习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大家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把"基础性"列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四大特性之首。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  相似文献   

13.
2001年9月,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大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开始在全国实施,在部分实验区开始试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前言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此外,《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可以说《课程标准》从思想高度突破了原来体育课程的传习式框架,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新世纪体育教育的一部…  相似文献   

14.
如何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新的课程理念,对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从目标到内容,从方法到评价,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当怎样去贯彻落实课程新理念,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呢?一、正确理解课程新理念及相互关系《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新理念是: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1]上述四个新理念的落脚点都是“学生”。“学生”是…  相似文献   

15.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革我校体育课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生的健身知识贫乏、能力差、健身效果欠佳 ,追其原因与体育《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与考核标准和增强体质联系不紧密有关。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进行我校体育课程的改革 :假设教学目标 ,从健身方向改革教学内容、上课与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入手。旨在为高等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前,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全面展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这就对今后的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当构建一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制定与当前大学体育目标任务相配套的体育考核评分方法是高校体育改革中必须完成的一个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现行大学体育考核评分方法进行分析。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在总结、借鉴已有有关体育考核方法的基础上,构建起符合新时期教育理念要求的考核评分体系。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学校体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项工作每年都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将两者有机结合以期更好的组织开展并收到实效值得探究。本文研究了新《标准》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将新《标准》实施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融合的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节好体育课的必备七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与健康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谈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重构和体育教学观的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进行了研究,经过归纳分析,从中提取出体育健康课程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并提出新时期体育教师素质重构和体育教学观重建的思想,目的是加深体育教师对体育健康课程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尽快的融入到体育与健康课之中,同时为师资培训部门加快师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