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常听到有老师反映:“自然课”太乱了;现在自然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太不受约束了,闹哄哄的。在实施开放性学习的初始阶段,出现这种场面是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的表现,是探究深入,急欲表达的必然结果,如何对这种状况加以适当引导,既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秩序组织教学,这里说几点治“乱”的策略。一、把握好研究的课题教师上实验课,首先就是要紧紧围绕研究的课题组织学生的活动,对于偏离目标,影响深入探究的三种情况要适时引导,及早“治理”。1、把握实验研究的方向有时,从生活联系中切入课题,孩子们马上就兴奋起来。例如《沉浮…  相似文献   

2.
通过自然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必须处理好实验课堂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1 采用开放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充分放手 ,就要在实验课堂上创设一种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形成师生共同研讨课题的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如在教学《毛细现象》一课时 ,在学生观察了毛巾、卫生纸等物体有“使水上升”的性质后 ,我让学生思考 :“你们已经了解了水能沿着纸往上升 ,根据实验桌上提供的材料 ,你们还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准备怎样解决 ?”学生根据我提的问题 ,马上就想到“水还能不能沿着玻璃片、玻璃管…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让学生大胆质疑不善于发现问题,就无创新可言。我在教学《毛细现象》这一课时,引入课题后,我就让学生把布条、铁钉、胶片和纸条的一部分放进水中,观察它们是否都会产生毛细现象,并让他们说说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提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为什么水不会沿着铁钉上升?为什么水会沿着纸条上升?为什么水会沿着布条上升?为什么水不会沿着胶片上升?为什么有的材料水上升得较高?为什么有的材料水上升得较低?为什么有的材料水上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在分析字的结构后,我让学生用“情”字组词,学生纷纷举手。一学生兴奋地站起来高声说:“我会组词——爱情。”教室出现了一阵骚动,有的学生捂嘴偷笑,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指手画脚……我愣了,微笑的脸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厉声说:“不要胡思乱想,另外组词!”学生们规规矩矩地静下来,接着组词:事情、情况、情节……一张张小脸索然无趣。  相似文献   

5.
专家在评价课堂教学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在课堂上学生为了抢答提问把手举得很高;有时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学习小组,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似乎有点“乱”,实际上是“活”。但对这种“活”,也要有新的规范,过于放纵,则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让课堂规范,就要掌握调控策略,教师应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来。  相似文献   

6.
童亚丽 《宁夏教育》2005,(11):50-50
在音乐教学中,我常常听很多教师说:“现在的学生太闹了!老师真是难当!”如果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坐着.课堂气氛便显得死气沉沉;如果开放课堂,学生就会跃跃欲试,呈现出无序状态。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课堂“乱”的现象呢?我的经验是:乱中求序,活而不乱。  相似文献   

7.
前几年某省高考作文的抽样调查显示,有40%的试卷出现了“在父母双亡的考验下战胜脆弱”的假话。报载一:武汉市某小学学生以《春天》为题作文。绝大多数学生写春天如何好,而有一学生写道:“春天细菌繁殖旺盛,夏季蚊虫都在这时孳生;春天易流行感冒,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很烦人;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结果老师不点名地批评说,有的同学写春天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跑了题的结果。古往今来,文人们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报载二:牛牛上小学五年级,一天,妈妈下班带了两个小弟弟回家,对牛牛说:…  相似文献   

8.
沈小燕 《辽宁教育》2007,(10):39-40,45
常听人说:“理念不同,效果迥异。”我却认为:“理念相同,效果也会不同。”新课程实施以来,自主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在相同的理念指引下,反映出的课堂效果却是千差万别。有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探究活动、自主学习的效果相当突出;有的课堂却是新瓶装旧酒,虽然名为自主学习,但仍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与教师的理念初衷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9.
李鲁宁  高雪 《新疆教育》2012,(11):132-132
科学的课堂往往因为气氛太过活跃而乱起来,有的乱是彻底的混乱,有的乱是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激发其探究欲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分析如何让科学课堂的“乱”变成一种“美”。  相似文献   

10.
听课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确是“动”了起来了。但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效率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了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一、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师范院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及原因如下:(一)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许多学生都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其原因有三点:1.部分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不太喜欢;2.部分学生认为课堂所学没有什么实际用处;3.教师教学方法欠妥,因材施教不够。  相似文献   

12.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背景分析]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不再流于一种熟练的表演——对预设情境的再现;教师也不再是“权威人士”或“指挥家”,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点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随机调整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我经常感到,每次上课,教师在说自己的教学设计时,都明显地表达了全面关注学生的愿望,从各个可能的环节来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在课堂现场实施的时候,我们发现,教师仍不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这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紧张和压力。例如,在学生分小组活动时,各个小组的学习进程出现了差异,小组的讨论非常热烈,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时教师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呀,我驾驭不了啦,会不会说我的课堂太乱了。”而不是说:“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教师关注全体学生,这就意味着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每次上课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还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或根本不参与。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教学中,我常常听很多老师说到:“现在的学生太闹了!老师真是难当!”如果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坐着,课堂气氛便呈现出死气沉沉;如果开放了课堂教学,学生就会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呈现出无序状态。会被人指责为;“太乱了,这叫什么课”!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课堂“乱”的现象呢?我的经验是:“乱中求序,活而不乱”。  相似文献   

15.
裁判亮分     
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基本上是围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进行的。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在听、读、写三个方面的教学做的比较到位,而在对学生“说”的能力培养上所做的还有所欠缺。课堂上有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学生交流发言时,有的同学声音很小,让人听不清楚;有的同学语句不流畅,甚至表意也不明确;有的就不愿在课堂上表达和交流,觉得自己的表达水平不好,怕出丑。《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语文教学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常常会陷入两难境地 :如果让学生老老实实上课 ,课上起来轻松 ,课堂气氛却死气沉沉 ;如果放开学生手脚 ,学生热情高涨 ,你争我赶 ,却被人批评说 :“太乱了 ,不象话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课堂上“乱”的现象呢 ?我的观点是 :乱中求序 ,因势利导。首先 ,“乱”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不是因为组织教学失败而造成的混乱 ,这个“乱”甚至还是值得提倡的。视“乱”为忌的教师一定认为 :课堂上应该是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他们忽视了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尤其是现代体育教学 ,更加提倡“师生互动 ,共同发展”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回顾课改前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缺乏“立体性”和“人文性”.当然教学也不太注重“以人为本”:教师带着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课堂,教学的内容偏难、偏繁、脱离学生实际:学生虽然是学习主体,但学习过程缺乏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很少,没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评价形式也单一,只有一张考试卷子。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提倡“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扮演多种角色,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解放”学生的手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活泼好动,手舞足蹈。这样的课堂教学常常被人误解为“乱”。其实,在新的音乐教育改革的形势下,音乐教师必须要正视音乐课堂上这种“乱”的现象。一、对音乐课的“乱”的思考思考之一:“乱”是音乐教学特点的需要音乐教学包括的内容很丰富,它包括唱歌、欣赏、律动、唱游等。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讲到音乐课必须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鼓…  相似文献   

19.
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多有这样几个特点.基础差的学生多: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多: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多;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悬殊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将学不好或不想学英语归因于:一、太难;二、太枯燥,没兴趣;三、没用。细加推究,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小学或初中英语首先是为了“考”而学,而非为了“用”而学。因此,其学习过程主要是以写为主。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写”最难,“说”最易。再加上整个学习过程始终伴随着“考”,更是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放弃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口干舌燥”地在讲台前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在下面默默地听着、练着,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按老师的要求行事;另一种是教师全面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一节课下来,不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也不知道还有哪些不会。当然,这两种现象都值得反思和探讨。“要把学生引向一个地方,首先得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这是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的一句话。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