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近年来信息技术投资的逐年增加,使得IT投资绩效问题变得异常重要,也充满争议。研究信息技术对传统资本、劳动力的交互作用是否会随着投资强度和发展阶段而改变,通过Copula贝叶斯估计法,利用经验数据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在信息技术、传统资本、劳动力投资交互作用的结构性特征。经过对比发现,我国信息技术对非IT资本、劳动力的替代效应明显弱于美国,且呈现中心区域增强的状态。信息技术投资替代作用的结构性差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免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信息技术价值,对于国家层次的信息技术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劳动力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和某些的劳动力供给过剩,使得结构性失业问题日趋严重。我国不合理的教育投资体制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结合我国现实情况,运用失业理论,分析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并结合教育投资理论尝试探讨教育投资对结构性失业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福霞  杨冕  聂华林 《资源科学》2011,33(3):460-467
在能源战略中,作为投入要素的能源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其他生产要素替代,且这种替代效应对未来能源节约将发挥何种作用,已引起学者们较多的关注。基于1978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资本存量及劳动力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在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因果关系的前提下,计算了能源与非能源要素间的替代弹性,同时,考察了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对能源消费有一定冲击作用;在样本期内,能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的平均替代弹性分别为0.49、1.03,且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差异具有收敛性。  相似文献   

4.
李成 《预测》2006,25(4):45-49
本文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殊制度背景,根据1990~2003年期间主要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居民交易需求持有外币的动机比较突出;投资动机对货币替代的作用不显著;随着资本项目管制的逐步放松,有出现较大规模货币替代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基于Box-Cox和Box-Tidwell生产函数的随机生产边界模型,并考虑了国家特征对生产效率和信息技术价值的影响,从国家层面分析了信息技术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生产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特征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强化了信息技术的价值。但是无论在Box-Cox还是Box-Tidwell生产函数下,信息技术资本都没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反而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下降,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6.
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相关研究表明,资本和劳动力是影响高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已有研究对技术因素及其相关政策影响的分析关注比较少。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采用替代因子表示技术进步和政策优惠因素,采用面版数据,对广东省高新区增长因素进行分析,构建高新区增长模型。并通过高新区增长因素的比较研究,找出广东国家级高新区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15,(7):36-38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石,目前主要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人口劳动力、贸易投资、科技教育,和资源环境等七个领域。在油田企业科技成果效益评价中应用该模型来剔除如管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科技进步与美国新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SH理论方法对美国新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2010年的经济增长做出预测。从测算结果看,新经济既不是劳动力经济(劳动力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于60%,1850年以前的美国经济),也不是资本经济(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于60%,如当今中国的经济),也不是知识经济(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于60%,如当今美国硅谷的经济),而是一种科技、资本、劳动力高度均衡的经济,其发展方向是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9.
国外信息技术政策、应用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峰峰  赵海燕 《情报杂志》2006,25(4):109-111
从2004年全球NRI指数排行入手,通过全球信息技术实力对比分析出我国目前处于信息技术实力的相对落后状态,在深入分析美国、芬兰、韩国、德国和法国等信息技术相对实力较强的国家的信息技术政策、战略,政府作用以及实践经验之后,得出了我国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民工短缺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矛盾,折射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二者自身也存在结构性矛盾,需要国家宏观的战略调整和有关各方的切实努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将国家特征作为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引入传统的随机生产边界模型,建立了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二个方程随机生产边界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1997-2010年IT资本对经济增长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IT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国家层面证明了"生产率悖论"并不是全球化的现象;IT资本弱化了物质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化了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国家特征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并没有促进IT价值;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规模报酬递减。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实现我国IT投资价值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钢铁工业能源-资本-劳动替代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能源要素纳入到超对数成本函数,建立了中国钢铁工业生产要素的MES模型,选取中国钢铁工业1985-2006年的数据,对钢铁工业生产要素(包括能源、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铁工业能源、资本与劳动三要素的自价格弹性都小于0,能源与资本、能源与劳动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能源价格变动对资本和劳动需求量的影响相对较大,而资本价格与劳动价格的变化对能源需求量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能源可被替代的程度较小。说明在给定钢铁工业总产出水平情况下,通过提高能源价格和税收水平,会激发企业节约能源的积极性,加大技术节能投资,提高能源效率,进而实现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资源的整体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形成最为基础和最为重要的途径。本文通过系统估计法中的3SLS 回归与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对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人力资本对不同行业产值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教育支出对人力资本形成有促进作用,中高等教育人才对第二、第三产业贡献逐渐增大。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各级教育支出的投入,以此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4.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impacts have typically been examined on the value of knowledge to organizations but not individuals. This paper uses survey data (186 employees) and qualitative data (300 + employees) at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four KM mechanisms (social learning, learning from others through IT, learning from IT, and IT-based knowledge substitution) and common knowledge on the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value of knowledg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mon knowledge and the two interpersonal mechanisms (social learning, learning from others through IT) enhance the perceived value of knowledge at both levels, but both mechanisms that rely on IT for the knowledge (learning from IT, IT-based knowledge substitution) reduce the perceived knowledge value at one level and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at the other level. Further, common knowledge strengthen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both interpersonal mechanisms, and weaken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IT-based knowledge substitution, on perceived value of knowledge at both levels.  相似文献   

15.
饶文刚 《未来与发展》2011,34(9):73-76,84
本文通过回归分析证明第二产业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投资,第三产业的增长更依赖于人力资本投入。同时分析说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取决于现代服务业所占比例;由于二、三产业间的替代率较低。较低劳动生产率的第三产业仍能吸引较多的资本和劳动力,并且有很强的收入效应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曹孜  吴朝阳 《科研管理》2006,41(2):193-201
本文将CES生产函数中的要素分为生态和劳资两大类,测量1995-2013年要素替代弹性、效率水平、技术进步偏向度。并从资源适配性的角度,依据要素相对份额的变化,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多利用生态还是劳资要素进行价值创造。结果显示1995-2002年间存在技术进步生态偏向的趋势,且在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增长过快的年份技术生态偏向性尤为显著。2003-2013年出现连续的技术进步劳资偏向,但是需要注意由资本效率降低引起的相对偏向。为促进生态要素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从推进生态技术产生和应用、强化环境管理,提高资本效率等方面入手制定并推行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地区间差异显著,呈现东北、华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较高,而西北、西南及南部地区较低的分布态势。本文选取全国30个省份2001-2011年的粮食生产与农业部门资本投入的面板数据,研究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与农业部门资本投入的空间区位异质性、外溢性和扩散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技术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并且资本投入对技术效率的空间扩散影响显著,随着资本、技术的外溢性等影响,粮食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将日益突出。针对该问题要着力加强西北部、中部及西南部地区的农业资本投入,加快该类地区的农业技术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8.
金崇芳 《资源科学》2012,34(7):1369-1374
从资源经济学角度来看, 人力资源的质量, 即人力资本, 是影响劳动力效率的重要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 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本文采取耕地劳动比例法对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行了估算, 并对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质量现状进行了简单地实证研究。分析显示, 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人力资本方面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陕西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且总体数量呈增长趋势;②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质量较低;③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结构明显不尽合理。因此, 改变陕西乃至全国经济过去多年形成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局面, 全面提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 既是体现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一项主要内容, 同时更是实现陕西及全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大策。促进陕西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加强农村教育入手, 积极通过公共政策有效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及劳动技能, 充分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劳动生产率增长机制中资本规模门槛与技术提升影响的动态视角,通过我国地区间、省际差距分析及OECD国家比较研究,运用三阶段DEA与核密度分析方法探讨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效率对我国1978~2014年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资本规模存在双门槛效应,资本投入不足及过度均限制了资本积累效率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进而从规模瓶颈到技术提升的增长机制转型具有必要性;(2)随着我国各省份资本积累水平的逐步提高,在资本规模门槛效应的限制下实现地区间劳动生产率追赶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规模门槛和技术转型引起的省际劳动生产率差距分布呈现出M型动态演化趋势;(3)技术进步是OECD国家劳动生产率在资本积累高水平下实现稳定增长的原因。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跨越规模门槛的重要途径是技术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