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关于农村土地双重所有制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理论界曾提出过几种关于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的观点,本文在分析其弊端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双重所有制的构想,即国家对农村土地拥有终极所有权,而集体与农户则两位一体拥有初始所有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农村土地要明确所有权,放活使用权,保障收益权,尊重处分权的论述,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思路及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周文斌 《科教文汇》2007,(7X):133-134
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该怎么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关注三农问题的人们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了。有人主张坚持集体所有,有人主张土地私有,有人主张土地国有。本文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变迁的轨迹,并对现行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悖论与弊端进行具体的分析,试图找到一条适合当今国情的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该怎么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关注三农问题的人们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了.有人主张坚持集体所有,有人主张土地私有,有人主张土地国有.本文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变迁的轨迹,并对现行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悖论与弊端进行具体的分析,试图找到一条适合当今国情的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城乡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文章基于产权经济学理论角度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上主要存在的所有权界定不清晰,可分割性和转让性差,权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目前农村土地制度的物权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并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如何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2012年全国农村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项目入库过程进行了阐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目的是便于土地所有权确权的发证项目顺利开展,更好地为土地方面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影响因素,构建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基本模型,结合土地分级理论修正传统的收益现值法,最终得出具有普适性的农村土地流转价格模型,并提出完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9.
林权制度改革是指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明晰山林权属,落实经营主体,放活林业经营,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重新确定集体林地的生产关系,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集体林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这项改革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由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被称之为“第三次土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我县全面完成后,再一次激发了土地的生命力,“山有其主”变成了现实,也再一次点燃了这块土地上劳动者的希望,唤醒了全县郁郁葱葱的青山绿水,激发了全县林业经济的生机和活力,部分乡镇还以林改为切入点,助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开展林权流转。笔者在林业一线工作多年,参与了乡镇的林业改制,改制后的林业发展迅速而喜人,下面笔者就林权改制后巨变的原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安然如何成为产业链上的“风险管理者”?它从上游供应商那里获得地下天然气的所有权,并以固定价格,长期提供给下游厂商,使整个产业链的风险大大减少。价格稳定,令下游企业可以安排长期计划,扩大产能,降低成本,也有能力给安然更高的价格。这一创新的商业模式,使安然快速成长,当年几乎垄断了美国能源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1.
农用地分等中的土地利用系数计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该文提出了农用地分等的土地利用系数"两步法"计算方法,该方法既能反映区域的土地利用实际水平和土地利用能力水平,又能反映土地利用中的经济关系.土地利用现实系数等于土地利用能力系数与农民利用意愿系数的乘积;其中土地利用现实系数等于作物的实际产量除以当地该作物的生产潜力;土地利用能力系数等于充分发挥利用能力下的作物产量除以当地该作物的生产潜力;农民利用意愿系数等于作物的实际产量除以充分发挥利用能力下的产量.应用C-D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两步法"土地利用系数统计模型.运用该统计模型对我国15个省(自治区)的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估算的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土地利用实际水平最高的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地区,该地区农民利用土地的意愿较高;虽然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能力最强,但其农民利用意愿并非最高,从而导致其土地利用实际水平不是最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块变化对比与地价验证的土地级别更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镇土地级别的形成是城镇长期发展的结果,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随着城镇的发展和各种因素的变化,土地级别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城镇土地级别需进行经常性的调整。但传统的土地定级方法工作量大,对大多数城镇来说因人力、物力、财力限制而难以采纳。实际上,城镇土地级别的变化主要是构成土地级别中的某些地块的变化,通过地块的变化测度从而可以调整土地级别。文章分析了基于地块变化与地价验证的土地级别更新原理,提出了地块变化对比与地价验证的土地级别更新方法,即在原有的土地级别基础上,通过划分地块并对地块条件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地块级别的变化,初步确定土地级别,通过地价验证进一步从微观上确定土地级别界线。文章以土地市场发育不太完善的广西县级城市——桂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经验证,调整后各级别的样点数都占到调整前原样点数的85%以上,说明利用地块变化对比划分的初步级别基本合理,并经样点地价验证微调土地级别界线后划分的土地级别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usage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for Land Records Management in India. It highlights issues, such as minimal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incoherent data sets with differe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pertaining to the same piece of land and delays in the current Land Records management process and how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us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process of land records maintenance and land registration in the country, and discusses various challeng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like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and Internet, privacy rules and security issues. Finally, the paper illustrates a system design us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Titling system in the country, so that land titles are tamper-proof, and provides authentic and conclusive rights on ownership.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郁玲  曲福田  周勇 《资源科学》2009,31(2):303-309
当前我国城市用地外延扩张与存量土地粗放利用的并存使得土地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从根本上说,土地粗放利用是土地资源低效配置的重要表现。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和有效手段,而转型期我国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失灵是土地资源低效配置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文章在分析土地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以江苏省开发区为例,针对土地市场发育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①随着土地市场的发育成熟,市场将逐渐取代政府干预成为驱动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机制,而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也随之提高;②在土地市场发育的不同阶段,反映土地市场化程度的价格、供求均衡度、市场竞争度等因素对土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效率不同。转型中期,地价是驱动集约用地的重要因素;而转型后期至相对成熟期,供求均衡度和市场竞争度则对影响土地利用集约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研究,文章根据不同土地市场化阶段各影响因素对集约用地作用机理的不同,提出适应不同市场发育阶段的集约用地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张景华  封志明  姜鲁光 《资源科学》2011,33(6):1195-120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又是研究土地覆被变化的重要前提,它既影响着分类结果的表达,也决定着分类数据的应用领域。本文简要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的研究进展。研究认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1970年代之前以土地利用分类为主,着重于土地用途的差异,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利用制图;1970年代随着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土地覆被为主的分类系统迅速发展起来,它着重于土地类型的差异,主要用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研究指出,目前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一般都适用于特定研究目的和研究尺度,没有统一标准,这种土地分类系统的不兼容性,给土地覆被数据的汇总、分析与共享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一个"万能"的土地分类系统又是不存在的。鉴于此,研究认为一个标准土地分类系统应该是多级的、开放的系统,高级别的土地覆被类型可以直接基于遥感影像进行识别,以便于实现分类数据的比较和共享;低级别的土地覆被类型可以根据特定研究目的灵活制定,以满足特定的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配置体制中的灰色土地市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土地资源配置体制演进的视角分析了灰色土地市场形.成的过程,并利用收集到的土地违法案件的数据对灰色土地市场的现状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993-1996年间,国有单位和集体组织是灰色土地市场的主体;1998~2002年间,非法占用是灰色土地市场上的主要违法行为,非法转让已成为灰色土地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产权模糊、利益分配不平衡和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双轨制是灰色土地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于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边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TM/ETM 遥感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获得西双版纳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数据;从结构变化、类型变化、空间变化3个角度,系统分析1990-2010年间西双版纳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规律,并对轮歇地、茶园和橡胶园3个典型地类进行了重点讨论。研究表明:①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呈现以“林地-园地-耕地”为主导的地域结构特征,有林地是最为重要的土地覆被类型,橡胶园是最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②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速度呈加快趋势,土地利用强度呈增加趋势,近10年来则更为显著;③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有林地不断减少,橡胶园、旱地和茶园不断增加;有林地为面积减少最多的地类,橡胶园为面积增加最多的地类,轮歇地为增速最快的地类,灌木林地为减速最快的地类;④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发生转化的地类主要是轮歇地、灌木林地和有林地,主要的转化方向是轮歇地向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转化,橡胶园和茶园的主要来源是有林地和灌木林;⑤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空间变化较显著的地类是有林地、灌木林地、橡胶园、茶园和轮歇地;有林地呈以减少为主要特征的“南退北进”的空间变化特征,灌木林地呈先增加后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西退东进、南退北进”的空间变化特征,橡胶园呈以增加为主要特征的“以景洪市区为中心,北上南进,西拓东扩”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现代城镇化发育的土地资源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雷  张淑敏 《资源科学》2008,30(4):578-584
城市化是一个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其结果,城市成为了现代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消费和污染集聚之地。土地是城镇化发育的唯一空间载体。根据生态系统法则的演绎,城镇发育的土地资源消费或占用是通过直接、间接和诱发三种方式来实现的。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城镇发育的土地资源消费或占用是按照直接〈间接〈诱发的格局排列,从而构成了与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完全相佐的倒“金字塔”型结构特征。本文进一步从国家和城镇城市化两个层面证实了在这种倒“金字塔”型消费和占用结构的作用下,现代城镇发育的土地资源基础不仅在于城镇所在区域,而且也在于整个国家、乃至全球。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储备对我国城市土地供求与地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土地的供求原理,探讨了土地储备对我国城市土地供求与地价的影响.指出城市土地储备使土地供给失控现象得到抑制,土地储备初期土地市场供给量减少,市场需求将呈上升趋势,土地储备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地价上涨.从长期来看,土地储备垄断土地供应对地价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为缓解土地储备初期地价上升对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土地储备机构应适当增加储备土地的供给量,以降低地价上涨的幅度.  相似文献   

20.
露天煤矿区的资源开发会导致土地损毁和景观格局破坏,损毁土地的复垦规划和实施也应该考虑景观生态的保护。景观指数作为定量化研究景观格局的手段之一,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并存在生态学意义的重叠,因而针对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过程进行景观指数尺度效应分析及代表性景观指数筛选是一个重要前提。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魏家峁露天煤矿区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和传统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矿区开采前、开采结束和完全复垦3个阶段的13种格局水平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筛选了能够反映矿区开采损毁、复垦对景观格局产生影响的10个代表性景观指数。结果表明:除斑块丰富度密度指数外,其余12种景观指数表现出很强的粒度效应,该生态区露天煤矿区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为10~15m;最终确定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开采结束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几何最邻近距离,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完全复垦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聚集度。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露天煤矿区开采损毁与复垦多阶段、多复垦模式的景观格局变化提供参考,为切实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景观生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