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弧线助跑身体内倾是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的有效途径,这种速度的转换是背越式跳高优势所在,是从最后助跑2-3步降低身体重心,可加大起跳垂直工作距离,起跳实质是三种旋转力结合(三合一)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把助跑获得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上升速度,将摆动腿动作在起跳过程中的作用上升到用“摆动腿来起跳”这一高度来认知,有利于理解起跳动作实质,有利于在实践中正确指导训练,是技术训练的突破口。摆动腿蹬伸动作转化的越快,起跳效果就会越好。  相似文献   

2.
运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弧线助跑身体内倾是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的有效途径,这种速度的转换是背越式跳高优势所在,是从最后助跑2-3步降低身体重心,可加大起跳垂直工作距离,起跳实质是三种旋转力结合(三合一)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把助跑获得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上升速度,将摆动腿动作在起跳过程中的作用上升到用“摆动腿来起跳”这一高度来认知,有利于理解起跳动作实质,有利于在实践中正确指导训练,是技术训练的突破口。摆动腿蹬伸动作转化的越快,起跳效果就会越好。  相似文献   

3.
林明 《中华武术》2008,(3):45-47
一、摆动腿技术的重要性与作用 波利特(美国著名运动学专家)曾对跳高踏跳力量进行测定,表明60%的力量来自摆动腿,20%来自双臂的摆动,20%才是起跳腿本身的力量。当摆动腿向下加速靠近支撑点时,摆动反作用力向上,对支撑点(起跳脚)有减压的动作效应,减轻了地面给起跳腿冲击反作用力,在超越支撑点摆动向上加速时,摆动腿反作用向下,对支撑点产生加压作用,增大了起跳腿蹬伸产生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广州体育学院田径队5名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20周的核心力量训练,通过三维摄影对实验前后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摆动的角速度、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最大角速度及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增加值等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抓好了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就是抓到了跳远技术的关键,而起跳过程中臂、腿的摆动是重要的技术细节。跳远起跳的臂、腿摆动动作是在起跳时,两臂摆动动作配合做急速的突停制动,同时摆动腿一侧髋带动大腿向前上方快速摆动。但在跳远教学和训练中,我  相似文献   

6.
1前言跳高助跑最后一步放脚技术包括摆动腿放脚和起跳腿放脚技术。摆动腿放脚技术对最后一步助跑速度的保持和发挥以及起跳时的身体姿态都有一定的影响。而起跳腿的放脚技术对于是否能以合理的动作落地起跳以及能否获得良好的起跳效果都将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当前我国优秀男子  相似文献   

7.
1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着地方式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1.1摆动腿着地方式对起跳脚着地时身体重心水平初速度的影响 助跑进入最后一步时摆动腿着地瞬间相对较大的小腿着地角和着地髋角对于保持助跑速度进入起跳是有利的,同时,直接影响人体的水平腾起初速度。这是运动员积极快速正确有效地完成助跑技术动作的结果。而相对较小的小腿着地角和着地髋角是由于运动员在摆动腿着地瞬间有意无意地为起跳做准备而降低重心所造成的,这种方式在摆动腿着地时,就会产生较大的制动,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时期导致水平速度出现过多的损失,从而造成进入起跳阶段时的水平速度及腾起水平速度的下降,严重影响起跳效果。  相似文献   

8.
改善跳远起跳时摆动腿技术的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身体重心腾起速度、腾起角度和起跳高度。   研究表明:要进一步提高跳远成绩,最有效的途径是在继续提高绝对速度水平的前提下,提高起跳力量和改善起跳技术,以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垂直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   1.跳远起跳中,合理的摆动腿技术特征   (1)在合理的最后一步步长的前提下,在起跳腿着地瞬间,摆动腿应越接近起跳腿越好,两大腿之间夹角在 35°~ 42°,这说明摆动腿距离地面后能积极开始向前摆动。   (2)在起跳腿开始由缓冲转入蹬伸时,摆动腿应已摆过起跳腿,摆至身体的前方。这…  相似文献   

9.
跳远起跳阶段摆动腿摆动的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 JVC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第 4届城市运动会 (1999,西安 )男子跳远比赛前 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速度在蹬离地面至最大缓冲阶段角速度不断增加 ,蹬伸阶段角速度为零 ,其特征与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原理相符 ;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相比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瞬间摆动腿摆动时机晚、速度慢、摆动幅度较小 ,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 ,这是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跳远起跳过程中的摆动对于减少着地时的制动力,提高起跳速度,增加起跳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起跳时,不仅要强调起跳腿的快速有力蹬伸,而且还要十分注意摆动以及"摆"与起跳腿的"蹬"协调配合。1摆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对跳远起跳效果的影响1.1摆动腿摆动动作对腾起初速度的影响起跳蹬伸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是影响起跳效果和跳远成绩的直接因素。摆动速度与腾  相似文献   

11.
1、三级跳远摆动技术的重要性 三级跳远的摆动动作包括摆动腿的摆动和提肩摆臂动作。摆动动作及其速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一二级跳远的技术结构、起跳力量和起跳速度,从而影响三级跳远的成绩。国内外研究表明:摆动腿摆动动作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带动起跳腿同侧髋迅速前移,加速上体及重心的前移速度,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跳远起跳摆动技术的辅助训练法——弓箭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生中,因为腿步力量不足,踝、膝、髋关节不能积极蹬伸,导致跳远助跑的速度、起跳的高度、起跳的角度不够,从而影响跳远起跳技术的正确性以及跳远运动的成绩。针对上述发现的情况,我们在多年的课余训练实践中,发现跳远起跳摆动的各种专门性训练手段中,采用“弓箭步”训练方法,对提高腿步力量,有效的起跳速度,特别对起跳摆动技术的改进有积极的作用。从“弓箭步”动作形式来看,其动作与跳远起跳摆动技术极为相似;从动作的生理机制来看,弓箭步与跳远起跳摆动技术也相吻合。经常利用“弓箭步”训练可发展学生下肢伸肌群的力量,增强腿部力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IVC高速射像系统对参加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前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速度在蹬离地面至最大缓冲阶段角速度不断增加,蹬伸阶段角速度为零,其特征与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原理相符: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相比,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瞬间摆动腿摆动时机晚、速度慢、摆动幅度较小,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这是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青少年的跳远训练施泰因: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把青少年逃远训练的重点放在助跑和起跳上,其次,是放在腾空阶段的技术训练上。更重要的是,起跳的合理方向,这个起跳方向是以起跳腿的足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充分蹬伸而表现的。此外,在跳跃时,必须注意运用腿的快速摆动——同时,大腿应保持水平——还必须注意手臂的快速摆动和身体的平衡。腾空阶段的动作是为运行轨迹和着地前保持身体的稳定性服务的。大多数着地  相似文献   

15.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主要由起跳腿的蹬伸技术与摆动腿的摆动技术所组成。目前,大多数人们集中于跳高起跳的"蹬伸"技术研究,对起跳阶段的"摆动"技术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现场技术录像和运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摆动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最大缓冲幅度比较大;在起跳阶段摆动腿蹬离瞬间,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变化较小。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的摆动腿缓冲阶段,身体重心的高度、摆动腿膝角的变化情况与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有显著性相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伸膝角度、伸膝速度与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摆动腿离地后的最大摆动速度都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视频拍摄和解析、实地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董子昂进行研究。认为,(1)其技术特点为:助跑最后2步步长稳定、步速快且保持能力强和质心不断升高;起跳过程中H0与H1较高,起跳着地时已获得向上的垂直速度,起跳时间短;起跳腿着地膝角较大,腿部肌肉弹性和超等长收缩能力出色;摆动腿摆动速度快。(2)其技术不足为:助跑速度、节奏和点位不稳定;起跳腿支撑能力差;起跳阶段速度转化率低,垂直速度慢、腾起角小和质心垂直工作距离短;过杆经济性差。(3)其失败跳次成因为:助跑速度过快超出自身可控范围;助跑节奏和助跑点位发生改变;起跳阶段速度转化能力降低;摆动腿摆速降低,离地时刻折叠程度和制动高度不充分;起跳腿蹬伸幅度小,离地时髋关节和膝关节未充分伸展。对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训练提出建议:(1)助跑阶段训练中,在提高助跑速度前应先评定运动员起跳阶段速度转化能力;在提高助跑速度的同时注重助跑节奏、助跑点位及助跑稳定性;关注髋关节在助跑过程中的相对位置。(2)起跳阶段训练中,除训练运动员起跳腿支撑能力和蹬伸能力、摆动腿的快速摆动和高摆制动...  相似文献   

17.
一、三级跳远摆动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三级跳远的摆动动作包括摆动腿的摆动和提肩摆臂动作。摆动动作及其速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三级跳远的技术结构、起跳力量和起跳速度,从而影响三级跳远的成绩。国内外研究表明:摆动腿摆动动作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带动起跳腿同侧髋迅速前移,加速上体及重心的前移速度,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关于跳高的一些基本观念 1.在起跳腿离地之前,摆动腿必须加速向上摆动至水平状,以提供最大的垂直冲量. 2.只有在加大垂直腾起高度基础上,才可能进行过杆动作,没有垂直腾起,一切都是徒劳无用的。 3.鉴手起跳腿在起跳时的动力学特征,运动员进行爆发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种起跳时超负荷用力动作的适应性训练也有助于预防肌肉损伤。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过程进行研究,得出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重心速度、位移等运动变化情况,研究了摆动腿的运动特征.同时证明,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动作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在田径跳跃项目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常常遇到运动员起跳时跳不起来。腿部力量差固然是跳不起来的重要因素,但有的运动员腿部力量并非差,而就是跳不起来。我认为,这主要与起跳时蹬接配合失调有关,即起跳腿蹬伸时机不对。蹬伸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起跳效果。运动员做起跳动作时,起跳腿与摆动腿是同步进行的。当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屈膝向上加速摆动。起跳腿具有较大的着地角和较小的两大腿间的夹角,从图1②和图2②可见着地瞬间两腿的剪绞动作是积极的。这时摆动腿在做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