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马骑士是罗马共和国的一个重要社会群体,最初是骑兵,也是森杜里亚大会最先投票的阶层,包括元老和富裕平民在内。随着罗马对外扩张和战争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公民骑兵已无法满足战争需要。辅军骑兵出现并成为罗马骑兵主力,罗马公民骑士逐渐失去了其军事意义。公元前218年保民官克劳狄主持通过的克劳狄法案,对元老参与商业经营活动进行了限制。长期以来,克劳狄法案的通过被很多学者视为骑士等级形成的标志,而骑士等级就是罗马共和国的“金融贵族”。实际上,克劳狄法案可能还无法真正限制元老经商,极可能是为督促元老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投身国家大事而已。公元前129年的归还公马法和公元前123年盖约·格拉古赋予骑士司法权,标志着独立的骑士等级形成的最终标志。围绕克劳狄法案产生的争论,反映了罗马骑士的独特性,描绘了作为罗马第三个社会等级的骑士等级形成的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2.
罗马共和国建立后,创制了公共权力的制衡机制,元老院在三大机构中的地位、威望和权力不断上升,在共和国扩张历史上扮演着权力核心角色。扩张期的元老院集中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等各方人才,对内,着力调解阶级矛盾,团结社会各阶层及势力派别为罗马的对外扩张服务;对外,审时度势,制定并执行着一系列实用扩张政策,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最终实现了国家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古代罗马史包括共和制和帝制两个阶段。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扩张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地中海世界,并一举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这是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建立世界帝国是罗马对外扩张的目标;掠夺财富是扩张战争的动力;崇尚战争是实施侵略行为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4.
罗马人从公元前4世纪末开始正式发行货币,其货币的形式、种类源于对希腊的模仿,而在模仿的过程中,又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适,做出重要创新。币制上,罗马在公元前1世纪之前坚持以铜币为中心,银币与金币均与铜币挂钩;形制上,罗马货币模仿希腊货币的图案,主题选用罗马人钟爱的神祗或本地神祗;在共和国末期,吸收了希腊化货币上的统治者形象,推动了罗马社会王权概念的重建;币值上,共和国时期在货币上标记币值单位,构成货币史上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布匿战争是古代西方世界一次意义极其重大的战争。在最初的3年里,即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16年,罗马接连遭遇惨败,公民集体损失的人数大抵在70000人左右。然而,这并不是整体绝对人数的减少,而是公民集体中有产基层人数的损失。这一阶层人数的损失直接威胁着罗马的政治和军事安全,动摇了共和国的基础。此外,部分政治官吏和军事将领的阵亡使罗马业已危急的局势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布匿战争是古代西方世界一次意义极其重大的战争.在最初的3年里,即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16年,罗马接连遭遇惨败,公民集体损失的人数大抵在70000人左右.然而,这并不是整体绝对人数的减少,而是公民集体中有产基层人数的损失.这一阶层人数的损失直接威胁着罗马的政治和军事安全,动摇了共和国的基础.此外,部分政治官吏和军事将领的阵亡使罗马业已危急的局势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400年之后,罗马共和国一直不断地向外扩张,在近100年里,罗马几乎把整个意大利半岛纳入自已的统治之下。他们的坚韧不拔和勇敢精神,经历长期的令人精疲力竭的战争,最终夺得了胜利,使他们一跃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这些战争就是布匿战争(由Punica一词而来,即拉丁语中的腓尼基人),是与腓尼基人的帝国迦太基之间的战争。这对年轻的罗马共和国来说是一次胜利,然而,战争的胜利以及对地中海世界的征服,同时也显露出暗藏的可能导致共和国颠覆的阴险力量,并使社会内部的矛盾日益  相似文献   

8.
马略军事改革是罗马历史上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它破坏了作为罗马城邦经济基础的古代所有制,沉重打击了共和国以土地、公民和士兵相结合为特征的公民兵制度,动摇了共和国的阶级基础,促使了新的阶级力量的成长。改革对城邦的构成要素(城市、公民公社和国家)也构成了强烈的冲击。因此,这场军事改革对共和国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它以军事改革的形式埋葬了共和制,促使了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恺撒大帝     
公元前二世纪,罗马人在第二次战胜迦太基之后,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次胜利使很多罗马人大发横财,但是连绵不断的战争扰乱了罗马的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许多农民的财产被抢夺一空。政治家、军事将领和民众领袖相互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这时候出现了一位传  相似文献   

10.
盖约·马略是古代罗马杰出的军事统帅、著名政治家。公元前157年,马略生于意大利中部阿庇努姆附近的采列阿特村。马略出身于社会地位低微的平民阶层的被保护民家庭。他幼年未受过多少教育,从三十年代起投身行伍,从早年参加在西班牙所进行的努曼提亚战争中被提拔,到参加北非的朱古达战争时由副将上升为军事统帅,而权势日重。从公元前107年到公元前86年,前后七次当选为罗马国家的执政官,可以称谓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过渡时期的“呼唤时代风云的英雄”人物。马略作为古代罗马杰出的军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