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文武 《教育研究》2023,(10):22-32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教育价值满意度、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和转化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统一和促进,既有机会、过程和结果公平,也有区域、城乡和学校间的公平;既是教育正义的重要内容,也需通过推进教育正义来实现。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在受教育权平等基础上接受高质量教育、教育资源高质量均衡与高质量教育成效相促进、东中西部及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互转化促进的教育公平。推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就是不断努力提升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教育价值的满意度、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和转化促进的质量水平,不断努力提升教育机会、过程、结果公平和区域、城乡、学校间的公平及其相互促进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价值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不是一个社会学问题。教育的内在价值是促进入类的学习,这一价值是教育存在的理据和根由。社会理论赋予教育太多的外在价值,如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长期以来,教育的内在价值被外在价值遮蔽了,导致了教育的异化。彰显教育的内在价值既可以拯救教育自身,也有助于人类追求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3.
建立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教育价值观,使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统一于人的实践,以人为本恢复教育的人文性,以社会为依托促进教育的生产性,实现教育价值观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们为什么需要创造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造是人之为人、追求意义的需要,人通过创造活动实现自身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及创造教育的功利化,不仅损害了学生作为人之为人的内在品质和创造性,也损害了教育通过培养人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基于人性发展需求的创造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创造的欲望、发展人创造的才能、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培植人独立自主的个性、促进人性的完善与卓越。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它的本质与内在价值的反映,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范畴,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这是教育外在价值的体现,正确认识二者之间辩证关系,在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鲍宇 《宁夏教育》2006,(5):21-22
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反映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教育只有激发人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提高人的内在价值,增进个体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积极力量,实现它的社会价值。因此,教育价值是主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内在价值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外在价值,其内在价值的定位在于:为具有实践能力优势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其外在价值的定位在于:将认识方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内在价值是教育对作为主体自身所具有的作用或意义,包括自我保护、自我发展价值;教育的外在价值是教育对其外部事物所具有的作用或意义,包括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已有研究中,研究者更加注重教育经济价值等外显价值的研究,相对忽视教育的内在价值、人文价值等内隐价值的研究,凸显后者、提高教育的自主意识是当前教育价值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由注重对外在价值的追求,即所谓的社会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工具价值向更注重内在价值,即促进人的发展的人文价值转型。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语文教育的弊端,提出从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三方面来实现新课程所推崇的价值追求,使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好的结合,进一步促进语文教育的价值转型。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教育在教育价值取向上重视外在价值而忽视内在价值的现象 ,从教育价值入手分析其原因 ,并对当前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如何进行历史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教育价值问题是教育理论中最基本的课题之一,它的研究是一个关系到教育理论、教育评价、教育实践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领域。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教育价值的概念、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寻求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更好地推动教育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教学目的功利化?有人认为,“所谓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看作是培养为经济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造就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我们认为,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来看,教学目的功利化就是把教学看作培养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工具,把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内在价值作为实现教育外在价值的手段和工具,外在价值的重要性淹没了内在价值。在我国,教育长期以来注重教育的政治价值,忽视教育育人的价值,教学目的功利化已是不争的现实。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内的素质教育、教育主体性问题研究、完整性教育的探索等…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内在价值、根本价值;一是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这是教育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我们必须领会高中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明确教育基本价值.的一致性,避免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科学探究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等的培养,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以人为主体的事业,人是生命的主体、生活的主体,也是生产的主体。教育与生命、生活、生产相辅相成。只有基于生命的教育才会促进生命的发展;只有善待生活的教育才能享受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成效;只有服务生产的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与生命、生活、生产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育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中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综合化全人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我国高中教育在新世纪的深入改革与创新发展,需要确立其独特的价值追求。当前我国高中教育价值需求主要表现为功利化、单一化、短视化倾向,这不利于我国高中教育的科学发展。确立高中教育正确的价值追求,需要顺应新世纪对创新型、学习型、完满发展型人才需求的方向,使高中教育从短视的功利化教育转向长远的价值性教育、从升学与就业教育转向综合化全人教育、从比较人性的教育转向完满人性与美好人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育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教育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考试依次经历了从考试内容到考试结果的理性存在阶段、从价值判断到价值观念的主观认识阶段。在两个阶段中,存在客体价值与主体价值的分歧以及客观存在价值和主观认识价值的分歧。前者源于考试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分野,后者源于评价内容标准与价值判断标准的不合。当下,很难纯粹从技术或工具的层面完全消除教育评价中出现的功利化、应试化和唯分数等复杂问题,但可通过对价值分歧的探析,在科学价值论的普适性观照下,厘清教育考试问题的主要矛盾和调解思路,为考试的技术革新和实践操作提供理论靶向。为解决不同对象和状态间的价值分歧,应确立教育考试价值的一元性和多元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试论素质教育的教育价值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价值就是教育客体对人和社会的需要的满足。传统的应度教育和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对人和社会的需要的满足程度是不一样的。素质教育重新把人作为教育的中心,把人的价值作为核心价值,把教育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统一起来。素质教育在宏观和数量上,都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思路,关注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东西方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区别,它们主要表现为注重整体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超世取向与世俗取向;强调德治与强调法治(重教育、内在伦理与重管理、外在行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等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科学的人文关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本位”的价值定位,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内涵的人文关怀价值。是教育实效性不佳的重要原因。应从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统一的维度中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0.
赵艳平 《当代教育科学》2003,26(15):14-15,18
本文基于教育价值视角,对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反思,认为工具性价值取向已充斥整个教育。集中表现为:功利主义—外在目的对内在目的的僭越;理性主义—科学理性对人文关怀的凌驾;人力主义—人力资源开发对“成人”教育的代替。作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性要求建立“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实现教育的育人性和超越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