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察大鼠在热环境中进行力竭游泳运动后24h恢复期下丘脑细胞外液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变化特点与相互关系,为探索热环境下运动性中枢疲劳的产生和恢复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常温安静组、常温力竭组、高温安静组、高温力竭组,采集运动后4h、5h、6h、8h及24h微透析样品,并采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论:热环境下大鼠力竭运动恢复期下丘脑细胞外液5-羟色胺(5-HT)含量与常温力竭运动相比升高更加显著,介导核心温度的升高;而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降低,导致机体对热的耐受性降低;高5-HT浓度、高核心温度和机体低热耐受性的共同作用,加快中枢疲劳的发生,降低机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青  张蕴琨 《体育科研》2013,(3):46-49-60
通过微透析采样技术,观察大鼠力竭运动后恢复期不同时段纹状体细胞外液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及其代谢的动态变化,分析运动恢复期DA和5-HT的变化特点与相互关系,为探索运动性中枢疲劳和恢复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研究发现:力竭运动恢复期不仅大鼠纹状体DA、5-HT和5-HIAA的代谢恢复具有延迟性,其释放恢复也都具有延迟性,力竭运动后24h恢复仍未完成;力竭运动恢复期中大鼠纹状体细胞外5-HIAA含量变化与细胞外5-HT含量变化具有同步性,但变化没有5-HT显著;大鼠纹状体细胞外DA/5-HT显著低于安静水平,24h恢复期抑制性神经递质仍起主导作用;运动疲劳产生时纹状体细胞外DA和5-HT含量的变化较其总量变化更加敏感,提示使用微透析监控中枢细胞外液中DA和5-HT含量的变化可以更加敏感、可靠地评价运动性中枢疲劳。  相似文献   

3.
力竭运动恢复期大鼠海马5-HT含量及其代谢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力竭运动后不同时段海马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的动态变化,分析运动恢复期中枢抑制性单胺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及其机理.方法:大鼠进行一次性游泳运动直至力竭,并分别在安静状态下、运动后即刻、1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断头取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5-HT、色氨酸(Trp)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紫外比色法测定单胺氧化酶-A(MAO-A)活性.结果:力竭运动后海马Trp、5-HT、5-HIAA、MAO-A的变化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Trp、5-HT在运动后1小时显著上升,Trp在运动后12小时显著下降,5-HT则在12小时达到峰值.5-HIAA从含量、MAO-A活性在运动后12小时显著升高.各指标在运动后48小时均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结论:1)大鼠力竭运动后1小时海马Trp达峰值,促进5-HT的合成加快,中枢神经抑制过程明显,是运动性中枢疲劳产生的重要原因.2)大鼠力蝎运动后12小时海马5-HT和5-HIAA含量达峰值,提示:5-HT分解代谢具有滞后性.3)随着海马MAO-A活性升高,5-HT逐渐分解为5-HIAA,至运动后48小时5-HT的代谢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比例饮食限制对运动大鼠脑组织5-HT含量及其关键酶色氨酸羟化酶的影响,探讨饮食限制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关系;方法:以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建立不同限制饮食动物模型.实验分组为安静对照组(NC)、100%饮食运动组(100%DR)、70%饮食运动组(70%DR)、50%饮食运动组(50%DR)、30%饮食运动组(30%DR),每组8只,饮食限制时间为10天,运动方案为每天进行游泳训练30 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干区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采用RT-PCR分析脑干色氨酸羟化酶TPH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各运动组大鼠脑干5-HT含量均高于安静对照组,但仅有30%饮食运动组有显著性增加(P<0.05);2)5-羟吲哚乙酸含量表现为30%DR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DR组(P<0.05);3)大鼠脑干区TPH mRNA的表达水平显示,30%DR组显著高于NC组和100%DR运动组(P<0.05),与100%DR组相比,各限食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比例的饮食限制导致大鼠脑干5-HT和5-HIAA的生成增加,且增加量与饮食限制程度有关,其原因可能与饮食限制促进脑干TPH-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记录并观察大鼠在一次力竭运动过程及恢复期皮层运动区皮层脑电(Electro-corticogram,ECoG)的变化特征,揭示运动性疲劳形成的中枢机制。方法:通过神经电生理学皮层脑电记录方法,记录大鼠在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过程中及恢复期皮层运动区的ECoG,动态分析运动性疲劳形成和恢复过程中ECoG频率谱、功率谱的变化特征。结果:大鼠在一次性运动疲劳的形成和恢复过程中ECoG特征会发生显著变化,运动状态下ECoG功率谱总功率显著高于安静状态(P<0.05),在6~9Hz频段出现密集的高能量分布;大鼠疲劳状态下运动ECoG功率谱频率分配与非疲劳状态下运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δ波比例显著增加,而α波比例显著下降(P<0.05)。力竭即刻频率分配与运动前安静状态差异显著,表现为δ波比例显著增加,θ波比例显著下降(P<0.05),但在30min恢复期后,频率分配恢复至运动前的状态;在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ECoG功率谱重心频率逐渐向低频迁移,在力竭前10min显著低于运动前水平(P<0.05),当运动停止后,重心频率即向高频迁移,30min即恢复至运动前水平。结论: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累积的过程,大鼠ECoG在运动性疲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均伴随着δ节律比例的显著增加,提示,慢波δ节律可能是运动性疲劳的重要中枢机制之一。同时,运动疲劳所导致的ECoG变化恢复非常迅速,运动停止后短时间内(30min)即能得到有效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急性运动和热预处理后急性运动对大鼠股四头肌热休克蛋白(HSP)70 表达影响的时相性变化和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探讨HSP70对急性运动大鼠股四头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和股四头肌HSP70表达的应答性反应.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室温安静组、室温运动后即刻组、室温运动后3 h组、室温运动后24 h组、热预处理安静组、热预处理运动后即刻组、热预处理运动后3 h组、热预处理运动后24 h组.热预处理组在恒温干燥箱进行热暴露处理(直肠温度达到(41.5±0.5)℃,持续15 min).安静组大鼠在热预处理24 h后对股四头肌进行取样.运动组大鼠在热预处理24 h后进行急性跑台运动(速度为25m/min,坡度为0°,时间为60 min),分别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 h、运动后24 h对大鼠进行股四头肌取样,检测HSP70蛋白表达量、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大鼠急性运动后两组大鼠运动后即刻HSP70蛋白表达有上升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h显著增加(P<0.05),24 h后回降,室温组与基础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热预处理组仍显著高于基础水平(P<0.05),在变化过程中热预处理组HSP70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室温组(P<0.05);室温组和热预处理组大鼠急性运动后即刻股四头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3 h后活性降低,但显著高于基础水平(P<0.05),24h后回降到基础水平.在变化过程中热预处理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室温组(P<0.05);室温组和热预处理组大鼠运动后即刻股四头肌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3h后热预处理组MDA含量恢复至基础水平,室温组含量减少,但是仍显著高于基础水平(P<0.05),室温组24 h恢复至基础水平,在变化过程中热预处理组较室温组MDA含量降低速率快(P<0.05).这些发现表明急性运动可以诱导HSP70表达增加和热预处理后进行运动可以产生HSP70表达的累加效应.诱导HSP70大量表达可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机体运动时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7.
运动预处理对力竭运动诱导的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SD大鼠运动预处理模型和一次性力竭运动模型,探讨运动预处理对一次性力竭运动诱导的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力竭运动组(EE组),运动预处理组(EP组),EP组进行持续4周的中等负荷游泳训练后,EE组和EP组负自身体重的3%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和Bax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EP组大鼠海马的Bcl-2阳性表达强度显著升高,EE组大鼠海马的王Bax阳性表达强度显著升高;结论:1)一次性力竭运动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2)运动预处理能减少力竭运动诱导的大鼠海马细胞凋亡;3)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对运动引起的细胞凋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递增负荷训练和力竭运动对大鼠血液生物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组、训练运动组。后两组进行跑台运动至力竭后即刻取血测定血糖和血乳酸以及血清MKA、LDH、GOT和CK。结果表明:(1)与运动组相比较,训练运动组力竭运动时间有延长趋势,说明训练能提高大鼠运动能力。(2)与安静组相比较运动组力竭运动后血糖显著降低,血清LD、MDA、CK、COT和LDH都显著升高,揭示大鼠长时问运动由于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而导致力竭。(3)与运动组相比较,训练运动组血糖降低和血乳酸升高的程度显著减小,训练运动组血清MKN、CK、COT、LDH升高的程度有减小的趋势。本研究结果显示,训练能提高机体运动能力,主要是通过抵抗机体中枢疲劳的产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沙苑子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海马、间脑5-HT及其相关代谢物的影响,为沙苑子作为运动保健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D雄性大鼠24只,体重190 g~230 g,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6只、一般训练组6只、强化训练组6只、强化加药组6只,进行7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于第8周始运动后即刻取材,运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大鼠脑组织Trp含量,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海马、间脑5-HTP、5-HT、5-HIAA含量.结果:1)实验大鼠海马、间脑组织Trp、5-HTP、5-HT含量在耐力跑台运动后增加;随着强度的加大和时间的延长,Trp、5-HTP、5-HT含量增加更为明显,进而加重疲劳程度,沙苑子组大鼠Trp、5-HTP、5-HT含量均显著下降;2)长时间耐力跑台运动后,实验大鼠海马和间脑5-HIAA含量虽高于安静状态和一般训练状态,但未见显著性差异,沙苑子可增强5-HIAA含量的升高.结论:运动可使机体5-HT代谢显著加强,尤其是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刺激后,中药沙苑子可通过抑制其合成前体,有效加速5-HT的分解,减少5-HT的积聚,既可推迟运动疲劳的发生,又可及时消除疲劳.  相似文献   

10.
郝喆  潘珊珊 《体育科学》2012,32(7):39-44
目的:探讨运动预适应(EP)对力竭所致心肌损伤的晚期保护效应中心肌εPKC表达变化。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力竭运动组(EE组)、晚期运动预适应组(LEP组)、晚期运动预适应+力竭运动组(LEP+EE组)。在EP模型基础上,用力竭跑台运动致大鼠心肌损伤。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的含量;用免疫印迹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εPKC定量与定位表达变化。结果:与C组比,EE组血清cTnI水平、εPKC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免疫反应阳性于心肌闰盘聚集;LEP组血清cTnI无明显变化,εPKC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免疫反应阳性于心肌闰盘聚集。与EE组比,LEP+EE组血清cTnI水平显著下降,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免疫反应阳性未在心肌闰盘聚集。结论:εPKC参与了EP对力竭运动致心肌损伤的晚期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国际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 千分之一秒的胜负都需要运动员付出极大的生理代价, 这就更加要求以科学合理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类的运动能力, 有目的地进行科学训练。下面就一些比较常用的生化指标的特性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如对训练的适应, 机能状态的评定, 实际应用方法等, 使运动训练更具科学性。本理论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感觉和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在篮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阐述,意在阐明感觉和知觉、注意、情感、意志是篮球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学地研究篮球教学的心理学内容,为提高篮球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philosophy of sport as a field of study in Japan, its history,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prospects, as part of a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sport philosophy. The Japan Society for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has been holding an annual sport philosophy conference every year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978. Nevertheless, the trends of sport philosophy in Japan have not been conveyed abroad. The language barrier between Japanese and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ool makes it difficult to spread our work on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question arises as to whether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in Japan has the same trends as thos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Is it reasonable to assume that it has different aspects and interests than philosophy of sport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We will also try to address these questions for our audience  相似文献   

14.
通过抽样调查对新疆10500名维、哈、蒙、柯、锡、塔、回7民族(简称“新疆7民族”)成年男、女身体素质8项指标的测试,进行研究分析,揭示新疆7民族成年人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和性别间所存在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运动即变化,太极即变化。太极拳即变化之拳。太极拳运动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中演练出来。太极拳以拳为形式,其目的在于要达到“太极”状态。拳是小“道”,“太极”是大“道”,习拳明理,以小“道”通大“道”,是太极拳最重要的意义。变化即是太极、太极拳最根本的意义。误解了太极拳“变化”的真意,只会将太极拳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study recorded the age, height, weight, and grip strength of 299 healthy adult males, representing college students newly enrolled in a body conditioning class, college athletes, recruit policemen and policemen. Analysis of the data showed that for men in condition and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study, grip strength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weight but not to height or age.  相似文献   

17.
以α-甲基苯乙烯和叔戊醇为原料,在催化剂磷酸的作用下合成产物1,1,2,3,3-五甲基茚满。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料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5g磷酸为催化剂,叔戊醇与α-甲基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3:1,反应温度50℃,产物收率达到32%。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