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运动训练负荷模式运动训练负荷是训练控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它主要包含两个内容,即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根据迄今为止的科学认识,一般地说,在训练中负荷强度起着主导作用,“没有强度就没有训练。”尤其在高级竞技运动训练中,重视强度已成为负荷发展的总趋势。加拿大学者博南指出:“研  相似文献   

2.
有效掌握运动员的生理负荷强度。尤其是比赛生理负荷强度是正确认识项目特点,科学评价训练负荷,优化训练手段的基础。是实施训练控制的重要环节,是科学训练的先决条件。多年来,许多从事女子曲棍球运动的训、科、医人员都致力于对强度监控手段和方法的探索和研究。研究者大多运用在大强度训练中变化显著的指标来评价训练负荷强度,目前主要有心率、血乳酸、血清CK、血红蛋白、尿蛋白等。而监控比赛强度的指标多集中在实时心率。虽然实时监控比赛心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优秀男子50km竞走运动员边爱国的训练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边爱国的训练始终重视有氧代谢负荷,通过加大混合代谢的负荷提高训练负荷的强度,促进专项负荷的提高,具有鲜明的特性;训练节奏呈明显的波浪型,运动量和强度安排合理;在有氧代谢负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混合代谢负荷强度,符合当前50 km竞走训练的趋势;赛前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安排合理,利于逐步形成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男篮运动训练负荷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荷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篮训练的负荷强度大大低于比赛实际,这是造成运动员比赛时体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证明训练时的间歇时间和间歇方式是造成训练负荷强度低的关键因素。建议在训练组织安排程序上必须有所突破,在间歇时间和方式上要随着活动距离的增长按活动性质逐渐增加间歇时间,这样有助于发展运动员承受比赛负荷强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运动负荷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负荷是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是控制训练过程的重要内容,是训练监督的重要指标。通常把运动负荷视为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大因素构成的。对运动成绩来说,负荷量是基础,负荷强度是关键。负荷量与负荷强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对立的。从训练全过程讲,欲想提高负荷强度,负荷量就应相对地减少;欲想增加负荷量,负荷强度就应相对地降低,两者呈相反波浪变动。这一变化是有规律的,一般地讲,训练准备期是以增加负荷量为主,竞赛期是以增大负荷强度为主,到休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训练负荷量度和负荷强度的内涵、性质、区别及其辩证关系。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专项竞技的需要和训练的周期节律性是影响运动员负荷的重要因素。经常分析这些因素,根据其变化及时调整训练负荷量度和强度,是实现对运动负荷科学控制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3 000 m障碍跑运动员李珍珠的冬训负荷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运动员的训练以混氧耐力训练为主,通过加大混合代谢的负荷来提高训练的负荷强度;运动员的训练节奏明显,负荷强度安排合理,在保持一定负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负荷强度,符合当前先进的障碍跑训练的趋势;各项训练计划如期完成,运动员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得以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胡刚军训练负荷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马拉松运动员胡刚军的训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胡刚军的训练始终抓混合代谢负荷的比例 ,通过加大混合代谢的负荷来提高训练的负荷强度 ,促进专项成绩的提高 ,具有鲜明的特征 ;胡刚军的训练节奏明显 ,负荷强度安排合理 ,在保持一定负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负荷强度 ,符合当前先进的长距离跑及超长距离跑训练的趋势 ;胡刚军的赛前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安排合理 ,调控得当。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田径速度力量项群运动负荷控制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多年训练过程中一般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所占比重,随着训练年限和竞技能力增长而趋于递减,但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所占比重则趋于递增。年度训练过程中的准备期训练重点集中在发展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专项技术训练等方面,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几乎平行发展并呈现出渐进性递增特征,其中负荷强度一般控制在80%-90%最高成绩水平上。比赛期的负荷量约下降20%,但负荷强度上升10%。而过渡期则表现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同时下降的特征。小周期训练过程中的赛前小周期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有所降低但负荷强度却有所增加的特征,而且负荷强度在赛前2周左右达到最高水平,其中大强度训练的持续时间约为10.5天-21天,其比例约占赛前训练总负荷的10%-30%左右,最后一次大强度训练高峰出现的时间一般距离比赛日之前5天-12天。  相似文献   

10.
抗阻力训练强度与肌纤维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影响运动成绩的训练因素是很多的,但其中抗阻力训练强度(%1RM)诱导的细胞,分子发生生理性变化是重要的因素.文章综述和分析抗阻力训练对肌纤维产生的适应.当抗阻力训练负荷强度达到18%~35%1RM,即可诱导肌细胞发生肥大反应,而肌纤维类型间的相互转变可能和抗阻力训练负荷强度无关.横向分析优秀举重运动员,表明肌纤维TypeⅡ肥大程度增加最为明显,其抗阻力训练负荷强度在80%~95%1 RM.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自己训练实践,认为青少年中长跑运动技术水平较高,寻求科学的训练和恢复、负荷强度与负荷距离,适宜的选择最佳负荷强度与负荷距离使训练效果更有实效性,是进一步提高我国青少年中长跑运动水平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短跑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的激烈对抗和赛事的日益频繁,对运动员连续承受大负荷比赛与训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强度训练已成为当代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的重要体能训练特点。训练负荷的安排是以强度作为训练负荷的灵魂,但值得注意的是,训练负荷的增大须在完善恢复措施的保障下进行,恢复是高质量训练的保证也是训练的延续。因此如何科学地把握短跑的训练过程,以实现训练效益的最大化,就必然成为训练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赵鹏 《体育科研》2013,(5):67-71
目的:对国家男子举重队重点队员在2012中国举重锦标赛(奥运选拔赛)和奥运备战赛前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总结现有的赛前训练的模式,为教练员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反应、修订训练计划和调整训练负荷、保证运动员在大赛前机能处于良好状态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男子举重队2012年奥运选拔赛和备战奥运的赛前期,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国家队5个重点级别,6名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控。结果:奥运选拔赛前的训练模式为赛前第2周训练强度和负荷达到最大,之后训练强度和量缓慢降低。奥运备战赛前的训练模式是大强度大负荷周与小强度小负荷周交替出现,总体呈下降趋势。选拔赛的赛前模式优于奥运备战的赛前训练模式。结论:两次赛前训练结果比较发现,锦标赛赛前训练模式优于奥运备战赛前训练;训练强度起始较大随后缓慢下降,整体训练负荷较稳定的训练可以保持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的生理机能的稳定,同时提高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增强竞技状态;强度中等、训练负荷较大且整体训练量呈波动趋势的训练易于给运动员造成一定的身体不适,引起运动疲劳的积累,导致赛前竞技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高原训练构成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是训练的量和强度。以往高原训练失败的原因,大多将其归咎于缺乏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进行科学的控制以及强度控制不当所致。Mester(2003年)对近15年来国际上150项高原训练研究结果的分析认为,迫切需要建立评价高原训练时的个体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科学指标。因此,为探讨高原训练个体负荷强度、负荷量的监控手段,促进个性化的高原训练,通过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3周高原训练的研究,找出高原训练的负荷规律,希望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在高原训练的负荷安排、科学监控以及个性化的训练方面,提供科学的理论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篮球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问题作一次全面的综述。旨在让广大教练员进一步了解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情况,以便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控制训练过程,使训练科学化。一、关于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传统的训练观点认为,要提高运动成绩,就必须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中国女排能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也正是得益于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无数实践证明:竞技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加大训练负荷的条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竞走队训练析耐力项群的负荷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备战雅典奥运会我国竞走队的训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竞走运动员未能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主要原因是训练中负荷强度过小,身体的各种机能不能适应激烈比赛时大强度的要求;各训练阶段在训练负荷尤其是负荷强度安排上相互脱节,造成训练效率低下;随着比赛竞争程度的加剧,在训练手段、方法不断改进的同时,运动负荷不断增加。而增加训练强度,经常采用超过比赛速度(短程高速)的训练,是耐力性项群的主要训练特征。  相似文献   

17.
力量是最基本的身体素质之一。通过力量训练能够提高力量素质、肌肉体积、肌肉耐力、身体爆发力。然而不同力量的训练方式和不同的训练负荷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力量训练的强度控制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本文主要从肌纤维类型、(强度)负荷--速度--力量统一体、训练目标阐述力量训练强度控制的重要性,提出针对不同训练目标的一般性强度方案。  相似文献   

18.
“平均强度”是指训练的某一阶段中各负荷强度变量的平均值。它反映训练负荷强度的平均水平,以及某阶段每一瞬时的强度变量的实际水平。实践证明,采用“平均强度”的训练控制是游泳训练的有效方法。但如何进行“平均强度”训练未见专门论述。为此,笔者通过对女子仰泳运动员张志欣(原国家集训队队员)的多年、全年、阶段训练,谈谈如何运用“平均强度”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19.
过强度关 “过强度关”中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掌握运动员的最佳训练负荷或者说是训练量,由于训练强度高,运动员体内的潜能很容易被挖干,如果不注意随时调整训练负荷,运动员就会出现过度疲劳甚至完全垮掉——现在是通过血乳酸和尿素氮测试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在当时掌握最佳负荷完全靠教练员的经验和运动员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运动负荷及其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什么是运动负荷?构成运动负荷的因素有哪些? 运动负荷是指由于训练因素的刺激使运动员机体所承受的生理、心理的负担。 这里所讲训练因素即通常所讲的运动量,亦称外部负荷。 构成外部负荷的因素有负荷数量、负荷强度、负荷时间和负荷密度(见左图)。 何谓负荷强度?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