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金发  刘翌 《科研管理》2002,23(4):11-15
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日益重要,但是,现有的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很少考虑企业治理结构因素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的分析表明,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企业经营持股水平的提高,具有强烈支持企业创新意愿的机构投资的引入、董事会规模的缩小、外部董事数据的增加,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立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责分离都有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提出了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治理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2.
面对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有效整合内部治理和外部规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基于制度规制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以2009-2014年45家重污染行业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董事会治理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本身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呈正向影响,董事会治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呈正向显著影响,且董事会治理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中呈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面对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的客观现实,并举外部环境政策落实和提高董事会治理水平,对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实现提质增效和减污排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结构和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负债结构三个方面研究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市场结构、治理结构和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因素市场结构和内部因素治理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同市场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关系,提出在寡头垄断的市场条件和组织控制的治理模式相适应时,企业技术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技术推动和企业家个人偏好型;在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和市场控制的治理模式相适应时,企业技术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市场需求拉动型。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显示:中国百强上市公司治理中其“董事会责任”的治理水平有所下降,其得分之低,以及与2005年相比处于下降趋势,值得特别注意。在运用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价值前100名的数据资料,从董事会治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分析找出董事会治理结构中影响公司价值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对如何改善董事会治理结构和如何提高公司价值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实证研究未能完全证明企业创新投入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关系,说明企业创新投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董事会资本理论,提出董事会资本对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未来价值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以我国2014—2017年上海和深圳A股上市公司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并验证董事会资本对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未来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董事会人力资本正向调节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未来价值关系,调节强度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其调节作用主要受到董事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董事会团队异质性不具有调节作用;董事会社会资本正向调节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未来价值的关系。董事会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主要受到董事会政治资源的影响,董事会间联系不具有调节作用。研究为分析企业创新投入与企业未来价值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RD增长悖论",丰富了技术创新和董事会资本的理论研究。研究结论可以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科学性、甄选有助于企业发展的董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2010—2015年421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考察多元化经营、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多元化程度的企业,其股权集中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基金持股对多元化程度高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阻碍作用;多元化程度高的企业董事会规模与技术创新型呈显著正U型关系;不同多元化程度的企业,其股权激励与薪酬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因此,公司治理应该与多元化程度相匹配,只有采取灵活的公司治理,才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以2010—2013年中国技术密集型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董事会网络位置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并检验了产权性质与创新环境对以上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董事会网络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相比国有企业,董事会网络位置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促进效用更显著;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相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董事会网络位置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提升效用更显著。结果表明,董事会网络位置、产权性质及创新环境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已被国内外学者关注和探讨,而鲜有研究考虑同行社会责任水平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信号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研究了同行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明星的治理水平和产出水平对私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通过对16个行业的CSR明星和3546家私营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同行CSR明星的治理水平负向影响私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但其负向影响程度随着私营企业创办者社会地位的提高而减弱;同行CSR明星的产出水平正向影响私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其正向影响程度随着私营企业创办者社会地位的提高而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为以上结论提供了更好的证据支持。研究进一步深化了现有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前因研究和同行企业社会责任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军  刘莉 《中国软科学》2006,(11):101-108
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业绩有重要影响。鉴于前人大多研究董事会某一特征与业绩的关系,而且没有考虑市场结构和股权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本文以竞争性市场结构下的上市公司为对象,综合研究董事会规模、结构、会议频率、激励四方面特征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并考虑不同股权结构下董事会特征和公司业绩的差异,及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差异,由此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美芬 《科研管理》2019,40(5):233-243
创新绩效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水平的有效标准,高管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是高管政治联系不是直接作用于创新绩效,而是借助于董事会治理行为。本文构建了“高管政治联系→董事会治理行为→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模型,对2009-2013年我国深市民营上市公司3065个有效观测值采用非线性检验方法验证董事会治理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政治联系和董事会治理行为呈非线性倒U型关系;董事会治理行为和创新绩效呈现非线性对数关系;在高管政治联系和创新绩效间董事会治理行为具有非线性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对民营企业完善创新机制、提升创新效率以及政府制定监控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Policy》2023,52(8):104837
Global productivity growth has either stagnated or declined, despite continu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with the rise of knowledge-intensive intangibles that arise from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stock (R&D activities). Understanding the root causes of this paradox in the context of growing economies requires an investigation of whether local knowledge diffusion can explain firm-level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including key constraining factors like sources of financing or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Using financial data of 7970 Indian firms over a 20-year period and clustering firms across industries, we assess the impact of R&D stock that is external to the firm through estimating both within (intra) and between (inter) industry spillovers. We find that both R&D and non-R&D-performing firms benefit from ‘between industry’ spillovers. We further show that firms with better access to finance achieve higher productivity, not only through their own R&D capital stock but also via both types of industry-level knowledge spillover. We allow for the two key 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spillovers namely import intensity and FDI. While import-intensive firms experience lower productivity, FDI mitigates this adverse productivity effect across knowledge-intensive exporting firm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financially unconstrained firms and firms with greater corporate board connectedness derive positive industry-level spillover effects, reflecting intra- and inter-industry as domestic spillover or local value-chain effect in the literature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3.
周春梅 《科研管理》2017,38(7):9-16
经济新常态下,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文章以2010-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就探索式技术创新、开发式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检验,并重点对经理人薪酬契约在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治理效应及其治理范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显示:技术创新过程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创新投入并不必然带来企业绩效提升;经理人薪酬契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在开发式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中发挥积极的治理效应,但对探索式技术创新行为经济后果的治理效应并不尽如人意。在探索式技术创新投入强度较大的情况下,高额的经理人货币化薪酬甚至会恶化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代理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利用2007—2014年间我国沪深两市67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强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研发投入在董事会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在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价值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说明研发投入是董事会治理提升企业价值的一种传导机制,但没有证据表明研发投入在董事会独立性与企业价值之间起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杜龙政 《科研管理》2006,40(12):243-252
创新治理视域下创新董事作为创新治理的主体,其内涵为“专家+董事+授权”。本文首先通过数学建模,形成创新董事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的企业创新能力模型;然后采用德尔菲法提炼出影响创新董事发挥作用的八个因素,继而以创新董事为潜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董事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均与创新能力正相关,创新治理的关键是对创新者“赋权”,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逻辑是“创新治理→科技+权力的结合→创新制度供给→创新能力提升”。故企业应设立创新董事,进行硬授权、给予话语权,构建创新驱动的制度环境。为实现企业由“生产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国企须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变,民企须从“控制型”向“授权型”转变。  相似文献   

16.
董事会行为、公司治理与绩效: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证券市场2005年公布的指标股为研究样本,以2000~2005年为数据采集区间,用董事会会议频率表示董事会行为,实证分析了董事会行为的决定因素、董事会行为与前期、当期和后期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行为与其独立性密切相关,独立性越强的董事会会导致较高强度的董事会行为,而外部董事的声誉激励制度和机构投资制度对董事会行为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董事会行为与前期公司经营业绩显著负相关,与当期、下期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行为是一种事后的"灭火装置",而不是事前治理的措施;市场对积极的董事会行为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17.
娄祝坤  黄妍杰  陈思雨 《科研管理》2006,40(12):202-212
既有企业持现文献主要关注企业整体的现金持有水平,忽视了现金在企业控制链上下游分布状况的重要影响。以2009-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考察现金在母子公司间的分布与集团整体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在集团整体持现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现金在母子公司间分布越分散(子公司持现比率越高),集团整体创新绩效越差。相对非国有产权,国有产权会加剧集团现金分散配置对创新绩效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集团母公司股权适度集中、股权制衡、董事会独立性和管理层持股等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能够减轻集团现金分散配置对创新绩效的不利影响,但这些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集团中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论对集团现金资源配置和创新管理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