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了大运动量训练期8名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应激激素、焦虑水平及主观强度感的变化。研究过程中,每周安排11次大运动量训练,共进行2次实验,每次3个取样点(运动前、即刻和次日晨)。结果显示,两次取样时期次日晨ACTH水平较运动后即刻明显降低;C水平在第二次取样运动后即刻水平和次日晨水平明显高于运动前的,并且该时期运动后即刻C水平也明显高于第一次取样时期运动后即刻水平;E水平在第二次取样运动后即刻水平明显高于第一次取样运动后即刻的,且次日晨该激素水平也明显高于第一次取样次日晨的;血浆β-END水平在第二次取样运动后即刻水平明显高于运动前,也高于第一次取样运动后即刻,第二次取样次日晨该激素水平均低于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水平,同时低于第一次取样次日晨的;血清NE水平变化与β-END水平变化类似;而RPE等级和焦虑水平在两次测试中呈现出运动后即刻水平高于运动前和次日晨的趋势,但不明显;RPE等级与诸多应激激素之间存在着弱相关关系。这预示着,在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工作中欲采用简单易行的显示身体机能的外部指标来表现不易测到的内部变化还需努力。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对散手运动员生化指标的监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散手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采用血尿素、肌酸激酶、血睾酮、皮质醇、血睾酮/皮质醇等生化指标.监控散手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水平。结果:在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后,运动后即刻CK值、BU值、T值和C值都有较大幅度升高.与集训前安静时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b小于安静时值,但无显著差异;次日晨CK值和BU值与安静时相比虽然均高于安静值,但无统计学意义;次日晨CK值、BU值、T值和C值仍高于集训前安静时值,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次日晨恢复值与运动后即刻相比CK、T值、C值有显著性下降(P〈0.05).次日晨的BU值比运动后即刻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生物化学手段能客观、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身体机能的变化.为教练员及时调整运动训练.避免运动损伤,尽早诊断运动疲劳,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大强度训练课前、训练后即刻及训练后次日晨的血红蛋白、血睾酮、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和血睾酮在训练后即刻明显下降,训练后次日晨又明显恢复,但仍未恢复到安静水平;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在训练后即刻明显升高,训练后次日晨又明显下降,但仍未下降到安静水平。提示训练内容比较合理,训练后队员机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疲劳,训练后次日晨疲劳明显恢复,队员能够适应当前训练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4.
摔跤运动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长,但与亚洲乃至世界水平相比一直有很大差距。摔跤是我省的重点项目,曾为国家队培养出一批优秀摔跤运动员,为进一步认识摔跤运动员在大强度训练课前后部分生化指标变化的特征,作者对训练当日晨、训练前、讪D练后即刻、次日晨、再次日晨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跟踪研究,旨在为教练员科学安排训练负荷和恢复时间提供理论依据。1对象与方法是.且研究对象安徽省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八名,平均年龄20.2土3.4岁,平均身高亚.71士0.12m,平均体重65.1士6.3kg,平均训练年限6.0土2.2年,其中全国前三名两…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生理生化监控评价中国跤运动员高强度专项体能训练的效果,了解运动员对高强度专项体能训练负荷的承受及恢复情况,加深对中国跤运动员体能问题的认识.方法:对16名优秀中国跤运动员进行为期两周的高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分别在一次高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前周一晨起安静、运动后即刻、次日晨、一周高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后晨、两周高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后晨测试血BU、CK、T、C、Hb和RPE等指标.结果表明:1)一次高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后各生理生化指标运动后即刻变化明显,次日晨基本恢复,运动员机能状态良好,恢复快,没有出现疲劳.2)一周高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后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不显著,运动员产生训练适应,具有良好竞技状态.3)两周高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后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显著,运动员机能下降,出现过度训练,提示连续高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后应及时采取调整和恢复措施,避免疲劳累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拳击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前后生理生化指标、心理学指标和HRV指标的变化,多维度监测拳击运动员的运动疲劳。方法:本研究以6名优秀拳击运动员为对象,分别在4周赛前训练阶段开始前和结束后(大赛前6周至大赛前2周)的调整休息次日晨空腹采肘静脉血,测量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睾酮、皮质醇浓度,并在采血当日测量清晨醒后晨脉和心率变异性,在早饭后填写运动心理疲劳问卷(ABQ)。结果:(1)4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血清睾酮、睾酮与皮质醇比值较训练前显著降低(-38%、-52.7%,P<0.01),血清皮质醇和晨脉均显著升高(+32.4%、+20.4%,P<0.05);(2)ABQ调查显示,4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成就感降低、运动的负评价、心理疲劳Z加权总分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P<0.05、P<0.01);(3)心率变异性分析显示,4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lnLF、LF/HF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四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优秀拳击运动员机体运动疲劳以机体合成代谢小于分解代谢、心脏承受训练负荷能力降低为特点,运动心理疲劳加剧以成就感降低、运动的负评价升高为特征,lnLF、LF/HF升高提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失衡倾向于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生理生化、心理指标与HRV结合可较全面监测拳击项目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7.
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核心力量与一般力量训练监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名女子公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核心力量和一般力量训练后即刻和次日晨的CK和BU进行测试.研究表明,与最初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相比第4周训练后即刻运动员的CK和BU值显著下降,次日晨CK和BU也较大幅度地下降.一般力量训练发展运动员的力量耐力与速度力量.训练后即刻CK和BU随着训练的进行呈现下降趋势,次日晨运动员的CK和BU值较低.在训练中测试血乳,结果表明力量耐力训练乳酸堆积较高时,运动员的动作完成时间并没有因为负荷增加而延长;快速力量训练后即刻乳酸积累较高,经过间歇血乳酸值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中长跑专项男运动员40人参加了本项研究。中跑-800m最大速度跑。长跑-5×1000m最大速度跑(间隔10min)。上述运动负荷强度测试前至完成后按规定时间分别采血各20ul,即刻测定血尿素和血乳酸含量。从结果看运动员完成相应负荷运动后即刻至次日晨,血尿素及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01),表现出与运动强度和负荷量的高度相关性和个体差异。中长跑专项运动员运动后血尿素及血乳酸峰值的出现时间至次日恢复情况各具特点,具有一定的项目特征。5×1000m间隔跑血尿素为最大值。次日晨均值高于安静值。800m跑血乳酸值为最高值,次日晨均值接近安静值。根据测定结果,血尿素与血乳酸指标的联合应用,能较准确地指导运动负荷和强度的安排,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疲劳程度及日后恢复情况,从而科学地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复冷热水交替浴(CWT)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后身体机能的影响。方法:将16名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随机分成CWT组和对照组(CON),每组8名。两组运动员均参与两周体能训练,每节训练课后分别采用CWT或静态休息作为整理活动,其间动态检测运动员的主观疲劳度、运动能力和代谢指标,评价运动员机能恢复情况。结果:在主观感觉上,CWT组在每周最后一节训练课后即刻、下一周周一上午训练前肌肉酸痛感和全身自感疲劳度均明显低于CON组(P<0.05),两组运动员经过周末休息后肌肉酸痛和全身自感疲劳度均明显改善(P<0.05);在运动能力上,CWT组静蹲成绩在每周最后一节训练课后即刻明显优于CON组(P<0.05),两周训练结束后即刻立定跳远成绩明显优于CON组(P<0.05);经过周末休息后,CWT组立定跳远与静蹲成绩没有显著性改变(P>0.05);在机体代谢水平上,随着两周大运动量训练,血清肌酸激酶(CK)浓度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周训练后,CWT组血清尿素氮(BUN)浓度明显低于CON组(P<0.05)。结论:CWT能缓解羽毛球男子运动员连续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感和全身自感疲劳度,能延缓立定跳远和静蹲能力的下降,可能降低体内蛋白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训练课RPE对自行车短距离项目场地专项、素质力量和公路有氧训练课的负荷水平进行监测,比较不同水平、不同性别运动员的评分差异。方法:上海自行车队短组运动员8名,其中男子6名,女子2名。赛前4周共完成16节场地专项训练课、8节素质力量训练课和7节有氧训练课。采用Borg的11分量表对运动员单节训练课的自感劳累水平进行评分,训练课RPE由RPE乘以训练课时间进行计算,分别统计单日及每周训练课RPE(sRPE)总和。采用Pearson相关对单日sRPE与次日晨尿PH和SG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总sRPE在赛前4周逐渐下降,场地专项和素质力量训练sRPE分别在第3周(W3)和第2周(W2)达到较高水平,4周期间有氧训练sRPE维持在较低水平;后两周3组运动员sRPE总体上表现出E-Female>N-Male>E-Male的变化趋势;仅女运动员的尿比重(SG)与sRPE存在低度相关,其它指标均未见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训练课RPE是评价自行车短距离项目训练内部负荷的有效指标,但会受运动员不同运动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摄入糖加蛋白质运动饮料对男运动员一次抗阻运动后血液雄激素应答的变化,探讨糖加蛋白质补充对急性抗阻运动恢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18名男子力量项目运动员在一次抗阻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分别摄入糖加高蛋白饮料(HP组=6人,糖∶蛋白质=3∶1)、糖加低蛋白饮料(LP组=6人,糖∶蛋白质=6∶1)或纯糖对照饮料(C组=6人)。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 h和运动后次日晨采集血样,测定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脱氢表雄酮硫酸盐(DHEAs)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果相同时间点各组的T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C组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 h和运动后次日晨的FT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同时间点的HP组和LP组的FT水平(P<0.01,分别);LP组运动后即刻的FT水平明显高于HP组的FT水平(P<0.05)。C组运动后即刻的DHEAs水平明显低于HP组的DHEAs水平(P<0.05),次日晨的DHEAs水平明显低于HP组和LP组的DHEAs水平(P<0.05,分别)。C组次日晨的SHBG水平明显低于HP组和LP组的SHBG水平(P<0.05,分别)。结论摄入糖加蛋白质比例为3∶1和6∶1运动饮料能促进男性力量项目运动员抗阻运动后机体组织同化作用,能促进机体运动能力的恢复和提高。摄入糖加蛋白质比例为3∶1的运动饮料更有利于运动后疲劳的恢复和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8名浙江省女子皮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4名运动员参加1周两次核心力量训练,另外4名运动员不参加核心力量训练。对其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后即刻、次日晨、周日晨和第一周周日清晨安静时的CK和BU进行测试。研究表明,与第一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相比第四周训练后即刻运动员的CK值显著下降,次日晨CK也较大幅度地下降,周日晨CK恢复到第一周清晨安静值的水平;而BUN却并没有显著性的变化。在针对性间歇训练中测试血乳酸,结果表明在第四周训练后血乳酸堆积有显著的上升。  相似文献   

13.
马拉松运动是典型的以有氧代谢为主的周期性运动项目,本文以参加大运会香港女子马拉松运动员12人为研究对象。不同训练课训练手段为800m×6组最大速度训练,组间休息45s;18000m×3组专项速度耐力训练.组间休息8min;训练前后按规定时闰采指血测定血尿素和血乳酸含量。结果发现:两种不同训练手段训练后即刻至次日晨,血尿素及血乳酸水平均高于训练前安静值,表现出与训练手段的高度相关性和个体差异性。可见,用血尿素指标科学化监控马拉松耐力训练是可行的,用血乳酸指标科学监控马拉松速度耐力训练是可行的.用血尿素与血乳酸指标综合监控训练负荷和强度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4.
观察15名男子古典摔跤运动员进行三周大强度专项训练对迟延性肌肉酸痛(DOMS)炎症反应的影响。第一周每日评定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和肌肉酸痛程度,并分别在第一周的第一、三、五天和三周的第七天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及白细胞介素(IL 1β,6,8)水平。研究发现:第一周RPE从训练开始便出现显著升高,肌肉酸痛程度则第三、四、五天出现显著变化,第七天均恢复。CK、IL-6也均出现显著升高,IL-1β、IL 8则无显著变化。连续三周训练只有IL-6持续显著变化。提示:长时间大强度专项训练没有使DOMS症状加重,炎症反应也没有进一步恶化,机体已经对训练产生适应。  相似文献   

15.
孙绍鹏 《精武》2012,(7):25-26
摔跤是最古老的格斗技术之一,也是人们最钟爱的一种力量运动,其主要分为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两种,本文主要来分析一下影响自由式摔跤的重要技术,增强在现代竞争中的取胜几率,作为自语式摔跤的关键技术——连贯技术的方法对提升运动员的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自由式摔跤的基本形式要求要求开始,对其训练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技艺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后部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为动态掌握训练强度、调整训练计划、进一步指导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大强度训练后即刻Hb值、T值与安静值相比都显著降低(P<0.05),次日晨起值明显恢复,与安静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即刻CK值、BU值与安静值相比显著升高(P<0.05),次日晨值有明显恢复,但仍显著高于安静值(P<0.05)。  相似文献   

17.
运用PRO(尿蛋白)指标系统跟踪12名、世居平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为期6周、海拔1773—2502m高原交叉训练的全过程,研究不同高度的高原交叉训练对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后与次日晨UTP(尿总蛋白)浓度、夜尿蛋白排泄总量及运动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交叉训练初始2周,运动员运动水平比平原低,但UTP浓度与夜尿蛋白排泄总量均比平原显著提高。2)从1773m上到2100m,PRO指标变化不明显。3)从1773m到2502m的交叉,高原环境对运动员机体刺激深刻,PRO指标变化显著。但通过交叉训练,运动员不但能够完全适应,而且运动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的影响。对象与方法:运用实验法,以16名广东省男子自由式摔跤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将其分别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干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力量训练,实验组进行功能性力量训练,实验前后分别测试所有运动员的膝关节等速肌力,选取峰值力矩(PT)、异侧同名肌比值(PTR)和同侧屈伸肌比值(H/Q)指标比较分析功能性训练在提高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下肢力量素质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运动员经过功能性力量训练,等速肌力测试在角速度60°/s和240°/s状态下,下肢双侧屈肌PT和伸肌PT较实验前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屈伸肌PTR及左右侧H/Q也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对照组运动员经过传统力量训练,等速肌力测试在角速度60°/s和240°/s状态下,下肢双侧屈肌和伸肌PT值较实验前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但是左右侧H/Q及屈伸肌PT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实验后在角速度60°/s状态下,实验组运动员膝关节两侧伸肌PT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两侧屈肌P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角速度240°/s状态下实验组左侧伸肌P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右侧伸肌PT值虽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左右侧的屈肌PT值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运动员的屈伸肌PTR及左右侧的H/Q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功能性训练可以显著提高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下肢肌肉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素质,在最大力量训练效果方面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差异不大,但是在快速力量方面提高效果要更好;功能性力量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异侧同名肌比值和屈伸肌比值,对改善运动员两侧肌肉力量不对称和同侧屈伸肌力量不对称方面效果也比传统力量训练效果更好,对运动员膝关节肌群肌力的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生化监控评价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大强度专项体能训练的效果,了解运动员对大强度专项体能训练负荷的承受及恢复情况,加深对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体能问题的认识。方法:对12名辽宁省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一天大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分别在一次大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前周一晨起安静、运动后即刻、次日晨测试血红蛋白、血睾酮、血尿素、肌酸激酶指标。结果:各生化指标在运动后即刻变化明显,次日晨有明显恢复,运动员机能状态良好,恢复较快,没有出现疲劳。  相似文献   

20.
优秀帆船运动员训练前后的心电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18倒优秀帆船运动员出海训练前、训练后3小时,及次日晨的心电图,发现一次出海训练即可引起运动员的心电图改变。为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早搏、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改变等。大多数运动员次日晨可恢复至训练前。说明帆船运动的出海训练负荷较大,对运动员的心脏有较大影响。因此应加强帆船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的医务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