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引发了关于课程问题的世界性讨论,引起了当代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的巨大变化,并给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具有强烈批判性和反传统色彩的理论框架,它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后现代课程观涉及的内容极广,本文仅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对其予以评析,提出若干疑问,并阐明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多尔关于课程的基本观念与基本原理,代表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特点,对我国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其基本的观念表现在:目标、计划、目的、权威的角色、发展实践性、利用自组织、隐喻和叙述方式、评价;基本的原理表现在:丰富性、循环性、关系性、严密性。面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资源、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使命、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有着新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尔关于课程的基本观念与基本原理,代表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特点,对我国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其基本的观念表现在:目标、计划、目的、权威的角色、发展实践性、利用自组织、隐喻和叙述方式、评价;基本的原理表现在:丰富性、循环性、关系性、严密性。面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资源、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使命、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有着新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美国后现代运动的兴起,课程理论革新的出现是对美国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一次深刻的革命。多尔是后现代课程的集大成者。通过对多尔后现代课程思想的解读,我们尝试对其进行"扬弃性"的吸收,并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维度来再次审视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试图增加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开放性、不确定性、非线性和丰富性,以期达到增强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教育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为人瞩目。本详述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建立的基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的影响以及他的后现代课程观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提出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寻求课程理解--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得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课程理论学家多尔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批判和继承了前代课程理念,形成了自己的课程观。本文将从课程理解这个角度来谈谈其对教师的启示。教师的课程理解将围绕着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来展开论述: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实现课程理解的途径——师生对话。  相似文献   

7.
翻译多尔教授所《后现代课程观》一书的愿望早在出国留学之前便有了。当时读本书时便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活力。似乎可以说,正是后现代思想对革新课程领域的承诺呼召着我远渡重洋,于1996年秋季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拜多尔教授为师,主攻课程理论。随后一年多来对多尔教授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了解与直接参与,促使本书的翻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的工具主义及机械主义弊端日趋明显。多尔对现代主义的机械认识论、实证方法论、科学化课程思想和泰勒原理进行炙思和批判,提出了他的4R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开发应该体现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并由此形成了新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师生观,他认为知识是动态的,课程计划应带有模糊性,提倡探索的课程氛围,教师要放下传统的权威角色.平等地与学生开辰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在对后现代课程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对后现代课程观作一种建设性的解读,深入剖析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社会状况以度中国课程实践之间的亲和力和不可通约性,探讨在后现代课程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以覆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是如何发挥着它们的表层和深层的作用.挖掘出后现代对中国课程实践的适切性价值.从而使中国课程理论的发展能在一种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下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方向,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良好生态背景。  相似文献   

10.
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家多尔的哲学思想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的流行哲学、一股鲜活的反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 ;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以及杜威经验认识论 ,奠定了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基石 ,形成和建构了多尔的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及其课程理论框架。多尔的课程理论在课程的本质、教师的角色转换、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内容方面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课程研究的兴起使课程理论成为教育理论中的显学,课程理论在试图涵盖教学论的同时,也进入了教育学尤其是教育学基本理论的领域,造成了后者的危机。但双方是一种在相互汲取中成长的关系,而不是此消彼长,甚至以一方取代另一方的关系。为此,应重视二者相互之间的价值。当前,中国课程理论研究中的“问题”,首先是实践问题,然后才是学术问题,实践关怀成为课程研究者的主导性意识。不应盲目跨越“课程开发”阶段,而要慎重对待“课程理解”研究范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黎明 《天中学刊》2003,18(4):107-110
课程理念是人们对课程的理性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课程的认同和追求,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就是课程的实施,而怎样实施课程、实施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持有的课程理念。从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的相关性来看,课程即“文本内容与教师意识”、“教学情境与教学互动”、“价值追求与行为导向”。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育专业的实数理论教学存在着诸多困难,笔者从数学文化视角对实数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实数理论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为此,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实数理论教学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作出调整,以实现实数理论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Jordanian lower-primary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its propensity for student-centr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It draws upon Basil Bernstein’s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dagogic codes to analyse the curriculum model and the advocated pedagogical approach within official curriculum documents, textbooks and teacher guides. Although the research conducted confirms the aspirations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for the adoption of student-centred pedagogies, analysis of the selected texts reveals mixed messages where in some areas the curriculum exemplifies an integrated code and in others a collection code. The messages about classroom framing are also found to be contradictory. The paper argues that if Jordan is to fulfil its stated aspirations to embrace more progressive pedagogies, a full review of the curriculum is needed to ensure its classification and framing cohere better with a student-centr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15.
《生物教学论》课程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由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践内容规范、课程评价、实践环节的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的生物教学实践能力远远不能适应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需要。借鉴国内各高校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举措,反思我们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与突出问题,构建了培养学生生物教学实践能力的具体内容及措施,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践内容规范、课程评价、实践环节的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生物教学论》课程培养学生生物教学实践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将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是课程论独立的主要条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学习心理学关于人类学习的各种学说深刻地左右着课程论的形成与发展。但是 ,有关人类学习的各种学说基本是以成人的学习为基础提出的 ,将这样的学说直接用来当作自己的理论依据 ,课程论便很容易产生脱离儿童的倾向。发展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 ,使课程论获得了比学习心理学更为精确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发展心理学认为 ,儿童的学习不是成人学习模式的简单化 ,儿童的认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目前 ,课程论的理论基础正在逐渐从学习心理学转向发展心理学。这一转向 ,对于国内目前的课程改革和课程论自身的发展 ,以及各级师范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所有领域。但是,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往往要经历曲折与磨难,以至于新课改在很多地区出现了一种“鸡肋效应”——对新课改,食之无味又弃之不甘,欲罢不能却举步维艰。好多学校采取聘请课改专家的方法向教师介绍课改的新理论,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专家空谈理论,教师困惑,实践中不知所措。逐步兴起的教育随笔、教育叙事与教育网志或许会对上述情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杨龙立 《教育学报》2007,3(5):20-27
美国1970年以来兴起一股批判课程理论和实务的风潮,三十多年来这股着重意识形态及人文化的再概念课程观,已成为美国盛行的一种课程观点。这观点有其正面价值,例如促使人们检视课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公或是课程对人文精神的忽视。然而这种观点也遭受一些质疑,例如过度忽略了实务,只取用现象学、存在主义及批判理论等特定的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贬抑科学、管理学及心理学对课程的价值。这种见解主张在美国都不具有全面的影响力,近年来却在中文世界快速扩散。人们应多留意它的理论缺失,而不宜照单全收,尤其要避免推广这种不周全观点,造成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利。经由对这种观点的批判,可获致五点启示:课程批判与理解之必要、课程论述强调本土与自主、课程理论与实务应整合、课程学理基础广纳文理各科、课程探究着重关键重大议题。  相似文献   

19.
“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本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立足于课改和教学实际,探索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规律和特点,反思网络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所有领域。但是,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往往要经历曲折与磨难,以至于新课改在很多地区出现了一种“鸡肋效应”——对新课改,食之无味又弃之不甘,欲罢不能却举步维艰。好多学校采取聘请课改专家的方法向教师介绍课改的新理论,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专家空谈理论,教师困惑,实践中不知所措。逐步兴起的教育随笔、教育叙事与教育网志或许会对上述情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