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究冷热水交替浴(CWT)对短跑运动员增强式运动后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16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冷热水交替浴组(CWT组)与静坐休息对照组(CON组),在执行10组每组20次负重(10 kg)浅蹲跳和50 m蛙跳的运动方案后,静坐休息5 min,分别采用14 min CWT或14 min静坐休息的干预手段。在运动前,运动后24 h、48 h、72 h、96 h不同时间点分别测量受试者的膝关节位置觉肌肉力觉以及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结果:(1)所有受试者在运动后均出现了主、被动位置觉,肌肉力觉的显著下降以及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的显著上升(P<0.05);(2)运动后24 h、48 h、72 h、96 h,CON组的主动位置觉显著低于CWT组(P<0.01),运动后48 h,CON组的被动位置觉显著低于CWT组(P<0.01);(3)运动后24 h、48 h、36 h、72 h,CON组的肌肉力觉显著低于CWT组(P<0.01);(4)运动后24 h、48 h,CON组的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显著大于CWT组(P<0.01)。结论:本研究所设计的CWT方案可以有效缓解增强式运动中因肌肉离心所致的肌肉力觉的下降,促进肌肉本体感觉(主、被动位置觉,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的恢复。CWT恢复关节本体感觉的机制与促进肌力恢复、镇痛、加速代谢产物清除、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疲劳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以小学4年级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同步反应脑电活动的脑电图(EEG)为主要测量与评价手段,分析肢体运动对EEG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特定上肢肢体运动干预,引起EEG频率的降低和波幅的升高;左侧肢体运动比右侧肢体运动更能有效地提高对大脑的活化作用;不同肢体部位运动对大脑EEG影响的程度不同,上肢各环节运动对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是指关节的复杂动作———指关节的屈伸运动———腕关节的屈伸运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长期运动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通过对20名体育学院男生和17名其他男大学生进行心肺功能测试,观察变时反应和心率衰减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结果显示,运动组的变时反应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心率衰减无显著差异.提示,长期运动可增强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特别是增强交感神经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开发小学学龄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实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讨开发小学学龄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强化学龄儿童左侧肢体的运动训练,能有效提高其左侧、双侧甚至右侧肢体的运动技能;对提高儿童的反应能力和文化课学习成绩,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幼儿双侧肢体运动对智力潜能开发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龄前儿童通过有针对性的双侧肢体的协调活动,可以改善不利侧肢体的“偏利”现象,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和左右侧肢体运动技能发展的均衡程度,起到开发幼儿心理潜能(如提高反应能力)的作用,运动技能的提高促进了智商的相应改善。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幼儿的运动技能和智力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不同刺激呈现方式对乒乓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10名乒乓球专业运动员和10名乒乓球初学者为被试,以乒乓球接发球为运动情境片段,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进行实验性研究,同时对静态和动态不同刺激呈现条件下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进行比较,探讨不同实验素材对于运动中视觉搜索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刺激呈现条件下,专家和新手乒乓球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2)运动水平在反应准确性和反应时均表现出一致的趋势,运动水平越高,反应时和反应准确性越好.在动态运动情境刺激下反应时和反应准确性优于静态情境;3)专业运动员采用了相对合理的搜索模式,注视时间越短、注视次数越少、眼跳距离越小,注视分配和注视轨迹比较简单、集中.动态情境下这种搜索模式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武术运动不同项目运动员反应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8名武术运动员进行运动反应时、预料时准确度和分化抑制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散手运动员的时间反应能力比拳术运动员强,而长拳运动员又优于南拳运动员。这可能与武术运动不同项目的动作结构和技术要求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腰是人体的枢纽,是连接人体上肢和下肢的纽带。因此,当人进行任何一项肢体运动时都离不开腰在其中的作用。而对于运动员来讲,腰在运动中,特别是篮球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远不仅仅是躺卧、座立、行走和屈伸了,做为一名篮球运动员,特别是作为一名高水平优秀篮...  相似文献   

9.
反应时测量方法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袁尽州 《体育科学》2001,21(3):90-92
研究采用实验及统计分析法,对45名体院学生反应时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用总反应时替代反应时的测量方法的有效性较低(r=0.92),测量结果不能客观反映受试者的反应速度。反应时的测量应先测量受试者的总反应时,然后测量受试者的运动时,最后根据公式:反应时=总反应时-运动时计算出每个受试者的反应时。总反应时和运动时呈低度负相关系数(r=-0.09),说明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测量互相不能替代。不同个体之间总反应时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为23.6%,变异系数高达58.6%。不同个体之间总反应时变异系数与平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25。反应能力的评价,应采用反应时和总反应时的变异系数两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对击剑运动员视觉动作反应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Auvision视觉动作反应测试系统对击剑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各8名进行视觉动作反应能力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时周围视觉能力与普通大学生没有差异,视觉动作反应的速度、精确度、灵敏性和运动时中央视觉能力均优于普通大学生。建议将上述4种指标作为击剑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摘要:利用神经行为测试评价系统,对148名击剑运动员和58名普通大学生的移动视觉、空间视觉、注意力调转、注意力分配、视简单反应时、视复杂反应时、数字筛选等7个测试项目的正确操作数及正确操作平均耗时及各测试项目的神经行为能力指数(NAI)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为击剑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及科学选材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研究结果发现:(1)击剑运动员的空间视觉、注意力调转、注意力分配、视简单反应及视复杂反应等5项测试项目的正确操作平均耗时均非常显著地低于普通大学生;(2)击剑运动员的空间视觉、注意力调转、注意力分配、视简单反应、视复杂反应这5项测试的NAI值显著地高于普通大学生;(3)国家队运动员的数字筛选的正确操作数和NAI值非常显著性地高于省市运动员;(4)注意力分配、数字筛选的NAI值对运动水平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1、短跑的动力 对短跑运动而论,摆动腿着地后到脚离地时,脚固定于地面的支撑腿转动,为下肢肌肉止点端肢体固定的肌肉收缩,即脚固定的下肢肉收缩。下肢肌肉这种收缩产生的力矩,不仅使近端肢体绕远端肢体运动或下肢体运动或下肢绕固定点运动,而且还带动躯干和身体的其它部分肢体发生位移运动,即不仅能改变身体总重心的位置,还能使整个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移运动。因此,下肢肌肉这种收缩产生的力矩能成为短跑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采用现代化手段来观察传统按摩时下肢血流量的变化,探讨按摩机理。结果发现约有72.5%的受试者于停止按摩后即刻,肢体血流量增加了0.8(男)和0.56(女)毫升/分钟/每百毫升组织(P<0.01);按摩前后的心率和下肢皮温无显著变化。该结果提示:①血流量的增加乃是按摩刺激腧穴,输通经络调节整体功能的一种反应。②按摩时,位于按摩区下方的大脑皮层运动区也同时受到间接刺激,从而引起肢体血管舒缩反应。③头皮按摩可作为治疗偏瘫、外周血管病的康复手段;对于改善肢体组织营养,促进健康也是个有效的保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开发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依据全脑教育理论与方法,以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2622名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分为以强化左侧肢体体育训练为主的实验班(校)和以右侧肢体体育训练为主的对照班(校)进行了为期5年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在左、右和双侧肢体的运动技能、智力、心理和学习成绩以及运动技能与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上,均比对照班明显好。表明均衡地发展双侧肢体运动技能,更好地开发儿童少年运动和智力潜能,培养“全脑型”人,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比较不同功率自行车锻炼的持续时间对认知能力短期影响差异。方法:25名被试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75%VO2 max的的强度骑自行车,在实施前、运动15min、30min和60min采集行为学和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运动30min和60min后的P300反应时和振幅大于运动前,运动15min和运动前的反应时和振幅无明显差异。结论: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后认知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任杰  李平 《体育科研》2012,33(1):72-75
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是运动心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实验室,其主要的研究范式是系列反应时任务操作。但不同实验方案会影响系列反应时任务中的内隐序列学习效应,比如实验材料的序列长度、序列结构、反应—刺激间隔时间、刺激出现的概率和学习进程、刺激或反应的空间分布特点、刺激呈现的方式等。在实验过程中应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以达到较好的内隐序列学习效果还有待更系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较为先进的阻抗血流图方法,对25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及30名体育系学生运动时的下肢血流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血流利用、机能反应等方面出现了机能节省化;文中提出的一系列血流图指标均可作为评定运动水平的参考依据。阻抗血流图方法具有简单无创,可靠实用等优点,其最大特点是实现了对运动后即刻血流变化的快速连续测量。此方法是测量人体运动时血流变化的一个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由23名平均年龄为19岁、具有很高训练水平的水球运动员组成的受试组接受了自行车测功计的测试。另外16名平均年龄为28岁的体育爱好者(男性)组成一对照组。研究人员测定了受试者在不同功率运动和持续运动时的种种反应。试验组的收缩压普遍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排球运动员接发球过程中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3名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为被试,将时间阻断范式、眼动记录技术相结合,探讨排球运动员接发球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特征。结果表明:在接发球过程中,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优秀排球运动员可以根据运动情景中任务的变化迅速调整视觉搜索模式,在接发球的预期阶段采用了注视次数少、注视持续时间长、眼跳距离小、注视轨迹简单、集中的搜索模式;在动作操作阶段采用了注视次数多、注视持续时间短、眼跳距离大、注视轨迹分散成网状的搜索模式。优秀排球运动员对发球落点进行预判时,在反应时和准确性指标上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反应准确性不是优秀排球运动员预期能力的主要区分标准。提示:对于测试、评价运动员在运动情景中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不能根据单一运动情景的眼动特征进行,要综合运动情景中的不同任务的眼动指标和行为预判探讨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特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60名优秀射击射箭体育后备人才的智商、神经类型、反应时等心理指标的测定,分析统计,为项目心理选材找出一些运动训练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