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梅丰 《考试周刊》2010,(1):38-39
功能语法突破传统语法的限制.对语法研究采用从形式到意义和从功能到形式相结合的描写方式.它的研究对象是语法单位、语法范畴及其与词汇、上下文和语言系统不同层面的单位相互作用的功能规则。本文采用功能语法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汉语数范畴,证实了汉语数范畴的存在及其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英语动词进行体的语言表达式be(a) v-ing是展现动态情况的动词的复合语法形式,其语法意义所表示的动作进行状态具有动态性、持续性、暂时性和未完成性等语义特性,即体现其核心语法意义——动态过程意义,它呈现一幅形象动人的画面。  相似文献   

3.
功能语法中的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影响意义构成的因素有功能、语境、形式等。该文中的功能主要是指三大纯理功能,即语篇功能、人际功能和经验功能。语篇意义、人际意义和经验意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小句的整体意义。这三种意义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整体意义中的三个有机部分。语境决定意义,意义依赖语境。语境不同,意义也不同。要理解意义首先要从语境人手。形式是意义的体现,意义决定形式。意义和形式也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统一体。功能语法认为,对句子的全面分析应既考虑意义又考虑形式,而且还要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在处理语言问题上有着各自的不足,这使得它们之间的互补成为必须.同时,两种理论都从语言形式入手研究语言,并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分别解决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的问题,这就使得两种理论有了互补的基础.在否定词的否定范围这一问题上,传统语法的描述和解释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对于这一课题,生成语法的技术手段可以做出深入的句法解释,而系统功能语法的技术手段则可以做出意义选择.生成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的互补能够解决传统语法无法解决的众多语言问题,对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实践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法意义与语法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意义是语法的内容,其实质是语义关系。语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虚词、词类、结构都能用语义关系来解释。虚词只是语义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词类不过是对词按语法意义进行的一种分类。结构是词语组合去掉词汇意义后剩下的语义关系框架。语法实质是语义关系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特点,建立符合汉语实际的汉语语法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语法范畴因其关涉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两个方面.因而是语法研究的重要部分,而对体现汉语语法民族性的由隐性语法形式构成的隐性语法范畴的研究更是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汉语语义语法范畴的发现和研究是新时期汉语语法范畴研究的新进展,它促进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原则的贯彻.带来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孰重孰轻,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并导致了教学上的两个极端:或者重形式而轻意义,或者重意义而轻形式,而实际上在语言学习中形式与意义两个要素是缺一不可,不能偏废。本文通过分析语法听写活动过程中学生对语言项目的磋商情况来探讨语法听写如何促进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协商,解决传统教学中语言意义和形式相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洁 《现代语文》2010,(1):21-23
语音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形式不仅有区别语义、负载语义的作用,而且还能作为一种语法手段体现语法功能。本文从标记功能的角度,论述了现代汉语中语音形式(包括儿化、重叠、轻重音等)所体现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9.
村语的词语有较复杂的重叠现象,从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上看,村语的形容词、动词和量词的重叠,跟该语言的词序及虚词一样是主要的语法手段。这种语言类型特征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英汉情态动词的语法意义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中的情态系统都被认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如情态动词、情态副词、语气等.其中情态动词占主要位置.从英语和汉语情态动词的否定形式、副词的搭配、情态动词连用等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和语法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同一情态动词的不同情态意义常常会造成其语法意义的不同,而不同的语法形式也会影响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表达.同时,就两种语言之间而言,在语法意义方面,英语情态动词和汉语情态动词存在着较大不同,即同样的语法条件下,具有相同情态意义的英语和汉语的情态动词的语法意义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着眼于研究语言如何将人们经验中的现象建构成意义,这种将经验转变为意义的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选择和建构,这一过程很好地体现了语法和语义,意义和形式之间地辩证统一关系。语法隐喻概念的提出正反映了这样的理念,它体现了语言与其所表现的现实之间的对应和变异关系,它是扩展经验建构语义资源的手段,是语言自身意义潜势的自然延伸。名物化是语法隐喻最强有力的实现方式,它在英汉语篇中均大量存在,但表现形式有异,本文试图探讨名物化在翻译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形式和意义转换的。  相似文献   

12.
语法理论对语法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语法理论指导下的语法教学未能正确处理好语法形式和意义的关系,过于强调语法形式的重要性,对语法的意义不够重视。认知语法理论以象征单位为出发点,以语言使用为基础,以语法构式为基本单位,强调语法形式与意义的有机统一。认知语法理论比传统语法理论更具有全面和系统的解释力,为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西方哲学的发展对英语词汇构造的影响是多年来外语界一直在探讨的课题。西方哲学发展对英语词缀、词义和新词诞生等方面的影响意义深远,对其研究有利于展望英语未来词汇发展的趋势,开拓英语词汇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4.
语义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义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却又是异常复杂的问题。回顾汉语语法研究的整个历程 ,语义虽说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作为方法论来看还未达成共识 ;汉语不像印欧语那样拥有显性的形式手段 ,而是一种语义型语言 ,因此语义在语法研究中应该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语法能力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就发展顺序而言,在外语学习初期,学习者借助普遍语用原则和语境,完成语用目的,同时学习语法知识,其学习路径是从语用到语法;随着学习者语法能力的逐步提高,他们开始要学习各种语法形式所蕴涵的语用功能,其学习路径是从语法到语用。  相似文献   

16.
李思军 《重庆师专学报》2009,(6):175-177,188
本文对汉语名词重叠研究的性质及范围、研究意义、重叠形式、语法意义及功能、研究现状及展望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对汉语名词研究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反义类聚(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和语篇)的双方是在意义上具有矛盾或对立关系的聚合体,如果从更高层次看,它们是以"同"为前提或基础的.譬如严格意义上的反义词在音节数量、色彩意义、语法类别、语法功能、语法结构、语法单位层级、对举使用时的语境、词汇系统等方面都有"同"的因素.更何况,从语源上考察,有些反义词是同源词;从词汇系统中考察,有"正反同词"现象;从语用上考察,有语言义相反、语用义相同的言语现象.因此,反义类聚也就成了同义集合.由此还可推演出这样一个论断:凡是同类的对象在某方面都具有共同的"意义",就此而言,语言中的任何一种类聚都可看作同义手段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18.
在麻城方言里"在"作为副词表示进行体,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在"表示进行体相比,有其特殊格式。"在"还可以用作动态助词放在句末,与麻城方言里的两个常用的助词"倒"、"地"一起,配合形成多种独特的进行体格式。  相似文献   

19.
The spelling of many disyllabic English word endings holds cues to their grammatical category, beyond obvious inflectional endings such as -ing for verbs. For example, some letter sequences are clearly associated with nouns (e.g., -oon) and others with verbs (e.g., -erge). This study extended recent research by Arciuli and Cupples (2006), and confirmed that skilled adult readers are sensitive to these orthographic cues. It was found that adults were more likely to treat pseudowords as nouns when they had noun-like endings than verb-like or control endings, and more likely to treat pseudowords as verbs when they had verb-like than noun-like endings. This sensitivity held across three tasks (sentence construction, sentence judgement, and pseudoword judgement), which required increasingly explicit awareness of the way that cues could allow grammatical categorisation. In some tasks sensitivity to verb-like endings was related to reading ability, although not to spelling ability or grammatical awareness. Implication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process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