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迪 《教学与管理》2023,(33):11-14
智慧教育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可穿戴技术等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持续赋能教学变革,课堂教学要素关系及功能彰显“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流程由“5+4”进阶为“1+2+12”。随着课堂教学要素关系与教学流程的根本性变革,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发生重要转变,探索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构成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诉求。智慧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要素关系与课堂教学流程的变革促使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发展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教育观念,学习环境创设能力,学习者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技术与媒体应用能力,资源应用、设计与开发能力,课堂调控能力,多元评价能力和个性化教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部署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视角。聚焦城乡义务教育在课程教学、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方面均衡发展的困境,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化服务的优势,从平台赋能城乡学校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厘清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并构建面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的实践路径,为城乡义务教育教学、学习、教研的发展提供平台应用导向,在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与有效供给的同时,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步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新时代的教育新生态已成为新的发展目标。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已不能满足于常态化应用和浅层融合,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以人的发展为本,以融合创新为要,助推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从时代内涵、目标指引、校本研修、智慧协同、发展评价五个维度同向发力,互融互通,在技术变革驱动力作用下,培养“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型、创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新兴技术不断成熟,智慧课堂从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向“深度融合”转变,实现课堂教学生态重构。因此,有必要把智慧课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用生态学的思维重新审视技术赋能智慧课堂的内涵及发展特点,分析智慧课堂教学生态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制。该文将过去十多年技术赋能的智慧课堂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探索(辅助性支撑应用)、快速形成(适应性整合应用)和生态重塑(系统性融合应用)三个阶段;基于智能时代对智慧课堂内涵理解的统一性,从生态学视角阐释了智慧课堂“转识为智”“智能高效”的基本理念和“促进智慧发展”的核心追求;详细阐述了智慧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动力机制和体系构成;并对智慧课堂“一体化”实践应用范式进行了分析探讨。该文为一线教师和研究者把握智能技术赋能智慧课堂生态发展规律和实现路径,开展智慧课堂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器”对人类实现全时空伴随包围,教育场中的人已身入数智时代。职业本科高校应充分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构建以数“赋慧”,以智“赋能”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智慧型技能人才。基于大成智慧学的理念,借助新兴技术构建职业本科高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采用准实验研究法检验该模式的实践效果。研究发现,基于数智技术、以赋慧为特性而设计构建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体验、提升课堂满意度、促进智慧发展等方面卓有成效,实现了“赋能赋慧”,为数智时代新兴技术与职业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数字贫困”导致教师专业学习不能满足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求,已经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数字技术为赋能教师专业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我国教师专业学习应当坚持数字技术转型赋能,构建和谐高效数字学习空间;融合在线学习资源,发展完善教师数字胜任力;创新在线专业学习,拓展跨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优化数字识别和评价,提升教师专业学习评估效能。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技术迅速发展的智能化时代,高职教育应直击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两张皮”问题,厘清课程思政“为党育人”的核心价值与“立德树人”的导向作用,以系统融入思政元素的设计理念为指导,以5G+AI技术赋能课程思政教学变革与方法创新为设计思路,构建5G+AI技术赋能的课程思政设计理论框架。同时应以课程思政设计“有效落地”为重要指向,最终形成课程思政的目标设计、课程思政的路径设计、课程思政的评价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我国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泉州市晋光小学分别与南安、安溪、晋江、丰泽等“五地十校”构建“5G+专递课堂”联盟,形成“1+10+N”教育发展共同体“生态圈”,“四向度”联盟共建,实施“3345”工作机制,探索双师协同的“5G+专递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实现技术赋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共同体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彰显了“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协同发展的社会效应,为提升泉州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水平贡献“晋光力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小学教育重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专递课堂”,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提供远程教学,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开展专递课堂,能发挥5G优势加强资源共享共建,搭建学生多元、综合发展的学习环境。为有序推进“5G+专递课堂”落实,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从搭建智慧云平台、整合区域特色资源、推进数字化学习、实施“双师”课堂四方面着手创新教学,搭建现代化智慧育人生态,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依托的教育新基建,持续赋能人类社会向数智融合方向转型,这迫切呼唤大学生面向智能时代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学习适应能力,以赋能自身高质量发展。研究结合已有个体适应及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理论演绎等方法,以双向赋能思维支持双向适应生成,重新界定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内涵;融入人机协同理念,重塑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心理过程,构建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过程模型;渗透“智能+”赋能思维,重构测量结构,编制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适应测量量表,并通过实践应用,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研究将为破解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适应难题,培养未来创新人才提供理论模型与实践工具。  相似文献   

11.
随着AI、5G、物联网、大数据、传感与全息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从VR、AR、MR到XR的不断演进,促使数字孪生技术开始走向应用并备受学者关注。其正从制造业、城市管理、医疗服务向社会其他领域不断衍生拓展,并在教育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数智融合驱动下,从“AI+大数据+学习分析”加持下的学习者数字画像,向“AI+5G+XR”与全息技术支撑下的数字孪生学习者的迭代更新,将成为AI赋能教育的一个演进趋势。数字孪生学习者基于“四个关键要素”和“五个基本原则”这一现实前提,遵循刻画学习者画像、仿真学习过程、预测学习发展、生成学习结果和共享学习智慧的生成过程,具有高度仿真、动态映射、虚实共生、迭代进化和智能应用的特征,可为“AI+学习者”呈现更精确的学习过程分析、更精准的学习内容推送、更科学的学习评价与无边界的学习生态;并助力学习者进行学习资源共享、学习行为调整、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体验改善、学习效率提升。因此,对数字孪生学习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可为数智融合驱动下的学习变革提供全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势头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针对人工智能与高职教学融合出现的一些问题,文章以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与PST框架理论为基础,对“人工智能+高职教育”融合的内涵与模型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影响“人工智能+高职教育”融合的调查问卷,分析了教学法、学习空间、支撑技术三个维度及其11个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联系。事实证明,该研究丰富了人工智能赋能高职教育的理论视角,为多维度的创新式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5G与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融入教育,为高校实施教学改革、实现智慧教育的目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开放大学的智慧学习空间模型是基于“AI+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构建依据、空间内容、空间功能、构建路径四个方面构建的。以该模型为基础,以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调查和SPSS分析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实践发现:开放大学整合社会和企业资源所构建的智慧学习空间能够有效支持教学,学习者对学习空间构建和应用的整体认同度高;不同性别的学习者在学习空间各个维度的认同度方面有明显差异;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方法与学习空间的设施设备、技术支持、资源建设、教学平台、支持服务、互动协作,均显著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空间的认同度;学习者对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意义、特征和目标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颇性。为此,基于智能时代的学习观,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应以智慧教育为目标,发挥智慧学习空间的教与学效用,以实现教与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王棒 《成人教育》2023,(4):64-68
信息技术可以赋能退役军人职业教育。然而,退役军人教育的割裂状态阻碍退役军人教育安置。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在包容性发展理念、因材施教思想与技术赋能理论支撑下,构建体现军事与民事系统融合、产业与教育系统融合、教育系统内诸要素融合等三重理论逻辑的退役军人职业教育融合模式。通过画像技术指导项目选择、信息教学支持技能培训、5G技术支持供需沟通、智能监测技术跟踪监测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帮助退役军人了解就业政策,适应社会生活;改变“等靠要”思想,树立自主择业观念;提升技术技能,谋得合适职业;培养数字素养,适应终身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15.
建构数字化教育生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STEAM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支撑。文章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STEAM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如何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智能技术与STEAM教师在学习环境、教学平台、教研体系、学习共同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实践中,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STEAM教学平台建设,打造“智能化、数字化”STEAM校园环境,建构STEAM教师专业发展的“数字化教研体系”,形成以“数字化支撑”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教育数字化赋能STEAM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智慧课堂是“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课堂教学的必然结果,正在引发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逐渐演变成未来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但是目前智慧课堂的现有理论与数学学科教学的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而数学智慧课堂的理论研究,对于未来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和实践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探索智慧课堂的内在机理、结构机理和运行机理,分析了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优势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教学对应和融合途径,为一线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依据大单元理念,重构初中英语单元课时和教学内容。在设计和实施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学习活动的同时,深入挖掘线上和线下的优质学习资源,探索运用各种信息化新技术赋能教学,积极发挥教与学各主体的作用,构建“三师四同步智慧课堂”。它不仅是智慧教育的创新模式,更是“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赵玉成 《上海教育》2022,(Z3):60-61
<正>复旦大学“一厅N平台”的“一网通办”精细化管理系统,上海交通大学“交我算”平台研制数字基座、建设云上教学实践实验室,同济大学5G+AI “三全育人”智慧教育新模式,华东师范大学的“云萦丽娃” 3D数字校园,上海大学打造的“AI+教育”应用场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虚拟联动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卢湾一中心小学通过无感知物联网等技术建设的未来智慧校园,卢湾高级中学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创新实验室,延安初级中学的AI赋能学校体育素养评价机制,闸北第八中学数字化实验系统,徐汇区科技幼儿园数字技术支持的幼儿主题探究,闵行区爱博果果幼儿园以“幼儿发展”为核心的智慧幼儿园建设……  相似文献   

19.
当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移动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教育已进入了数据智能化时代[1]。智慧课堂正以“教师精准教、学生个性学”的智能高效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变着当下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样态。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发挥“智慧课堂”技术赋能优势,真正做到智慧学习,高效学习,则需要一线教师深耕“智慧课堂”,在实践中探究出与文言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应用策略。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为例,探究“智慧课堂”环境下的文言文教学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数字治理分析框架下,城乡融合发展遵循党组织“内核”地位、数字技术赋能、数字空间对接、数字信息共享的内在逻辑,探索出党建核心引领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宝贵经验。但要看到,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中依然存在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效能、数字赋能、数字鸿沟、城乡“数字”融合等问题。为此,应当持续增强党组织核心引领能力、提升数字赋能城乡融合水平、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构建“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的平台与机制四个维度切入,共同推动城乡融合的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