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本文对美国知名大学的航空航天工程类相关专业硕士培养课程体系进行了调研,调研学校包括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和普渡大学。对这些大学的课程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概括了其与国内外培养体系的异同,并据此提出了建议,为航空航天工程类相关专业硕士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2017—2022年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所高校的地质学(理学)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学)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的招生人数和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不同方向招生人数的统计,以及对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2021—2022年地质学、地质工程专业的报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地质类专业作为冷门专业,在研究生报考热度逐年攀升的大背景下,在“双一流”高校中并不具有明显招生优势,同时还存在本校生源明显流失的情况。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学)专业和地质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是未来地质类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主要生长点,但对于一直以地质学(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主的院系,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和培养优势可能尚未形成。针对上述招生现状,为了提高考生生源数量和质量,相关高校应在招生宣传工作、考生激励机制、专业及研究方向结构、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模式、就业渠道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新时代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针对高校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提出由学生、学校、行业(企业)之间有机联动的"产学研"培养模式。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产学研"为衔接手段,校内实验中心和实践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为载体,根据地质工程专业的特色,构成独特的地质工程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西安科技大学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设立了校企联合示范工作站,来培养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加强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文章介绍工作站的运行机制、培养过程与培养成效等内容,工作站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同时,也促进了校企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文章结合东北石油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实际,着重体现油气地质特色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人才在未来工作中发挥长效自学机制。本学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学、特色创优"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和"强基础、重能力、宽口径、创特色"的教学理念,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培养优秀人才,为国家能源战略和振兴黑龙江,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地质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高等学校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地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目前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及借鉴国外高校地质工程培养模式经验,提出一种地质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包括地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分析、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及年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论文(设计)等。  相似文献   

7.
周耀华 《中国培训》2003,(11):48-48
一是中、高等学历教育的功能。职教中心与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大学联合开办管理工程、安全工程、财会、机电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班和本科班,重点对35岁以下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进行专业的复合型培养。近五年来,有近400多名青年科技骨干参加了硕士研究生班和本科班学习,已有60人取得了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介绍国内外合作教育模式,分析了国内地质工程专业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地质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确定了地质工程专业合作教育机制,建立地质工程专业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地质工程专业油藏工程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地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发现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对于目前油藏工程教学内容存在较多的不适应性。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高等院校以及石油公司对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论证了地质工程专业油藏工程教学内容优化的可行性,提出地质工程专业油藏工程教学内容优化方法,并优化设计了地质工程专业油藏工程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分析数据来源于H大学对该校2009级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主要研究结论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大部分学生经济压力较重;实践能力培养既是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目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1.
2018年工程类专业学位类别的调整为培养单位进行工程硕士教育改革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打破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培养的同质化、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导向是工程硕士教育改革的方向。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改变以学科知识体系进行课程设计的传统,基于项目学习和"主题树"在线学习进行课程设计,打造以混合学习模式为特色的土木工程本硕贯通项目,有利于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质的工程人才。研究查尔斯特大学的工程教育改革案例对我国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卓越计划要求和地学类专业特点,本文阐述了为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顺利实施,东华理工大学所制订的保障措施,同时系统介绍了东华理工大学现有地学类野外实训基地的基本状况、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工科地质类专业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回顾和总结我国和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类专业改革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破除本科地质类理、工学的界限,组建新的跨理、工学科的"地质信息科学与工程"大地质类专业的建议,并探索了教育部与高校对该专业及专业方向进行分级管理的一些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作为由传统地学院校转型而来的多科性院校,在发展新的学科专业的同时保持并发展地学类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类本科专业教育对打造地学类专业的办学特色、在专业建设上实施品牌战略、理顺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以及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建议重塑地质专业精神、加强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努力打造西部地区资源、环境、地质基础研究的知识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工科院校地质专业,通常教师数量较少,办学规模不大,实践平台等综合力量都难以与地质院校相媲美。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综合性工科大学的综合优势,将地质类研究生培养成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又具有学科渗透、方向交融、产学研结合这种社会亟须的复合型人才是更好的选择。本文就合肥工业大学地质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践进行了总结,包括加强研究生的基础教育,进行学科交叉和方向融合,打破二级学科界限进行专业学位课程建设,建立研究生野外实践创新基地等。  相似文献   

16.
印第安纳大学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是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牌学校,文章通过两所大学的相关文献、网络资源和利用电子邮件与印第安纳大学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进行交流,获得这两所大学的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情况的相关信息;通过元分析,反思获得启示,以期望对国内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油田地质实习是基于多学科的综合生产实习,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长期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地质实习系统性不强,学生缺乏主动性,难以达到油田对本专业的要求。为此,笔者根据专业特点及目前形势,在管理体系的建立、指导队伍的建设、实习内容的完善、实习基地的优化及教学方法的改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就如何提高油田地质实习效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中科院研究生院课程设置历史及教学效果,探讨地质学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合理设置与研究生需求的关系。从而不断增加新的课程,涵盖地质学二级学科,使地质学成为一门有广泛应用前景与完整理论体系的学科。  相似文献   

19.
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业与创新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巨大,世界创业与创新教育如火如荼,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鲜有创业与创新管理专业硕士教育,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积极探索创业与创新专业硕士教育办学思路,为填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空白,并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创业者或高级管理者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南加州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野外地质实习感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美国南加州大学本科生野外地质实习的情况做了介绍,通过笔者野外亲身体验阐述了南加州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对国内外类似的地质实习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