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本质的外在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作用的发挥。由于课程评价的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导向功能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最核心的功能。本文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导向功能分为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两个方面,并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要素来看,评价主体是开展课程评价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前提,缺少了评价主体,整个评价工作则无法进行。评价主体主要涉及谁来评价的问题,评价主体确定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当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主体还缺乏系统、专门的研究,这或多或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评价与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评价主体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要素来看,评价主体是开展课程评价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前提,缺少了评价主体,整个评价工作则无法进行.评价主体主要涉及谁来评价的问题,评价主体确定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当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主体还缺乏系统、专门的研究,这或多或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评价与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评价主体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反馈调节机制,包括建立反馈通道、跟踪反馈信息、进行调节控制,关键是将已经形成的评价结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系统的再输出,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目标。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反馈调节机制,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反馈调节机制,包括建立反馈通道、跟踪反馈信息、进行调节控制,关键是将已经形成的评价结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系统的再输出,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目标.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反馈调节机制,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成效的评价,是检验立德树人整体成效极为重要的标准,能够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工作质量。调查显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成效显著,绝大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给予了好评。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工作短板和弱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要在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突出问题导向,持续破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朋辈教育和家校协同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成效的评价,是检验立德树人整体成效极为重要的标准,能够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工作质量。调查显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成效显著,绝大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给予了好评。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工作短板和弱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要在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突出问题导向,持续破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朋辈教育和家校协同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担负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因此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隐性课程的特质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隐性课程的施教与受教机制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结构的形成,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隐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发展功能。高校应重视和充分开发、利用隐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进行文献研究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关特点的基础上,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建构了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的指标体系,并应用对陕西省16所高校792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对其结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本文设计的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来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是合理、可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过程效能与结果效能存在显著的联系.应用本研究设计的指标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效能的评价结果表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因而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力提高其效能.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人为本”,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课堂,是当前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以课程内容和教育对象为基础,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模式,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体系;学校应加强课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教师队伍的育人能力,基于不同专业、不同教育背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通过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和自我评价等方式促进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时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但整体课程思政推行的效果还有待验证。要真正推进课程思政,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必须考虑新时代大学生特点,从课程内容、实施和评价层面坚定学生信念,增强学生自信,提升学生获得感。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增强思政课整体育人功能的关键。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着自身的内在要求与特点。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目标的断裂与模糊、内容的叠加与重复、教学方式的笼统与评价建设的进程不一等问题。未来的课程一体化建设需要立足不同阶段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在体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阶段性特征中,增进培育效果,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医学专业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需求对接中的问题推动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以“诊断学”课程思政改革为例,分析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原因,明确了育人目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提出“强化教师团队课程思政意识是前提、重视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为基础、创设多元化隐性育人课程教学过程做平台”的“三课育人”模式教学改革,将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践落脚点定位为注重知与行、师与生、教与学三种关系的平衡与处理,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引领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软件质量与项目管理”课是中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软件承载了推动各行业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任务,在这门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是大学教师极为关心的问题。以“软件质量与项目管理”为例,深入研究课程思政教育特点、课程方案和教学案例,为学生专业学习、品格塑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例,分析和探讨了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导向、育人、开发和保证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对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设计学及其研究方法”是设计学硕士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对“设计学及其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结合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的办学特色、设计学学科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并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首先确定其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然后制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计划;随后进行了以“田野考察法”一课为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包括明确课程目标、制定课程思政策略、设计教学实施流程、确定课程考核评价四个环节;最后在初步实现课程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思政持续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课程思政,要求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是当前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结合材料类专业学科特点,以“金属热处理”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方式、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思考,围绕全面服务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探讨构建基于专业认证模式的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形成“专业思想政治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目标达成—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课程分教学内容目标达成”整体性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能力与新时代价值观、情感认同和责任意识全面贯通的“三位一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是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大学时代也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一阶段深入挖掘社会学课程思政元素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家庭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社会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以“家庭社会学”课程为例,从三个方面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途径:一是创新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二是创新教学内容;三是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这对其他相关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