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皮划艇运动是运动量较大、竞争激烈的比赛项目,训练的强度、密度较大,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机体能够承受尽可能大的运动负荷,使机体适应大强度、高频率的比赛要求。长时期高强度的训练必然带来运动员的生理疲劳,导致训练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恢复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用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训练,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  相似文献   

3.
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用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训练,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如何才能使运动员的疲劳更快地消除呢?在近几年的运动训练实践中,我们常采用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4.
1.对江苏省赛艇运动发展现状的问题分析1.1管理体制不顺与运动员训练、比赛问题1.1.1运动员训练动机。目前江苏省各个运动项目运动员成绩的保持和提高不快,从主观上看,受市场经济影响较大,运动员缺少“为国争光”的训练动机,因此造成拼搏精神不足,在训练中没有咬牙追赶的“狠”劲,向往不需要吃苦耐劳就获得成绩的训练,致使比赛时见了“软骨头”就咬,见了“硬骨头”就输,形成了不太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在中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长时间的运动训练方法,而长时间从事激烈的大运动量训练导致身体产生运动性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很快消除,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影响运动成绩。因此,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为了尽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可采用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曲棍球运动中.对抗越来越激烈。对运动员来说,训练或比赛的强度不断加大,当训练和比赛负荷超过于机体承受的能力。而产生的暂时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是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所引起的机体机能的变化。这就是经常所说的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7.
高水平耐力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李之俊 《体育科研》2005,26(5):66-69
次最大强度训练对经过长期训练的高水平耐力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相关生理指标的提高作用甚少。研究发现通过高强度的间歇训练(HIT)可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但是,关于高水平耐力运动员 HIT 的相关生理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就高水平耐力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相关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长跑训练后的放松及消除疲劳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训练恢复是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用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训练,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如何才能使运动员的疲劳更快地消除呢?在近几年的运动训练实践中,我们常采用如下程序进行放松:一、静力性拉伸放松静力性拉伸放松是由静止开始,缓慢地将所要放松身体部位的肌肉韧带拉长,达到一定程度后静止不动,并保持拉长状态一段时间。在长跑训练结束后,让运动员进行拉伸练习,这样就可以使运动员的僵…  相似文献   

9.
重视运动过程,深入研究动态的技术细节,已经成为准确把握项目运动特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对运动能力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静态的距离或时间上,而应该深入到运动的过程中,捕捉并把握关键指标的动态变化,了解运动的全过程。运动训练应转变训练理念,从传统的大运动量低强度训练转变到大运动量高强度的高负荷训练模式上来,这个训练模式称为“高负荷训练法”。无论是以体能为主导的项群,还是以技能为主导的项群,都需要“以赛代练”,但不能“重赛轻练”。运动员在获得“最高运动成绩”时,并不处于“最佳准备状态”。  相似文献   

10.
冀虹 《中华武术》2004,(12):7-8
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理论认为,力量是投掷运动员的基础,而速度(动作速度)和速度力量又是投掷运动员必备的素质。因此,在现代田径运动训练中,力量训练已经从单一的重量要求,提高到效率的高低、效果的好坏、对专项成绩的影响程度这样的层次上。这使得运动训练更应该具备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高校运动员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所以,深入探讨和研究训练方法与手段,是高校业余运动训练的另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成绩,运动员通常都会选择增加训练频率、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方法。但是,在训练和比赛之后,运动员会经历程度各异的疲劳阶段(疲倦感伴随体能的消耗)。在疲劳阶段,运动员的成绩和训练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因此,疲劳管理成了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动员和教练员必须有效地监控和管理运动疲劳,才能使备战奥运过程中的恢复达到最  相似文献   

12.
现代运动实践表明.科学安排赛前训练,对于运动员能否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得比赛胜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在比赛中得到发挥.保持理想的竞技状态,其中有无规律可循,应该如何合理地安排训练和比赛.这是摆在每个教练员面前的难题。本文以优秀青年短跑运动员王雯珊的训练和比赛情况为内容,对短跑运动员的训练规律作一些探讨.以期为短跑项目的赛前训练、最佳竞技状态调控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动实践表明,运动员在训练和竞赛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伤,这些挫伤不仅影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影响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女运动员。她们生理、心理方面较弱,心胸狭窄,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还是比赛心理波动都比较大。因此,研究挫伤产生的原因及其行为表现,使运动员正确对待和消除挫伤的影响和干扰,这对运动员的健康成长和不断提高运动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和高校训练实际,就大学生跳远运动员如何充分发挥其训练优势,在有限训练期间内能较快地提高跳远专项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提出一些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乒乓球运动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以及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指导下,运动员的训练量和强度都变得空前的大,要使运动员在如此训练环境中保持健康并提高成绩,科学地监控运动员身体各项指标,再通过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训练计划,将使运动员变得更加健康、进步明显。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身体健康、供能系统、训练负荷等六大板块进行分析,以得出关于乒乓球运动的现代科学训练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力量训练是提高青少年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学校训练条件有限,器材数量少,大部分力量训练只有杠铃,训练手段也只有大负荷,容易忽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力量训练进入成人化误区,造成“早熟”或出现不应有的运动损伤,使很有前途的青少年运动员过早地结束了运动生涯。因此,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在训练学上,通常把120-180次/分之间变化的即刻脉搏与运动强度大小呈线性正相关,在训练强度上(特别是专项强度)运动后的即刻脉搏在140次/分以下称为小强度.约在150次/分为中强度,180次/分为大强度训练。通常在强度训练时。我们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即刻脉搏(即刻P)和运动员及休息5-10分钟之后的恢复期脉搏P来评定运动量的大小。如下表:  相似文献   

18.
学生运动女作为运动员人群中的一类特殊人群,除保障正常的训练科目外还需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因此,这类人群训练的特点之一就体现为训练时间的有限性。所以,学生运动自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就在于训练的实效性上,即如何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创造出更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创建多渠道、多形式、运动训练新体制的尝试。高校运动队中的运动员,主要来自传统项目的重点中学及市、县少体校。这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专项素质及运动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结合高校运动队的实际,搞好业余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钟平  刘望 《体育科学》2002,22(5):58-61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强大的自学习功能,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运动员训练模型。该模型克服了多元回归模型和灰色模型的缺点,能更为准确地映射出运动员素质训练指标与专项运动成绩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运用Matlab5.3开发出训练模型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具有语言简单、运行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