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乡土资源为载体,创建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实现“游”与“学”有机融合的可行路径。本文以“寻美虹山”为研学主题,以寻找虹山乡独特的“原始森林之生态美”“流水地貌之自然美”“闽南古厝之人文美”“花瓜盛事全域旅游之美”为分主题,从研学目标、研学内容、研学活动实施及研学反思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在研学中渗透“行中去悟、实践中学、学以致用”的理念,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李凡  帅红 《地理教育》2020,(3):55-57
研学旅行作为寓学于旅行的教学方式,具有直观性、体验性、实践性,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地理学科特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2017年版课标作为研学活动设计的考量依据,以东洞庭湖作为研学旅行地,设计融合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研学旅行活动目标、内容及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3.
研学旅行是集旅行体验和户外研究性学习于一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安排学生以集体旅行、共同研讨、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研学旅行倡导学生要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活学活用。一方面,研学旅行有助于推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另一方面,地理核心素养也规范了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活动,是将研学旅行作为地理核心素养塑造的一块阵地,将核心素养的培育渗透在研学旅行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择江西省弋阳县龟峰世界地质公园为研学旅行地,以南昌市某中学高中生为研学主体,以龟峰的地形地貌为研学主题,进行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并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实践表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与研学旅行活动有机融合,是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深入分析了地理研学旅行的特征与教育意义、地理研学旅行资源的开发原则与教学应用,提出了以研学旅行资源开发为背景的研学课程开发构想,以期为学校有序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而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武平县梁野山研学旅行为例,揭示依托乡土资源开展研学旅行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依据青海湖独特的自然资源,从研学活动前的准备、研学目标、研学活动、研学旅行评价四个方面设计青海湖的研学活动,通过野外实地考察、问题情境式学习、模拟仿真体验等方式,以求达到自然与人文地理双方面的研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腾冲火山地热研学为例,探讨研学旅行过程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机制,以及基于发展机制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评价.认为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生于"积累—具身"阶段、形成于"反思—交互"阶段、完善于"延伸—变构"阶段,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标准也应据此制订.  相似文献   

9.
研学旅行作为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观光活动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教育形式,对地理学科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研学旅行与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特点相契合,为地理教学提供了真实情境,深化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立足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本文提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应遵循的原则及设计流程,并以长白山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为例,为研学旅行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评价研学旅行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效果,是当前研学旅行教育深入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本文以珠海淇澳岛地理研学为例,从知识的实践价值视角出发,探讨基于问题情境和真实任务的地理研学课程实施表现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淇澳岛地理研学课程实施评价的标准和方案进行了初步构建。分别从“个人探究”和“合作互动”两个过程维度以及地理观察、地理操作、地理探究、地理表达与交流四个能力维度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进行了水平等级划分与设计,旨在为进一步优化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和开展地理实践力素养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博物馆数量多、分布广、实物资源丰富,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本文以郑州市黄河博物馆为例,在对中学地理教材和馆内地理教育资源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研学旅行方案,涵盖研学目标、实施方案以及评价体系三个方面,为更好地利用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多部门联合指导并给予支持的研学旅行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它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于一体,通过组织学生野外考察、实验探究或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旨在培育和提升包括地理实践力在内的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以“永春东溪大峡谷”研学考察为例,尝试对基于地理实践力提升的研学方案如何合理设计并付诸实施,以及如何科学评价研学成果等进行一些探索,以期为研学旅行中培育、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供参考借鉴和案例范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结合地理课程的价值取向,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设计了"游历北国江南,探索地球奥秘"的研学旅行方案.通过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和对研学旅行方案的分析,揭示了研学旅行在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莹莹  韩秀凤 《文教资料》2021,(2):232-234,160
本文以鄂尔多斯市研学旅行活动为例,为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地理实践性活动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作用,设计基于乡土地理研学旅行的方案。本方案融入课程化思路,从研学前、研学中、研学后三个阶段进行设计,为呼包鄂地区地理教师教学设计和实施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州中学是广州地区较早开设研学旅行类校本课程的学校之一,近年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对课程进行了升级与创新,以适应立德树人的要求。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需遵循教育性、参与性、综合性、安全性四个原则。文章以广州中学研学旅行课程"深圳大鹏半岛海岸带野外考察"为例阐述研学旅行课程的目标设定、内容主题与活动设计、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角度认识地理环境,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地理研学旅行设计目的在于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设计以遵义市红花岗区红色文化景区为研学旅行地点,在研学活动中渗透五育,对研学旅行活动进行方案设计与评价,为地理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提供适合的策略,促进地理研学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学旅行能提高学生环境观念、全球意识及家国情怀。文章以具有地理研学优势的塞罕坝为研学基地,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制订研学目标,在研学前提炼研学主题、确定研学线路及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在研学中从研学内容、研学任务、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地理研学方案设计,研学结束后对研学旅行目标达成度评价分析,系统总结反思,并提出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8.
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广受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关注。地理信息技术有助于研学旅行的开展,文章以长白山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为依托,融入地理信息技术,从前期准备、中期实施、成果展示与评价三个阶段开展长白山自然地理研学活动,在研学中渗透“学生主体、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增进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19.
《集宁师专学报》2020,(5):83-87
通过研学旅行能够加深学生与自然文化的亲近感,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中学新课程的不断发展,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一种新的形势。地理实践能力作为中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成为地理课程目标改革的新指向。在此背景下,本文依托乌兰察布市的乡土地理资源,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为目标,为中学生开发设计了"中国薯都"之旅和"草原博物馆"之旅两条研学旅行线路,为乌兰察布市研学旅行产业的有效开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可以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实践育人功能,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以南宁东站研学为例,从确定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验收项目四个环节进行高中地理交通运输相关内容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以期为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