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建立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在5个变量系统内分析了1981~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政府科研投入、外资投入、技术进步自身和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自身在短期内促进作用明显,但也存在阻碍作用;政府科研投入推动作用滞后期较大,但持续作用时间较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持续力度作用不明显;此外,外资对我国技术进步作用不明显。实证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当前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为技术进步自身和政府科研投入。  相似文献   

2.
利用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二产业投资对重庆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三次产业投资比例协调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善成  靳来群  刘慧宏 《科学学研究》2019,37(10):1805-1815
知识经济下基础知识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知识分为基础科学知识和应用技术,并结合内生增长理论,构建一个包含基础知识生产的模型,用来分析基础知识及其转化为应用技术的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经济处于平衡增长路径,基础知识及其转化为应用技术的效率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利用2004-2015年基础研究投入与经济增长相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4.
黄苹 《科研管理》2013,34(8):53-57
针对以往研究中只关注R&D投资总量而忽视R&D投资结构和基础研究强度的缺陷,修正MRW模型,将R&D投资分解为基础研究和非基础研究,构建了R&D投资结构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使用中国30省市自治区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R&D投资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研究与非基础研究的占比提高1%,经济增长上升0.08%-0.12%,R&D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重要。为推动经济增长,我国在提高R&D投资的同时,应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优化其在R&D中的占比,以实现R&D投资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5.
基于黑龙江省1985—2013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本文采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教育综合指数法,分析了教育对黑龙江省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些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本投资的拉动。在各层级教育中,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他层级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不足。鉴于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针对黑龙江省教育投资不足的现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协调各层级教育投资比例是模型自然的推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研究与开发模型,构建计量模型,使用1990—2014年数据,实证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江西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协整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经济增长提高0.132 3个百分点,在10%水平上效果显著,即江西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期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ECM模型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经济增长显著提高0.079 1个百分点,即产学研协同创新短期内也有利于江西经济增长,但短期促进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7.
大科学工程对科技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把握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方向,是中国站在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的关键转折点这一特殊时期的必然选择。文章以索罗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知识在经济中传递的模型,并通过多期迭代计算证明了①与增加应用研究投入相比,基础研究投资增加对经济产出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②当研发产出结构与应用研究的产出存在相关性时,基础研究比重过低会导致长期的应用研究产出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基于此,对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方向做如下建议:大科学装置的投资建设应该更加重视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支持;对应用研究层面的大科学装置的立项更为审慎,当缺乏相关基础知识的支撑时,应该暂缓对应用研究层面大科学装置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区的1997-2008年的数据,运用面板空间计量经济学的SAR和SEM模型研究了中国城市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GDP、FDI与固定资产投资是造成城市增长的重要因素,模型对城市增长的解释率可达70%.研究还发现,中国城市增长具有空间外溢性,这说明地方政府在城市增长上具有强烈的攀比效应.  相似文献   

9.
大科学工程对科技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把握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方向是引领和支撑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以索罗模型为基础构建知识在经济中传递的模型,并通过多期迭代计算证明:(1)与增加应用研究投入相比,基础研究投资增加对经济产出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2)当研发产出结构与应用研究的产出存在相关性时,基础研究比重过低会导致长期的应用研究产出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基于此,对中国大科学工程建设方向提出建议:大科学装置的投资建设应该更加重视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支持;对应用研究层面大科学装置的立项更为审慎,当缺乏相关基础知识支撑时应该暂缓对应用研究层面大科学装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研发投资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不同类型的研发活动对于一国生产率的改善存在着差异化作用。本文构建了反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与生产率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经合组织(OECD)23个国家1996-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宏观层面检验了不同研发投资对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从作用时期来看,试验发展活动对当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应用和基础研究的功能发挥则存在一定的时滞,且基础研究的滞后期更长;从影响效果来看,基础研究的偏效应大于应用研究,而试验发展的作用显现虽然非常迅速,但其对生产率的带动效果相对较弱。因此,过多地依靠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投资并不是提高一国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应充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投入和积累,以发挥其在促进生产率中的核心地位和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田泽永  江可申  谢忠秋 《预测》2008,27(1):29-33,40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运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对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仍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民营经济由于具有较高的产出弹性,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在东部民营经济已经开始寻求质的提高的同时,中西部民营经济还放在量的扩张的初始阶段,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也开始出现过剩迹象;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中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加大国有投资力度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区域分配及其经济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异于目前农业科研投资分配方法的新思路,即按照农业生态区划(AEZ)进行农业科研投资,并从经济效率角度探讨了科研投资的区域配置最优方案,为农业科研投资的分配决策提供参考.利用1990-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各个区域的科研投资边际收益和构建了数学规划模型,模拟了各个区域的农业科研投资的最优分配方案.研究发现:农业科研投资的边际收益高,但区域差别明显,调整农业科研投资区域分配结构,增加边际收益高的华中区和华北区的科研投资,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科研投资收益和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平均每1元科研投资的收益比原来增加1~2.5元,促进农业总产值增长约0.1%.  相似文献   

13.
汶川震后重建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四川省45个受灾县划为实验组,其他93个县划为控制组,采用倍差法(DID)对汶川震后重建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抗震救灾政策对灾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其与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存在互补性,二者交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分析了抗震救灾政策对人均GDP、政府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农村居民纯收入、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和社会零售总额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震救灾政策的实施全面促进了灾区的生产恢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政府的研发补贴是缓解研发市场失灵和引导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政府加大研发补贴力度,可能使得企业选择策略性创新导致形成低质量的创新成果。本文首先从“创新崇拜”角度解释陷入这一“囚徒困境”的原因,并提出政府摆脱困境的策略。其次,在博弈分析基础上将政府补贴行为纳入内生增长理论框架,发现政府加大研发补贴力度能够促进实质创新和经济增长,且促进作用存在非线性。最后,利用2006—2016年省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贴与策略性创新产出增长和实质性创新产出增长之间存在着倒U形关系,但只有实质性创新产出的增长才能对经济增长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聂华林  韩燕  钱力 《软科学》2012,26(5):27-31
从面板数据的角度,对我国1989~2010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我国31个省市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都表现为显著地正相关。总体来看,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对不同地区来说,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差异较大,促进作用最大的为东部地区,依次为中部、东北和西部。误差修正模型显示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并不如长期影响明显。因此,贯彻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协调增长,消除区域间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6.
知识流转体系的完整和流转效率的高低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效应,这种效应体现在产业结构演进上,可以纠正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演进基础在于知识流转的方向,而偏离这个基础的基于投资指向和政府作用指向的演进会引发许多问题,反而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基于知识流转效应的产业结构演进模型分析揭示,建立知识流转和产业结构演进互动模型意义重大,不但可以促进知识产品的生产,也可以推进产业结构的演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现有借助专利及其引文探讨基础研究影响技术创新的文献多通过科学关联度、引用时滞等指标进行简单地描述性分析,缺乏对专利价值的探讨,难以系统解释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本文选取动力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运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整体上动力电池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显著,分技术领域分析发现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显著,镍氢电池不显著;(2)整体上动力电池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随时间变化不显著,分技术领域分析发现锂电池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随时间变化显著,且促进程度呈逐年降低趋势,但燃料电池和镍氢电池不显著。本文丰富了现有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理论,并对动力电池产学研合作及政府制定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础研究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2005—2010年世界28个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科技指标分析发现: 我国研发投资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过低,尤其表现在企业部门.同时,使用面板数据,对国家和企业层面的实证分析发现: 基础研究投资对政府资助的依赖性较强;资本市场发展能显著提高基础研究投资;另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FDI也能促进基础研究投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21个省市地区为研究样本,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数据与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风险投资与区域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较为明显,在当期及短期内均能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时间后开始显现;但是,中国风险投资对企业投资的阶段性特征仍然较为明显,投资周期偏后,对当期的自主研发活动难以产生直接的促进效应。此外,风险投资对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要好于企业研发投入效果。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4,(7):15-19
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考察。结果表明,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上存在差异:短期内,政府投资作用有限,民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政府投资;长期看,政府投资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大于民间投资。因此,刺激短期经济增长,需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而为了长期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政府长期有规划的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