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海南省第6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分析得知:十年来,海南省体育场地在整体规模、数量、类型、分布、投资、开放、经营和管理等方面都有着长足的发展,但在系统分布、管理体制、运营方式、开放利用程度、投资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不合理现象.本文着眼于体育场地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走市场化经营管理道路、科学规划建设大型综合体育场馆、普及户外体育运动、探索体育场地多种开放模式、提高体育场地利用率等对策.旨在为相关职能部门合理地制定海南省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日本、新加坡、欧美一些国家在社区建设和学校设置时就考虑了体育场馆为学校和社区居民共同享用的问题,注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他们的学校体育场馆是作为社区的一部分来建的,是一种自然开放性的.日本99%公立学校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达到80%以上,基本满足社区体育运动需求.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也比较小,平均每万人拥有开放的体育场地仅有2.59个,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活动的需要,已成为制约我国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瓶颈",现阶段我国也难以拿出大批的资金来大规模地兴建公共体育设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体育场馆的产品属性进行定位,指出当前多数体育场馆属于准公共产品,投资主体为政府,私人投资比例不足.在场馆配置方面,人均场馆占有率低,多数体育场馆开放程度不高.应在政策、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加大现有场馆的开放力度;多渠道促进商业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开发,协调商业体育产品与准公共体育产品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我国县域体育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维  孙岩  王健 《体育学刊》2007,14(1):47-50
对我国县域体育场地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认为目前体育场地量少质差、体育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体育场地结构布局需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我国县域体育场地的发展对策应以体育场地为基础,构建县级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场地政策法规,加强执行力度;加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要立足于现实,适应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场地资源,提高开放率。  相似文献   

5.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管理极不规范,分布不均,功能单一,开放率及利用率不高,非法占用体育场地仍有发生,以经营为目的的体育场的管理水平比较低,这些是当前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必须加强体育场地建设、优化体育场地资源的利用及制定相关的政策等等来解决以上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我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体育系统体育场地的结构类型不尽合理、地区分布发展不平衡、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率和利用率不高、大型竞赛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场地被占用问题依然存在等,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陈翔  陈元欣 《体育科研》2012,33(6):55-5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民生财政的视角就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是民生内容不断扩充的体现,是民生财政建设目标的范畴,是建设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体育场馆发展方式存在着发展理念不科学、决策机制不完善、运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场馆的建设重大轻小、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薄弱、运营专业化水平低、税费政策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更新场馆发展理念、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基础的场馆建设决策机制、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大中小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能力、提高公共体育场馆运营专业化水平、尽快出台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等促进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玮君 《精武》2012,(19):59-61
对桂林市6所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数量、类型、面积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桂林市高校体育场馆配备水平不高,各高校在场馆数量、类型、利用率等方面上都存在差异。普遍存在体育场馆数量不足、生均面积水平比较低、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不高等现象。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方筹集资金,建设、改造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校园健身路径工程;充分开发与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向社会有在开放学校的体育场馆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财政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财政投入仍然偏低,体育场地建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体育场地建设事权不统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2006-2010年我国《体育事业统计年鉴》中有关体育场地的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以"人均体育场地占地面积"为指标考量全国31个省区市体育场地的建设状况,分析体育场地开放状况、场地数减少的原因以及场地投资结构状况。建议加大体育场地的开放率;多元化体育场地的投资结构;加大体彩公益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采用BOT项目融资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OT是各国广泛运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的一种现代新型投资方式.将BOT投资方式引入我国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中,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体育事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资金、技术及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作者在阐述BOT融资方式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在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中采用BOT项目融资方式的可行性分析,得出BOT融资方式可以作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基本模式,并且进一步为体育场馆建设设计了BOT融资的基本程序和运作框架.  相似文献   

12.
中外现代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通过系统地研究国外大型体育设施的先进管理理念、经营模式及发展动向,并与我国体育场馆管理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剖析了目前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重城镇体育场馆建设,忽视农村体育场馆建设投资;注重场馆设施建设投资,忽视了体育场馆建成后的管理、开发利用;重竞技体育场馆建设,忽视大众体育场馆建设;体育场馆管理的“专业化”问题简单化。研究结果认为,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应本着长远规划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综合大型场馆与简易小型场地相结合、人口密度与行政区域划分相结合的原则去构建我国体育场馆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对公共体育场馆功能改造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进行剖析。认为消费者需求与公共体育场馆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理论逻辑,据此提出基于消费需求识别的公共体育场馆功能选择路径,以洪山体育中心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当前公共体育场馆功能改造在土地利用、消费场景营造、利益主体参与机制和改造程序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总结。提出:创新用地政策,鼓励公共体育场馆进行功能改造;加强公共体育场馆消费场景营造;健全利益主体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多部门合作的公共体育场馆功能改造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外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中外体育场馆冠名权的开发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体育发达国家,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已经是大型体育场馆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而我国体育场馆冠名开发不景气,特别是在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研究方面仍是一项空白。伴随着入世和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体育法规法制的逐渐健全完善,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经营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经营管理将会逐步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并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方舱医院的投入使用,是武汉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之举,也是中国抗疫的重要经验和成果。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法研究武汉体育场馆方舱医院建设施工流程、设施设备改造、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运营管理特色和功能状态转换等方面的中国经验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常态下我国体育场馆新功能拓展要在空间布局上形成城市整体应急防控网络体系,在规划设计上兼顾体育场馆本体和应急功能,在场馆运营上健全体育场馆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在建设标准上制定场馆新功能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资产性质及其改革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公共体育场馆应该是由各级体育部门负责经营管理的一种“国有资产”,而不宜视作体育部门中的一级“事业单位”。资产的经济性质是经营,企业化经营是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公共体育场馆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认清其资产性质,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公共体育场馆资产经营机制,盘活公共体育场馆这部分国有资产,使之走出目前所处的困境,是体育场馆改革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公共体育场馆改革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转变观念、理顺关系→内联外引、逐步脱钩→自主经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推动体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体育事业整体发展顶层设计中的重要议题。运用会议记录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面向‘十四五’的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的成果进行了综述性研究。研究认为,通过丰富和完善新阶段体育发展内涵,树立科学与可持续的体育发展导向,激活更加协调和均衡的发展机制,构建从基本转向高位的发展格局,推动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造与升级,能够系统地改进和创新我国体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通过构建适应区域发展的体育事业发展布局,打造能激发体育事业发展活力的动力体系,形成从追赶走向超越的体育事业发展路径,优化体育的供给结构和提升整体供给质量,强化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与核心要素,有助于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持续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进程,进而激发体育事业领域的发展活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动力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学校体育场馆服务于社会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体育管理学、经营管理学和应用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我国学校体育场馆服务于社会的长效机制进行探讨,构建了思想创新、政策扶植、多元融资、互动协调、科学管理和安全保障"六位一体"的长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究2006年德国世界杯球场赛后运营情况。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赛后运营经验主要包括:利用现有球场改建,实施球场赛后改造;依托职业俱乐部,促进球场赛后运营;开发球场多元功能,丰富球场服务内容;积极开发无形资产,拓宽球场收入渠道;实施智慧化升级,提升球场用户体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球场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内球场赛后运营具有如下启示:优化赛前功能设计,积极实施赛后改造;鼓励俱乐部参与球场运营,提升球场赛后利用率;推进多元化运营,提升球场盈利能力;充分开发无形资产,增加球场收入;打造智慧球场,提升球场运营效益;实施可持续运营,促进球场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