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源发于西欧的民族主义思潮深刻影响着奥林匹克运动,两者在交互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共生性的依存关系.民族主义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解构"与"建构"并存,既构成民族国家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基础,也是冲击奥林匹克运动的介入力量.全球化时代,奥林匹克运动要实现和平国际主义理想,仍须面对民族主义的现代转向.以"天下主义"为理想的中国文化势必在消解奥林匹克困境过程中承担应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董宇 《冰雪运动》2015,(2):37-42
中国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必然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冬季项目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举办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这将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具有典型特征的奥林匹克仪式中的缺憾环节为研究对象,并从文化学、传播学、美学视角进行理论探析,客观论证奥林匹克仪式的缺憾与美的文明界限,积极提倡和谐、包容、文明的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朽精神.以期用新的研究视角解读奥林匹克仪式文化并引起学界共鸣,推动奥运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西方传统文化孕育的奥林匹克运动,在走出西方、面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以开放的胸怀接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各种文化.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生态平衡观,人与人和谐的人际生态平衡观,人自我身心和谐的心理生态平衡观和国与国和谐的世界和平观与奥林匹克运动追求的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建立一个和平美好世界的精神有着高度的契合.因此,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逻辑分析法,从重视伦理的体育价值观、追求和谐的体育思想、倡导内外兼修的体育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奥林匹克运动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和平与友谊始终是奥林匹克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认为倡导和传承“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可以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契合,也可以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交流和融合,丰富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从而凸显北京2008年奥运会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共青团与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天然的共性,在传播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和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共青团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实际也是学习借鉴和运用奥林匹克优秀精神和文化的过程,同时,在这过程中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文化对接中的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世纪逐渐成长起来的奥林匹克运动是国际文化的一部分。它以追求和平为价值取向,尊崇和平主义。民族主义是20世纪国际竞技体育的主要潮流和基本背景,而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理想的追求,是历史责任的崇高体现,是奥林匹克运动与时俱进的一次思想变革。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对各种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同化、融合、兼容和统摄的能力。奥林匹克运动又是体育文化全球化的标志,各个国家与民族都在努力汇入这一世界体育文化的潮流。各种民族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之间形成了一种绝对不对称的文化关系。中国体育文化可以站出来为保留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化做出尝试和努力。中国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努力将使奥林匹克运动再度辉煌。  相似文献   

7.
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中国更好的走向世界提供了良机。同时,奥林匹克运动将对具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之机,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自我更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在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商业化、科学化以及政府干预强化的变革中,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许多冲突.在奥林匹克寻求战略转型的21世纪,北京奥运会肩负着特殊使命,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奥林匹克运动提供全方位的补充,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为竞争理念注入和谐元素,为科技奥运注入人文关怀,从而实现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综合方法,从人文的视角来审视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内涵,对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不同背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流和融合的历史,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探讨造成这种状况的社会文化学原因,揭示其内在规律,旨在为两种文化的交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国体育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也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奥林匹克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否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和互补,以达到继承和弘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对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补充与贡献,并能促进两者之间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也为中国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提供了良机。文章通过对历史上奥运会举办情况的了解以及对"节俭办奥运"的理性认识,提出了对北京奥运会彰显中华文明的期望。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奥运会选择北京是历史必然,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为中国更快地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为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崇德尚礼,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坚持健身祛病的体育功能,对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文化在此交汇、碰撞,必将给中国体育文化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 ,从多角度对近年来我国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献进行研究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与精神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与经济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体系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问题与改革 ;关于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的研究。旨在进一步加深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识 ,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5.
蔡菁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91-392,39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及比较法,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太极拳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关系。研究结论: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中国武术太极拳的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契合点,有着文化上的吻合相溶性,深刻把握这些相通之处,对促进奥林匹克的深入发展、奥林匹克思想的最终实现以及中国武术太极拳走向世界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崇德尚礼,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坚持健身祛病的体育功能,对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将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文化在此交汇、碰撞,必将给中国体育文化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现代化走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华传统武术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历史的产物,必然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是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而现代奥运则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蕴含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中华武术走向奥运,这就必然会产生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冲撞和融合,文章试图从传统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奥运竞技价值要求等方面来说明以价值导向为龙头,调整武术运动价值取向的现代化走向。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教育是反映社会群体愿望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教育和世界文化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运动,随着北京2008奥运新年的到来,奥林匹克入住中国进入了辉煌时代,认真审视当代奥林匹克教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助于奥林匹克教育在世界的传播,也有助于中西方文化通过互补与互动达到更完美的对接.  相似文献   

19.
和谐:北京奥运会的特色与价值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玉忠 《体育科研》2008,29(4):45-49
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的特色与价值向度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北京奥运会在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同时,必将在“和谐”这一目标上将北京奥运会的特色、价值取向、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发展及世界和谐发展趋势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对比的研究方法,对奥林匹克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进行对比与分析,得出结论:同样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奥林匹克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追求和谐、追求超越、崇尚公平和鼓励参与四个方面。深刻把握这些相通之处,对于消解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和差异,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深入发展、奥林匹克理想的最终实现以及中国体育成功走向世界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